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6: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6: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5
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苏联模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极大激发了农民民生产积极性 D.集约化经营,节约资源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关于1940年的苏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建成了许多大型工矿企业 B.农民在集体农庄劳动生活
C.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农产品和日用品相当丰富
4.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倡导成立了苏联 D.实行五年计划
5.1918年,小明的爷爷要往莫斯科寄包裹,他在收件人地址栏中应该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6.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
①白俄罗斯 ②哈萨克 ③立陶宛
④俄罗斯联邦 ⑤乌克兰 ⑥外高加索联邦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 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
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 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
8.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
A.1928年 B.1933年 C.1937年 D.1945年
9.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10.1918年3月,苏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至
A.伏尔加格勒 B.基辅 C.斯莫尔尼宫 D.莫斯科
11.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
1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3.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工业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
14.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A.克里姆林宫 B.冬宫 C.斯莫尔尼宫 D.“阿芙乐尔”号舰
1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6.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7.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
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
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 ④在前线继续和德军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
A.1920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18年
19.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土地法令》
C.《土地法大纲》 D.《宅地法》
20.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2)这和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
(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
(3)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5
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苏联模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极大激发了农民民生产积极性 D.集约化经营,节约资源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其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指令性计划,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农民积极性的挫伤,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缔造者是列宁,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3.关于1940年的苏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建成了许多大型工矿企业 B.农民在集体农庄劳动生活
C.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农产品和日用品相当丰富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苏联的轻重工业畸形发展,尤其是轻工业十分落后,因此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均与当时苏联的五年计划及农业集体化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倡导成立了苏联 D.实行五年计划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年计划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因此D项错误,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推行新经济政策及成立苏联均是列宁的成就,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1918年,小明的爷爷要往莫斯科寄包裹,他在收件人地址栏中应该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因此1918年的俄国名称是苏维埃俄国,B项正确;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名称是沙皇俄国,A项排除;苏联于1922年成立,C项排除;俄罗斯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的,D项排除。
6.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
①白俄罗斯 ②哈萨克 ③立陶宛
④俄罗斯联邦 ⑤乌克兰 ⑥外高加索联邦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了15个加盟共和国,因此A项正确,BCD项排除。故选A。
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 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
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 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
【答案】B
【解析】在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
8.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
A.1928年 B.1933年 C.1937年 D.1945年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因此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
9.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10.1918年3月,苏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至
A.伏尔加格勒 B.基辅 C.斯莫尔尼宫 D.莫斯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3月10日,苏维埃政府由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莫斯科成为苏维埃俄国的首都。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11.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项正确;AB项是19世界中期欧洲早期的工人运动,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故选D。
1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所以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C项正确;AB项人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D项是继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故选C。
13.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工业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A项排除;工业革命及二月革命与题干无关,CD项排除。故选B。
14.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A.克里姆林宫 B.冬宫 C.斯莫尔尼宫 D.“阿芙乐尔”号舰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在斯莫尔尼宫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所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是斯莫尔尼宫。A项与题意不符;B项是临时政府的据点;D项“阿芙乐尔”号吹响了十月革命的号角。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注意分析四个事件的性质, A项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答案是D。
16.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A、B、D项符合史实;故选C。
17.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
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
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 ④在前线继续和德军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同德国和奥匈帝国分别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符合题意;虽然退出了战争,但国内经济仍不富裕,即使在建设时期,苏联的发展重点仍然是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十分落后,②③符合题意;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与俄国十月革命有关,①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
18.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
A.1920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18年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因此A项正确,BCD项排除。故选A。
19.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土地法令》
C.《土地法大纲》 D.《宅地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赢得了农民对新政权的支持,B项正确;《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A项正确;《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土地改革颁布的文献,C项排除;《宅地法》与美国有关,D项排除。故选B。
20.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2)这和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因为苏联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必须要发展重工业才能实现自保。
(2)影响:使苏联很快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启示:首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在二战中抵挡住了法西斯德国的猛烈进攻,为苏联的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之后,苏联政府没有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出现了一些弊端,即斯大林模式,从长远上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可知,因为苏联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必须要发展重工业才能实现自保。
(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很快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发展重工业为苏联抵挡法西斯进攻、实现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苏联没有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重点发展重工业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
(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
(3)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答案】(1)农业集体化。
(2)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富农阶级成了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
(3)“大跃进”运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农业生产有所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冒进倾向。
【解析】(1)由材料“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集合所学,斯大林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实行农业集体化,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苏联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2)结合所学,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违背了农民的意愿;采用一刀切的形式,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采用阶级斗争的形式,工作过粗,富农阶级成了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
(3)结合所学,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当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农业生产有所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形势的好转冲昏了头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