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6:世界区域地理篇之草原人家(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6:世界区域地理篇之草原人家(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5
世界区域地理篇之草原人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首都悉尼 B.夏季过圣诞节 C.有美利奴羊 D.牧民用机器剪羊毛
2.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D.终年高温,旱雨季不明显
3.数千年来,畜牧业一直是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不同地区的牧人生活各具特色。下面属于描述澳大利亚牧业生产的是
①天然草场辽阔 ②出口羊毛最多 ③牧场集中分布在东部 ④现代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原来马赛人的居所是
A.高脚屋 B.茅草房 C.蘑菇屋 D.蒙古包
5.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这与那里的气候关系密切,那里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6.下列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 B.非洲热带草原区——冰川列车
C.澳大利亚牧场——驯养羊驼和骆马 D.日本——耕海牧渔
7.读下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区域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甲国东临太平洋,与中国隔海相望 ②北回归线穿过乙国中部,属于北半球
③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使甲国面临危机 ④乙国气候干热,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读下图,下列与马赛人游牧生活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
B.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雨林区穿行
C.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
D.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9.下图是某国的轮廓图,下列对该国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位于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大洋洲②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③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④有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结合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下图),下列对第24届冬奥会举行期间各区域景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上古城威尼斯开始进入漫长雨季 B.丰饶的湄公河平原忙着收割水稻
C.莫斯科冰雪消融,结束漫长冬季 D.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
11.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④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进口博览会上“阿根廷风”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牛肉是阿根廷的明星产品之一,主要产自潘帕斯草原(如下图)。该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降水适中,利于牧草生长 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③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常年高温,热量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是(  )
①各国都要大力发展工业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图为世界两区域轮廓图。下列关于两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洲高温多雨,精耕细作 B.②洲地狭人稀,耕海牧鱼
C.①洲气候干热,畜牧业很发达 D.②洲沙漠连绵,绿洲农业发达
1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的民居适应湿热环境的是( )
A. B.
C. D.
16.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亚洲
1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树,叫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据此分析该树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8.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图中信息显示了该国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呈环状分布 B.大部分地处热带、亚热带
C.气候湿热,河流密集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国
二、非选择题
19.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判断某地所属气候类型,一是根据降水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图1、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A、B两处是____气候。
(2)图1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是____河,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
(3)结合图1、图2中提供的信息,分析C、D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动物世界》栏目中曾播放过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景象。图中A、B两地的动物,每年的1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7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请简要解释一下出现这一景象的原因。
20.观察以下两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国家); B ____(国家);
C ____(岛屿); D ____(城市);
E ____(城市); F____(山脉);
G ____(河流); H ____(大洋);
(2)澳大利亚位于____半球,____半球。
(3)由图2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量自北、____、____三面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____,呈____ 分布。
(4)在澳大利亚牧场里,小明看见一种毛又软又长的绵羊,它是____。这种羊在英国很难养,易得烂脚病,而在这儿却生活得如鱼得水,得以快速繁衍,你知道为什么吗?
(5)你认为该国在发展畜牧业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5
世界区域地理篇之草原人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首都悉尼 B.夏季过圣诞节 C.有美利奴羊 D.牧民用机器剪羊毛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故A选项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12—2月为夏季,所以澳大利亚夏季过圣诞节,B选项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以产羊毛为主的羊是美利奴羊,C选项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农牧业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因此牧民用机器剪羊毛,D选项不符合题意。
2.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D.终年高温,旱雨季不明显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所以其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故选A。
3.数千年来,畜牧业一直是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不同地区的牧人生活各具特色。下面属于描述澳大利亚牧业生产的是
①天然草场辽阔 ②出口羊毛最多 ③牧场集中分布在东部 ④现代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热带和亚热带草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有地下水可以做为牲畜饮水,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国家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大面积利用现代化机械,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羊肉出口国。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选择B,排除ACD。
4.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原来马赛人的居所是
A.高脚屋 B.茅草房 C.蘑菇屋 D.蒙古包
【答案】B
【解析】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几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为生,原来马赛人的居所是茅草房,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5.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这与那里的气候关系密切,那里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解析】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那里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ABD排除。故选C。
6.下列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 B.非洲热带草原区——冰川列车
C.澳大利亚牧场——驯养羊驼和骆马 D.日本——耕海牧渔
【答案】D
【解析】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的岛国,其生产生活特色是耕海牧渔,D选项正确;以色列绝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A选项错误;非洲热带草原区,特色生产生活是逐水草而居,B选项错误;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C选项错误。
7.读下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区域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甲国东临太平洋,与中国隔海相望 ②北回归线穿过乙国中部,属于北半球
③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使甲国面临危机 ④乙国气候干热,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A
【解析】由地图结合所学,甲指日本,东临太平洋,与中国隔日本海相望,故①正确;乙指澳大利亚,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属于南半球,故②错误;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使日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③错误;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适宜于大面积发展畜牧业,故④正确。故选①④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8.读下图,下列与马赛人游牧生活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
B.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雨林区穿行
C.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
D.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和示意图看,非洲的马赛人为了给牛寻找食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A符合题意;马赛人游牧路线在东非高原上放牧,在热带草原区穿行,不是热带雨林,排除B;由气候资料可知,10月过后是旱季,牧草枯萎,不适合放牧,故10月应前往多多马,等待次年湿季来临,C错误;气候控制降水,从而控制牧草的生长,故逐水草而居主要受气候影响,排除D。故选A。
9.下图是某国的轮廓图,下列对该国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位于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大洋洲②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③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④有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轮廓图可知该国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②④正确;澳大利亚位于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洲,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是南极洲,①排除;澳大利亚畜牧业机械化的程度非常高,牧民并不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③排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结合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下图),下列对第24届冬奥会举行期间各区域景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上古城威尼斯开始进入漫长雨季 B.丰饶的湄公河平原忙着收割水稻
C.莫斯科冰雪消融,结束漫长冬季 D.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
【答案】D
【解析】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上,这里终年高温,湿季是11月至次年4月,因此2022年2月时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1.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④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达,美利奴羊在世界久负盛名,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①④正确;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部降水多,西部和内陆降水少,②排除;澳大利亚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不利于种植业,③排除。故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2.进口博览会上“阿根廷风”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牛肉是阿根廷的明星产品之一,主要产自潘帕斯草原(如下图)。该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降水适中,利于牧草生长 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③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常年高温,热量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潘帕斯草原降水集中在500—1000mm之间,降水适中,利于牧草生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不属于自然条件;潘帕斯草原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潘帕斯草原年平均气温在10°C—20°C之间,常年高温表述错误。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13.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是(  )
①各国都要大力发展工业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因地制宜;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B正确。是否发展工业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有的适合发展养殖业,有的适合发展工业,①错误。故排除ACD项。故选B。
14.下图为世界两区域轮廓图。下列关于两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洲高温多雨,精耕细作 B.②洲地狭人稀,耕海牧鱼
C.①洲气候干热,畜牧业很发达 D.②洲沙漠连绵,绿洲农业发达
【答案】C
【解析】根据两区域轮廓图可知,①是大洋洲,②是非洲。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干热,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故C项正确,A错误。非洲由于气候原因,地广人稀,非洲北部沙漠连绵,不适宜发展渔业和绿洲农业,故BD错误。
1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的民居适应湿热环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高脚屋该民居分两层,通常上层居住用,下层置物用,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居住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故A正确;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降水较少,故B错误;蒙古包适应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冰屋是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气候严寒,故D错误。故选A。
16.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亚洲
【答案】B
【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1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树,叫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据此分析该树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波巴布树分布在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故选B。
18.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图中信息显示了该国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呈环状分布 B.大部分地处热带、亚热带
C.气候湿热,河流密集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国
【答案】B
【解析】关于澳大利亚自然特征的说法,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9.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判断某地所属气候类型,一是根据降水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图1、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A、B两处是____气候。
(2)图1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是____河,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
(3)结合图1、图2中提供的信息,分析C、D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动物世界》栏目中曾播放过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景象。图中A、B两地的动物,每年的1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7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请简要解释一下出现这一景象的原因。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2)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
(3)地形地势。
(4)北;南;原因:热带草原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南北半球在季节上是相反的。每年的1月份,动物向北半球迁徙,此时南半球是从湿季将进入干季;7月份,向南半球迁徙,北半球从湿季将进入干季,而南半球由干季将进入湿季。
【解析】(1)从图中可知,AB两处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也是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2)图1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丙河,该河是刚果河,因为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所以流量最大。
(3)从图中可知,C、D都是位于赤道,C地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气温高;D地位于埃塞尔比亚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是由于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4)从图中可知,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南北半球在季节上是相反的。每年的1月份,动物向北半球迁徙,此时南半球是从湿季将进入干季;7月份,向南半球迁徙,北半球从湿季将进入干季,而南半球由干季将进入湿季。
20.观察以下两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国家); B ____(国家);
C ____(岛屿); D ____(城市);
E ____(城市); F____(山脉);
G ____(河流); H ____(大洋);
(2)澳大利亚位于____半球,____半球。
(3)由图2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量自北、____、____三面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____,呈____ 分布。
(4)在澳大利亚牧场里,小明看见一种毛又软又长的绵羊,它是____。这种羊在英国很难养,易得烂脚病,而在这儿却生活得如鱼得水,得以快速繁衍,你知道为什么吗?
(5)你认为该国在发展畜牧业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 澳大利亚;新西兰;
塔斯马尼亚岛;悉尼;
堪培拉;大分水岭;
墨累河;太平洋;
(2)东,南。
(3)东 南 减少 半环状。
(4)美利奴绵羊 气候干旱;有丰富的牧草;有富含矿物质的水源;等等。
(5)适度放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解析】(1)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澳大利亚; B是新西兰;C是塔斯马尼亚岛; D是悉尼;E是首都堪培拉; F是大分水岭;G为墨累河; H为太平洋。
(2)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国家。
(3)由图2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4)在澳大利亚牧场里,小明看见一种毛又软又长的绵羊,它是美利奴绵羊;这种羊在英国很难养,易得烂脚病,而在这儿却生活得如鱼得水,得以快速繁衍,原因是:气候干旱;有丰富的牧草;有富含矿物质的水源等。
(5)澳大利亚在发展畜牧业时应该注意适度放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点睛】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