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7中国区域地理之黄土高原一、选择题1.读图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答案】C【解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和地表坡度大,C正确。过度放牧、过度垦荒、修路采矿和垦荒造田都属于人为原因,排除A、B、D。故选C。2.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当地人民几十年的治理措施是( )A.生态建设 B.人口迁移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陡坡种植粮食【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态建设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故选A。【点睛】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3.下列地貌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A.塬 B.喀斯特 C.水稻土 D.红壤【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源、梁、峁、川。喀斯特地形位于云贵高原,水稻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红壤位于东南丘陵。所以根据题意选A。4.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较发达和人口分布集中的黄土地貌是( )A. B.C. D.【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A是黄土塬,B是黄土梁, C是黄士峁,D是黄土川。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要地形类型之一,它是指下切在黄土区中的河谷;如渭河平原(谷地)、汾河谷地就是黄士高原上两个最大的川地,川地是黄士高原农业中心地方,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故选D。【点睛】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墚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的孤立馒头状的山丘叫做峁;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5.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A.高脚屋 B.平顶房 C.四合院 D.窑洞【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崩塌,当地人们凿洞而居,创造了冬暖夏凉的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故选:D。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⑤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①③⑤正确,A正确。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两者属于人为原因,②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源头8.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答案】7.C 8.C【解析】7.由于黄河的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河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后,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本题选C。8.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质疏松、降水强度大,暴雨,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因此形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为下游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泥沙,导致下游地区出现“地上河”现象,故本题选C。【点睛】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9.生活中,人们在受到了委屈时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黄河泥沙含量大。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 D.上游的内蒙古高原【答案】B【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质浑浊,含沙量很大,B正确。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水质好,A错误。黄河流经华北平原,已经是“地上河”,C错误。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水质较好,D错误。故选B。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降水稀少③植被覆盖率低④过度开垦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1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A.修路采矿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答案】10.A 11.C【解析】10.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①③对;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②错;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④对。综上,①③④对,即BCD错。故选A。1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正确的做法是“缓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树种草”,这样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C对,ABD错。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干旱。1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B.自然灾害只有水土流失,而且其抵抗灾害能力较强C.生态环境脆弱,但经人类破坏后容易恢复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错;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不仅有水土流失,还有干旱、洪涝等,其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弱,B错;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人类破坏后不容易恢复,C错;黄土高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D对。故选D。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区域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此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4.此区域最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A.多喀斯特地貌 B.广阔坦荡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15.图中显示此区域丰富的能源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铁矿16.不属于当地风土人情的是( )A.信天游 B.面食馕 C.窑洞 D.白羊肚手巾【答案】13.A 14.D 15.C 16.B【解析】13.此区域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B错误、D正确。喀斯特地貌必须是石灰岩地区,当地是黄土,A错误。黄土高原纬度低,海拔不高,没有冰川分布,C错误。故选D。15.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就是窑洞。黄土高原的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手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ACD都属于黄土高原当地风土人情。面食馕是新疆的一种特色面食,不属于黄土高原,所以答案选B。【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堆积,黄土高原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7.此种古代民居反映了当地环境特点( )A.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B.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C.气候干旱,缺少木材 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18.地坑院设计的突出优点是( )A.保护环境 B.外形美观 C.冬暖夏凉 D.便于排水【答案】17.B 18.C【解析】17.由材料可知,当地的民居是穴居方式,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和陕西的部分地区等地区。以上地区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故选B。18.有上题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北方地区,房子建在地面以下,冬季有利于减少西北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高,夏季有利于减少阳光的照射,较为凉爽,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层深厚,黄土具有直立性强的特征;传统民居的形成发展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二、非选择题19.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2)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下,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3)黄土高原经流水的长斯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等。(4)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____。【答案】秦岭 北方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窑洞【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为切入点,涉及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降水分布、水土流失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由图可知,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2)由图可知,黄土高原大部分降水在600毫米以下,其东南部降水量在600mm左右,西北部地区降水量在300mm左右,降水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3)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所以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4)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挖掘了图2所示的窑洞,成为当地人们的传统民居。20.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B____。城市:C____,D____。(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____。(4)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把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答案】太行山 秦岭 兰州 银川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植树 种草 修梯田 筑堤坝【解析】本题组主要以黄土高原为材料,考查黄土高原的主要山脉、城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分界山脉。城市:C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D银川,是宁夏的首府。(2)黄土高原由于自然和人文原因,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冲刷作用强,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4)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筑堤坝,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调整农业结构,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开矿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7中国区域地理之黄土高原一、选择题1.读图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2.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当地人民几十年的治理措施是( )A.生态建设 B.人口迁移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陡坡种植粮食3.下列地貌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A.塬 B.喀斯特 C.水稻土 D.红壤4.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较发达和人口分布集中的黄土地貌是( )A. B.C. D.5.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A.高脚屋 B.平顶房 C.四合院 D.窑洞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⑤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源头8.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9.生活中,人们在受到了委屈时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黄河泥沙含量大。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 D.上游的内蒙古高原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降水稀少③植被覆盖率低④过度开垦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1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A.修路采矿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1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B.自然灾害只有水土流失,而且其抵抗灾害能力较强C.生态环境脆弱,但经人类破坏后容易恢复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区域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此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4.此区域最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A.多喀斯特地貌 B.广阔坦荡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15.图中显示此区域丰富的能源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铁矿16.不属于当地风土人情的是( )A.信天游 B.面食馕 C.窑洞 D.白羊肚手巾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7.此种古代民居反映了当地环境特点( )A.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B.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C.气候干旱,缺少木材 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18.地坑院设计的突出优点是( )A.保护环境 B.外形美观 C.冬暖夏凉 D.便于排水二、非选择题19.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2)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下,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3)黄土高原经流水的长斯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等。(4)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____。20.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B____。城市:C____,D____。(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____。(4)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把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7:中国区域地理篇之黄土高原(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7:中国区域地理篇之黄土高原(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