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3:中国近现代史篇之抗日战争(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3:中国近现代史篇之抗日战争(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3
中国近现代史篇之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2.“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八一军徽配以井冈山、延安宝塔山、西柏坡典型造型组合设计,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枚。关于图案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案内容 描述
A 八一军徽 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 井冈山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C 延安宝塔山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D 西柏坡 西柏坡会议指出今后党的工作重心应当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A.A B.B C.C D.D
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统一战线、9月3日、收回台湾”,它的谜底应是( )
A.召开中共一大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成立新中国
5.《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 二八”事变
6.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7.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他”指的是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林彪
8.1937年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给母亲写去-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娶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头……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据此推断
①抗日民族统战线已经正式建立②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③八路军和华北人民团结反抗侵略④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彻底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D.维护《国共合作宜言》
10.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以吾民族历的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下列选项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
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 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
11.对下图战役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B.发生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C.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12.自1932年2月15日开行第一列普速列车,金华老火车站在90余年间见证了无数难忘的历史……它在抗战时期见证了国民党领导军民开展
A.潘村伏击战 B.塘西桥战役 C.萧皇塘战役 D.金兰战役
13.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第十三章的目录,缺的第五小节标题应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全民族抗战的最终实现 D.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14.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历史文件。对下列信息解读符合材料的是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1931年9月20日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驱逐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陆海空军,滚出中国!
1935年8月1日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民族危机加剧,抗日反蒋成为全国各界共识 B.红军长征开始,中国革命进入斗争的新局面
C.社会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政策的调整 D.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5.识读下面年代尺上的时间信息,对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有误的是
①A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②B战争主要由英美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③C战争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④E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D和E的战争性质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6.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8."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侮辱这个城市,他们实行杀人、强奸、抢劫、纵火,终至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这一段《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所提到的"这个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厦门 D.南京
19.2018年是北大办学一百二十周年。下表中北大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大与清华、南开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A.政权更迭 B.外来侵略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2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问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移动轨迹(省份简称)正确的是?
A.沪、赣、黔、秦、冀 B.沪、黔、赣、陕、冀
C.冀、沪、赣、黔、陕 D.冀、沪、黔、赣、陕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摘录记录学习印记。阅读摘录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思维导图规律填写读书摘录中A、B的内容,并推测此次阅读主题。
(2)简述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有人说:“没有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请结合中国抗战史实来印证该观点。
(4)根据摘录中的数据,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
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愤吗 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3)结合图一、图二,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上述主题所做的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3
中国近现代史篇之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答案】B
【解析】根据“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分析可知,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排除。故选B项。
2.“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领导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占线上,开展了百团大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有效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D项正确;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排除A项;平型关战役的战场是山西大同,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的地点是山东的台儿庄,排除C项。故选D项。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八一军徽配以井冈山、延安宝塔山、西柏坡典型造型组合设计,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枚。关于图案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案内容 描述
A 八一军徽 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 井冈山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C 延安宝塔山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D 西柏坡 西柏坡会议指出今后党的工作重心应当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而使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C项正确;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排除A项;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78年之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我们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排除D项。故选C项。
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统一战线、9月3日、收回台湾”,它的谜底应是( )
A.召开中共一大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成立新中国
【答案】B
【解析】由于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原因,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B项正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收回台湾”,排除A项;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收回台湾”之后,排除C项;成立新中国是在1949年10月1日,排除D项。故选B项。
5.《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 二八”事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平沦陷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附近柳条湖,是中国人民抗日的起点,排除A项;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一 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又称为“一 二八淞沪抗战”,排除D项。故选C项。
6.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反映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入侵华北之际。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他”指的是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林彪
【答案】C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1950年,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项正确;李宗仁领导台儿庄战役,排除A项;朱德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B项;林彪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8.1937年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给母亲写去-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娶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头……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据此推断
①抗日民族统战线已经正式建立②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③八路军和华北人民团结反抗侵略④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给母亲写去-- 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火种的边缘以及八路军和华北人民团结反抗侵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目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符合材料中的“1937年冬”,故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所以④错误,故含有④的B、C、D错误。综上答案A。
9.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彻底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D.维护《国共合作宜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C正确;西安事变爆发于1936年12月12日,A说法明显错误,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七七事变后,故B错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D错误。综上答案C。
10.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以吾民族历的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下列选项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
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 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
【答案】B
【解析】概括材料大意是中华民族每每遭遇劫难,都会激发民族精神,壮大民族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发。B正确;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即国民大革命时期。A错误;CD不属于民族觉醒的表现。CD错误。综上故选B。
11.对下图战役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B.发生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C.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答案】C
【解析】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一带歼敌一万多人,它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由图片中“1938年春”“台儿庄”和战况示意图,可知与台儿庄有关,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成果,排除B;淞沪会战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排除D。故选C。
12.自1932年2月15日开行第一列普速列车,金华老火车站在90余年间见证了无数难忘的历史……它在抗战时期见证了国民党领导军民开展
A.潘村伏击战 B.塘西桥战役 C.萧皇塘战役 D.金兰战役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兰战役是浙赣战役中的一场十分重要的战斗。1942年5月21日,固守兰溪的国民党第六十三师与日军在高圣尖激战四天,六十三师在战斗中击毙日军1000余人。D正确;潘村伏击战是发生于金华附近由新四军领导的重要战役。A错误;1942年,日军侵占义乌,吴店成为金义浦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塘西桥就是抗日主战场。B错误;萧皇塘战役是八大队成立以来的首战大捷,不是国民党领导的战役。C错误。综上故选D。
13.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第十三章的目录,缺的第五小节标题应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全民族抗战的最终实现 D.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艰苦斗争;1936年,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着日本侵华的加深,中国共产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故A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建立的,B与题目考查的时间不符;全民族抗战最终形成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故排除C项;题目考查的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项是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两者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A。
14.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历史文件。对下列信息解读符合材料的是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1931年9月20日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驱逐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陆海空军,滚出中国!
1935年8月1日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民族危机加剧,抗日反蒋成为全国各界共识 B.红军长征开始,中国革命进入斗争的新局面
C.社会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政策的调整 D.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救国”、“一致对外”可知随着民族矛盾加深,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政策调整,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说明反蒋政策的改变,A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结束于1936年10月,且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全面抗战爆发是1937年7月,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识读下面年代尺上的时间信息,对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有误的是
①A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②B战争主要由英美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③C战争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④E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D和E的战争性质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A战争指鸦片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①解读正确;B战争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由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故②解读错误;C战争指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故③解读错误;E战争指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④解读正确;D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E战争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故⑤解读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6.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B
【解析】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张学良、杨虎城毅然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张学良字汉卿。由材料“1936年12月”“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可知指西安事变,故B符合题意;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排除ACD。故选B。
1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答案】A
【解析】1937年,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②③④,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
18."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侮辱这个城市,他们实行杀人、强奸、抢劫、纵火,终至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这一段《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所提到的"这个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厦门 D.南京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因此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故选择D。
19.2018年是北大办学一百二十周年。下表中北大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大与清华、南开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A.政权更迭 B.外来侵略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答案】B
【解析】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北京。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北大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问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移动轨迹(省份简称)正确的是?
A.沪、赣、黔、秦、冀 B.沪、黔、赣、陕、冀
C.冀、沪、赣、黔、陕 D.冀、沪、黔、赣、陕
【答案】A
【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于上海,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上海简称沪。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江西瑞金,江西简称赣。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贵州简称黔。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达到陕北,陕西简称秦。1949年3月,主公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河北简称冀。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移动轨迹是:上海(沪),江西(赣),贵州(贵、黔)陕西(陕、秦),河北(冀)最后到达北京,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摘录记录学习印记。阅读摘录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思维导图规律填写读书摘录中A、B的内容,并推测此次阅读主题。
(2)简述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有人说:“没有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请结合中国抗战史实来印证该观点。
(4)根据摘录中的数据,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
【答案】(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例: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背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3)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日本倾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
(4)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等。
【解析】(1)依据图示“南京大屠杀”可知A指的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罪行还有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依据图示“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可知,B指的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测此次阅读主题应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依据海报上的各个国家的国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此时应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广大人民群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日本倾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
(4)依据图示两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告诉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
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愤吗 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3)结合图一、图二,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上述主题所做的努力。
【答案】(1)五四运动和西安事变。作用:①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②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或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
(3)努力: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
【解析】(1)材料中的时间分别是1919年和1936年,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外交”“山东”“张学良”“杨虎城”,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五四运动和西安事变。五四运动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中方代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西安事变则促使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势力奠定了基础。
(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是唤醒更多的中国民众起来反抗外来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因此他们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或挽救民族危亡。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