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3中国区域地理之长江三角洲一、选择题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刺绣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作品显示,该地( )①房屋临水而建 ②屋顶坡度陡 ③船行速度快 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很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该地可能分布在(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3.该地代表性的“美食”( )A. B.C. D.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形成,这里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属于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是( )A.太湖、杭州西湖 B.颐和园、周庄 C.南锣鼓巷、明孝陵 D.日月潭、苏州园林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迅猛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李华是上海市某单位科研人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市县厂家作技术指导和调研,据此可推测上海( )①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②是重要的原材料产地;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干涉过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苏州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目的是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质,并打造水文化。“引江济太”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太湖A.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 B.大量接纳工业污水C.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D.引长江水到太湖10.苏州的洪水可能A.与冬季风有关 B.与夏季风有关C.与纬度位置有关 D.与地形有关11.“引江济太”工程是A.使长江水量得到有效控置 B.通过望虞河将洪水排出C.使太湖水量得到有效控置 D.通过浏河、太浦河将长江水引入太湖12.苏州的水文化包括A.喜食粽子 B.白山黑水C.东西南北桥相望 D.喜欢戴白羊肚手巾13.该地区苏州市、常熟市等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C.海洋运输 D.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4.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鄂、湘、赣 B.黔、蜀、渝 C.皖、浙、沪 D.苏、鲁、豫15.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D.长江下游与京广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16.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各题。17.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东方明珠电视塔1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由图可知,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前提条件是( )A.政策 B.科技 C.交通 D.地形1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 B.矿产资源 C.劳动力 D.市场20.每年端午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屈原,而我国某地区却会在冬季举行“滑龙舟”比赛,该地区可能是( )A.西藏拉萨 B.四川成都 C.云南昆明 D.黑龙江哈尔滨二、非选择题2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两翼中心城市:A____;B____;C____;(2)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河流),②____海,③____群岛。(3)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举世闻名的“____”和“丝绸之乡”。(4)连接城市AB、BC的铁路干线是____线、____线,本区的____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____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1990年,____的开发开放,揭开了上海市发展的新篇章。(6)请简要叙述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2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8年4月25~28日,习近平主席考察长江,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他多次满怀深情地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1)长江经济带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是________。(2)如果把整个长江流域比喻为一条腾飞的巨龙,地处长江三角洲起到龙头作用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长江因水运价值大,被誉为________,起到沟通东西交通的重要作用。(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分别说明长江上游适合发电,下游适合航运的理由。上游发电:________;下游航运:________。(4)近年来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河流含沙量增加,对下游航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5)武汉地处长江________游,一批紧急物资要尽快从上海运往武汉,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6)关于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保护长江,你有何建议?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3中国区域地理之长江三角洲一、选择题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刺绣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作品显示,该地( )①房屋临水而建 ②屋顶坡度陡 ③船行速度快 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很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该地可能分布在(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3.该地代表性的“美食”( )A. B.C. D.【答案】1.A 2.B 3.C【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刺绣的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了我国江南水乡的景观。该地区河湖纵横交错,人们喜欢临水而居;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较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但差异不是很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河流蜿蜒曲折,行船速度不快;①②项最符合题意;A对,BCD错;故选A。2.由上题可知,该区域是南方地区。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B对;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C错;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D错;故选B。3.由第1小题可知,该区域是南方地区。由图可知A是花馍,B是烤馕,C是粽子,D是酥油茶。我国南方地区美食主要以米类制品为主,花馍是北方地区的美食,A错;烤馕是西北地区的美食,B错;粽子是南方地区的美食,C对;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的美食,D错;故选C。【点睛】我国的南方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网密布,水热条件丰富,适合水稻的种植;由于降水较多,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小,但差异不是很大。粽子是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形成,这里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属于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是( )A.太湖、杭州西湖 B.颐和园、周庄 C.南锣鼓巷、明孝陵 D.日月潭、苏州园林【答案】4.D 5.D 6.A【解析】4.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不能为三角洲地区提供水利发电。依据题意,故选D。5.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原因。①③④对,②错,依据题意,故选D。6.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两者都是属于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A对;颐和园位于北京,B错;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C错;日月潭位于我国的台湾省,D错;依据题意,故选A。【点睛】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丰富,太湖、杭州西湖等是长三角著名的旅游景点。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迅猛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李华是上海市某单位科研人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市县厂家作技术指导和调研,据此可推测上海( )①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②是重要的原材料产地;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干涉过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7.D 8.C【解析】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与交通运输业、通信技术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有关,而农业的发展与区域一体化关系不大,D正确。故选D。8.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C正确。故选C。【点睛】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好,但是矿产资源缺乏。苏州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目的是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质,并打造水文化。“引江济太”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太湖A.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 B.大量接纳工业污水C.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D.引长江水到太湖10.苏州的洪水可能A.与冬季风有关 B.与夏季风有关C.与纬度位置有关 D.与地形有关11.“引江济太”工程是A.使长江水量得到有效控置 B.通过望虞河将洪水排出C.使太湖水量得到有效控置 D.通过浏河、太浦河将长江水引入太湖12.苏州的水文化包括A.喜食粽子 B.白山黑水C.东西南北桥相望 D.喜欢戴白羊肚手巾13.该地区苏州市、常熟市等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C.海洋运输 D.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答案】9.A 10.B 11.C 12.C 13.D【解析】9.湖泊是人类的朋友,像河流一样,同样是水资源和水力资源的贮藏地.同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灌溉、航运、发电、调节径流、发展旅游之便.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利用太湖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其先天优势;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太湖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故选A。10.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季风区,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强或影响时间长的年份,可能会造成洪涝灾害。故根据题意选B。11.读图可知,引江济太工程是把长江的水引入太湖,通过望虞河从长江引入太湖,通过浏河、太浦河将长江水引出太湖,从可以有效的调节太湖的水量。故选C。12.喜食粽子是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白山黑水是指东北地区,苏州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小桥流水人家,东西南北桥相望放映了苏州的水文化,喜欢戴白羊肚手巾是黄土高原的文化。所以根据题意选C。13.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如今杭州市民“我们杭州多了一个外滩”;上海市民“我们上海多了一个西湖”。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湖、文化和交通,读图分析解答即可。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4.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鄂、湘、赣 B.黔、蜀、渝 C.皖、浙、沪 D.苏、鲁、豫15.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D.长江下游与京广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16.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答案】14.A 15.A 16.B【解析】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可以通过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联系沿海和内陆地区,又可以通过支流联系我国南北。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周围地区起到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14.读图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简称分别是鄂、湘、赣。故选A。15.长江中下游的通航能力最强,越往东,水量越大,江面越宽,所以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故A正确;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所以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B不正确;三峡水电站位于成渝经济区的东部,C错误;长江与京广铁路在中游交汇,不是下游,D错误。根据题意选A。16.读图可知,成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而长江三角洲地区航运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所以根据题意选B。【点睛】该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读图分析解答即可。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各题。17.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东方明珠电视塔1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由图可知,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前提条件是( )A.政策 B.科技 C.交通 D.地形1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 B.矿产资源 C.劳动力 D.市场20.每年端午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屈原,而我国某地区却会在冬季举行“滑龙舟”比赛,该地区可能是( )A.西藏拉萨 B.四川成都 C.云南昆明 D.黑龙江哈尔滨【答案】17.B 18.C 19.B 20.D【解析】【解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17.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该景点不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上海市,周庄位于江苏、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据题意,故选:B。18.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海运输便利,陆上交通发达,形成了我们最大的城市群,故选:C。1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由于我国资源、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其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故选B。20.黑龙江纬度高,冬季漫长而严寒。黑龙江省哈尔滨是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持续时间一个月,所以在冬季举行“滑龙舟”比赛的是哈尔滨;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等知识点。二、非选择题2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两翼中心城市:A____;B____;C____;(2)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河流),②____海,③____群岛。(3)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举世闻名的“____”和“丝绸之乡”。(4)连接城市AB、BC的铁路干线是____线、____线,本区的____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____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1990年,____的开发开放,揭开了上海市发展的新篇章。(6)请简要叙述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答案】(1) 上海 南京 杭州(2) 长江 东 舟山(3)鱼米之乡(4) 京沪线 宁杭 太湖 沪宁杭(5)浦东新区(6)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可以实现河海联运,处在中国沿海的中心点,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解析】本题组主要以长江三角洲为材料,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农业、交通和地理位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图中字母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两翼中心城市:A是上海,中国最大城市,中国经济中心城市;B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C是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2)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长江,中国第一大河;②是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③是浙江的舟山群岛,附近有大渔场。(3)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气候适宜,盛产水稻、淡水鱼、丝绸等,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4)连接城市A上海、B南京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B南京到C杭州的是宁杭线,本区的太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要注意:宁,很多学生理解为宁波市,是错误的,应该是南京市。(5)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扩大了上海的范围,扩大了用地规模,揭开了上海市发展的新篇章。(6)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可以实现河海联运,交通十分便利。长三角处在中国沿海的中心点,通过远洋航线可以通往世界主要港口,海上贸易十分发达。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发挥龙头作用,带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8年4月25~28日,习近平主席考察长江,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他多次满怀深情地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1)长江经济带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是________。(2)如果把整个长江流域比喻为一条腾飞的巨龙,地处长江三角洲起到龙头作用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长江因水运价值大,被誉为________,起到沟通东西交通的重要作用。(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分别说明长江上游适合发电,下游适合航运的理由。上游发电:________;下游航运:________。(4)近年来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河流含沙量增加,对下游航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5)武汉地处长江________游,一批紧急物资要尽快从上海运往武汉,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6)关于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保护长江,你有何建议?________【答案】(1) 南方地区 地处沿海地区及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2) 上海 黄金水道(3) 上游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地处平原,落差小,江阔水深,水流平缓,适合航运(4)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淤塞航道,不利于航行(5) 中 航空运输(空运)(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保护长江的意识;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长江的污染等等(写出一条,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本题以长江经济带为材料,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在把握长江经济带所在的地理区域和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图示理解解答。(1)读图可知,长江经济带位于长江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沿海地区及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2)如果把整个长江流域比喻为一条腾飞的巨龙,上海是地处长江三角洲起到龙头作用的核心城市。长江因水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起到沟通东西交通的重要作用。(3)长江上游发电:上游落差大, 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地处平原,落差小,江阔水深,水流平缓,适合航运;;因此长江上游适合发电,下游适合航运。(4)近年来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含沙量增加,到了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淤塞航道,不利于航运。(5)航空运输速度最快,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一批紧急物资要尽快从上海运往武汉,应选择航空运输。(6)关于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保护长江,建议.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长江的污染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3:中国区域地理篇之长江三角洲(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3:中国区域地理篇之长江三角洲(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