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6中国区域地理之草原风情一、选择题1.2021年春季沙尘暴肆虐,内蒙古屡次“受伤”,下列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解冻 B.离沙源地较近C.东南季风势力强 D.冬春季无有效降水【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是非季风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小,其它选项如气温回升快,地表解冻、离沙原地较近、冬春季无有效降水都是有可能的。故选C。【点睛】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因为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千旱。2.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区特点的是:( )A.干旱 B.“高”与“寒 C.“鱼米之乡” D.肥沃的黑土地【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干旱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A对;“高”与“寒是青藏高原的特征,B错;“鱼米之乡”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平原,C错;肥沃的黑土地指的是东北平原,D错;故选A。3.读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区域,这里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水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择A。4.青海、西藏牧区与新疆、内蒙古牧区相比,农业产值更低,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气候更干旱 B.地势陡峻,交通更不便C.海拔更高,热量更不足 D.人口稀疏,劳力更短缺【答案】C【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青海、西藏牧区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制约该区农业的因素热量更不足,农业区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湟水谷地;新疆、内蒙古牧区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水资源短缺,主要发展的是灌溉农业;青海、西藏牧区与新疆、内蒙古牧区相比,农业产值更低,主要自然原因是海拔更高,热量更不足。故选C。【点睛】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热量不足;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太阳光照强,热量充足。2021年3月,受冷空气影响,我国西北和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这是近10年中国遭遇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下列省区受沙尘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A.甘肃 B.山西 C.河北 D.海南6.下列关于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垦荒 ④建设人工草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5.D 6.A【解析】5.甘肃、山西、河北纬度较高,受冷空气影响大,受沙尘暴天气影响大;海南地处我国南部,距离冷空气源地远,受冷空气影响小,受沙尘暴天气影响小。故选D。6.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多疏松沙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裸露,易形成沙尘天气,①②③对。建设人工草场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粗糙程度,能够削减风力,减少沙尘天气发生频率,④错。故选A。【点睛】沙尘暴多发地带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多疏松沙土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裸露。7.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你认为可信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稠密 B.民居为高架屋,屋顶坡度大,墙体高C.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A错误;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房屋为低矮、平房,防风沙,B错误;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C正确;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D错误。故选C。【点睛】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包括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8.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原因是( )A.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需要 B.灌溉水源充足C.灌溉农业产品品质好 D.灌溉农业历史悠久【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使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某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路线的旅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同学旅行的目的地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0.该同学骑行至呼和浩特时,看到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的活动是( )A.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B.蒙古族的摔跤 C.傣族的孔雀舞 D.朝鲜族的跳板【答案】9.C 10.B【解析】9.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主要包括内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甘肃(行政中心兰州)、新疆(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宁夏(行政中心银川)等省,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图中的目的地是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故选C。10.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摔跤、射箭、赛马是传统项目。故选B。【点睛】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11.从景观的特征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表示的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选A。12.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所在的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答案】D【解析】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D正确;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气候干旱,以荒漠为主,AC错;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故选D。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有关描写地理现象的诗词,与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②—“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C.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1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B.②区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③区域红土地和紫土地广布 D.④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1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有傣族的新年泼水节活动 B.②区域举办那达慕大会C.③区域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 D.④区域迎送宾客献哈达1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①区域的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②区域的洞庭湖退耕还湖;③区域的华北平原大规模开采地下水;④区域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⑨④【答案】13.A 14.A 15.D 16.C【解析】13.由图可得,①是西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西北内蒙古高原的自然景观,所以A正确。②是南方地区,“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描写的是西北地区干燥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③是北方地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是南方地区湿润的自然景观,所以C错误。④是青藏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南方地区湿润的自然景观,所以D错误。故选A。14.由图可得,①是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所以A正确。②是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B错误。③是北方地区,以黄土地和黑土地为主,红土地和紫土地在南方地区,所以C错误。④是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以平原、丘陵为主的是北方地区,所以D错误。故选A。15.傣族傣族的新年泼水节活动属于②南方地区,所以A错误。那达慕大会属于①西北地区,所以B错误。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属于②南方地区,所以C错误。④是青藏地区,传统习俗是迎送宾客献哈达,所以D正确。故选D。16.“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①,区域的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②区域的洞庭湖退耕还湖,④区域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都符合这一理念。③区域的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干燥,主要是草原、荒漠自然景观。北方地区以黄土地和黑土地为主,华北平原缺乏水资源。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青藏地区传统习俗是迎送宾客献哈达,生态环境脆弱,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反映出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是( )A.工业发展占用草地 B.气候寒冷,影响放牧C.城市扩大占用草地 D.超载放牧,草场退化18.针对漫画反映出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弃牧开荒 B.植树造林 C.划区轮牧 D.退草还田【答案】17.D 18.C【解析】17.图示信息反应的是放牧量超过草场承受极限,导致的草场沙化、草场退化,D正确;没有反应工业发展占用草地、气候寒冷,影响放牧、城市扩大占用草地,ABC错误。所以选D。1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是过度放牧,所以可以采取划区轮牧的方式,C正确;弃牧开荒、植树造林、退草还田都不是解决过度放牧的措施,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牧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放牧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导致草场退化。针对过度放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变游牧业为舍饲牧业;划区轮牧,加快草场的恢复;减少载畜量等。二、非选择题19.读我国西北地区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从农业来看,这里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业基地。(2)图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A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该区域的河流为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将A地区丰富的_________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自古以来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区是B_______、C_______。(5)地处该地区的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的要道之一,目前它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_________山的冰雪融水灌溉。【答案】(1) 干旱 畜牧(2)自东向西降水量不断减少(3) 塔里木盆地 内流河 天然气(4)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5)祁连【解析】本大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材料,涉及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灌溉农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该地区深居內陆,远离海洋,受重重山脉的阻隔,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从农业来看,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图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少,使植被出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经度地带性变化规律,其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3))A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为内流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消失在茫茫大漠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就是将A塔里木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自古以来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区是B宁夏平原、C河套平原,发展灌溉农业。(5)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的要道之一,目前它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冰雪融水大多自西南流向东北,最终消失在荒漠中。20.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简图,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独特,依据框图,在下面序号后填入恰当内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2)下图的三幅照片分别拍摄于西北地区不同的地点,请你按自东向西的顺序进行排列,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自东向西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这里因为治理沙漠化取得成功而备受世界瞩目;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3)图中乌海位于____________。A.42°N、110°E B.38°N、107°E C.40°N、107°E D.38°N、110°W(4)这一地区出现库布齐沙漠,说明____________。A.包头地处我国沿海地区B.鄂尔多斯周边以畜牧业为主C.黄河在此地区水量迅速增多D.黄河因流经沙漠而成为我国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库布齐沙漠地区的盐场开发非但没有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对当地防治荒漠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示意图。(5)图中反映出___________。①盐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治沙提供资金 ②公路的修建,为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支持③公路两侧种植甘草等经济作物利于多种经营 ④公路两侧种植植物有助于保护公路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北方 内陆 稀少 内流区 草地 畜牧业 河流水 丙-甲-乙 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B B D【解析】本大题以西北地区的图文资料为切入点,涉及西北地区的位置、气候、农业、环境保护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发展观。(1)根据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可知,西北地区南部以昆仑山脉为界与青藏地区相邻,东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与北方地区相邻。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所以降水稀少;由于深居内陆,低处非季风区,降水少属于内流区,多数河流属于内流河;该地区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土地类型以草地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在有河流的地方和冰雪融水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2)西北地区东西跨经度广,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也越来越少,所以植被也越来越少,因此自东向西排列顺序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读图可知,乌海位于北纬40°以南,东经106°-110°之间,由此判断乌海的位置最可能是38°N、107°E。故选B。(4)读图可知,包头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黄河在流经沙漠地区时,由于气候干旱,沙漠地区灌溉用水多,所以河水会减少;黄河含沙量大是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ACD不正确。该地区沙漠广布,说明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故选B。(5)读图中和材料理解可知,盐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治沙提供资金;公路的修建,为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支持;公路两侧种植甘草等经济作物利于多种经营 ;公路两侧种植植物有助于保护公路安全。所以可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6中国区域地理之草原风情一、选择题1.2021年春季沙尘暴肆虐,内蒙古屡次“受伤”,下列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解冻 B.离沙源地较近C.东南季风势力强 D.冬春季无有效降水2.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区特点的是:( )A.干旱 B.“高”与“寒 C.“鱼米之乡” D.肥沃的黑土地3.读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4.青海、西藏牧区与新疆、内蒙古牧区相比,农业产值更低,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气候更干旱 B.地势陡峻,交通更不便C.海拔更高,热量更不足 D.人口稀疏,劳力更短缺2021年3月,受冷空气影响,我国西北和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这是近10年中国遭遇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下列省区受沙尘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A.甘肃 B.山西 C.河北 D.海南6.下列关于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垦荒 ④建设人工草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你认为可信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稠密 B.民居为高架屋,屋顶坡度大,墙体高C.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8.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原因是( )A.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需要 B.灌溉水源充足C.灌溉农业产品品质好 D.灌溉农业历史悠久某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路线的旅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同学旅行的目的地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0.该同学骑行至呼和浩特时,看到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的活动是( )A.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B.蒙古族的摔跤 C.傣族的孔雀舞 D.朝鲜族的跳板11.从景观的特征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表示的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2.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所在的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有关描写地理现象的诗词,与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②—“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C.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1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B.②区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③区域红土地和紫土地广布 D.④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1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有傣族的新年泼水节活动 B.②区域举办那达慕大会C.③区域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 D.④区域迎送宾客献哈达1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①区域的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②区域的洞庭湖退耕还湖;③区域的华北平原大规模开采地下水;④区域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⑨④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反映出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是( )A.工业发展占用草地 B.气候寒冷,影响放牧C.城市扩大占用草地 D.超载放牧,草场退化18.针对漫画反映出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弃牧开荒 B.植树造林 C.划区轮牧 D.退草还田二、非选择题19.读我国西北地区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从农业来看,这里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业基地。(2)图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A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该区域的河流为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将A地区丰富的_________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自古以来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区是B_______、C_______。(5)地处该地区的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的要道之一,目前它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_________山的冰雪融水灌溉。20.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简图,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独特,依据框图,在下面序号后填入恰当内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2)下图的三幅照片分别拍摄于西北地区不同的地点,请你按自东向西的顺序进行排列,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自东向西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这里因为治理沙漠化取得成功而备受世界瞩目;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3)图中乌海位于____________。A.42°N、110°E B.38°N、107°E C.40°N、107°E D.38°N、110°W(4)这一地区出现库布齐沙漠,说明____________。A.包头地处我国沿海地区B.鄂尔多斯周边以畜牧业为主C.黄河在此地区水量迅速增多D.黄河因流经沙漠而成为我国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库布齐沙漠地区的盐场开发非但没有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对当地防治荒漠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示意图。(5)图中反映出___________。①盐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治沙提供资金 ②公路的修建,为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支持③公路两侧种植甘草等经济作物利于多种经营 ④公路两侧种植植物有助于保护公路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6:中国区域地理篇之草原风情(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6:中国区域地理篇之草原风情(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