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珍视生命 教案
课题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对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教材内容 第十课是本册教材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意在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本课的设计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全方位对生命进行探问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生命话题的兴趣,鼓励学生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几乎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衣食无忧的环境让他们缺少生命的思考,而中国式家庭长辈绝对权威的模式也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而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能够在世界上活出精彩的前提,因此这个话题的出现不仅对孩子们现在而且对孩子们的将来都非常有意义。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更多的在于精神层次上的认知,在于看清自己,发现爱。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并且让别人也拥有价值。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爱自己,爱家人;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而有的人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享受,吃好的,穿好的;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赚钱。在不同的人眼里人生意义是不同的,他们的做法也是不同的,人生轨迹也是不同的。在相同起跑线上的两个人,人生轨迹也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① ; ② ; ③ 。 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①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③ 。
合作学习 一:生命的追问 活动一:活着是为了什么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 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 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希望自己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能向着我的奋斗目标前进,厚积薄发,将来成为出色的英语翻译。 小结: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活动二: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出彩人生有哪些呢? 政界代表:习近平;商界代表:王健林;作家:郭敬明;演员:邓超;歌手:TFboys 过渡: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自我价值,所以我们说,他们的一生是值得的。 还有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呢?考考大家,每年3月5日,是什么日子呢?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的一生很短暂,年仅22岁便因公殉职,但他的一生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一生。所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2、读一读教材P112《雷锋日记》节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雷锋做到了这些:他帮大嫂买火车票,大嫂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做好事不留名。主动帮战友补鞋补裤子,背老奶奶过马路,背残疾人过河,雷锋同志做了太多的好事。 问: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师总结: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说一说:我们身边雷锋式好人还有哪些呢? 4、请你辨析: 男:不要为别人而活 女: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请男生辨析第一句,女生辨析第二句 师总结:不要为别人而活:强调我们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人只是为自己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需要,则是错误的。 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看到了人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认为只有别人重要,自己只是为别人而活,则是错误的。 结论:人既要为自己而活,又要为别人而活。既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又在别人需要时付出爱心。 过渡:今年暑假里约的女排赛场上,让太多人揪心,让太多人喜极而泣:因为小组赛时,女排先负荷兰再负赛尔维亚,中国女排危矣,但女排姑娘们自信、坚持、拼搏,一路打败巴西、荷兰、塞尔维亚,成为冠军!为国争光添彩! 问: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师生总结:将个人追求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 过渡:有些人甚至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了人类需要的基础上!比如: 屠呦呦: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样评价她:“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说,屠呦呦的一生也是值得的,她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 总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 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 (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2)让学生在左端开始的地方贴上出生时的照片(如果没有,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上去)在右端贴上最近照片(如果没有,可以给自己画个自画像)。 (3)学生回忆自己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在河流的相应位置上标出时间点,画一朵浪花出来,在浪花里简要说明当时发生的事情,并用几个字表示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4)分享交流: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1951年的夏天,已是高中毕业生的屠呦呦认定,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将继续。考上大学,自然成为她的新目标。考前填报志愿时,素来喜欢自己拿主意的屠呦呦大笔一挥,给自己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当时,国内开设药学系的大学尚寥寥无几,北大医学院药学系更是其中翘楚。在并无医学家传的屠家,屠呦呦的选择显得颇有个性。当1951年的夏季即将到尾声时,屠呦呦如愿以偿地接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后继续读大学,屠呦呦觉得自己很“幸运”。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呦及其团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世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科学实验难有建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在漫长的探索中,中国政府也启动了“523项目”,屠呦呦开创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如果没有勇于探索的“钻劲儿”,这项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 屠呦呦的人生意义在哪里?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1.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是说( C ) A.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B.了解一个人只看性格就可以了 C.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D.人的身高、体形、血型具有多样性 2.“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强调的是( A ) 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B.人的命运是上天安排的 C.不用努力就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D.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3.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写道: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生命是独特的 ②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可贵 ④所有人的一生都是值得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一个女生得了白血病,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她所在学校的同学纷纷捐款,还有一些同学到街上卖报为她募捐,大家为挽救她的生命作出最大的努力。这些同学( B ) ①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②用行动鼓励了同学,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③关爱他人的生命,非常富有爱心 ④不一定能够挽救这个女孩的生命,所以这样做很不值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有的人一生躬耕于农田,有的人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城市清洁工岗位上,有的人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究和创新上,有的人一辈子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这告诉我们( D ) A.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 B.人的性格有好坏善恶的区别 C.人人都愿意为社会作出贡献 D.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 6.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生命是有价值的”的是( B ) ①为了迅速致富,有些商贩销售“地沟油” ②退休的外交官夫妇到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③12岁的何玥死后将肾脏和肝脏进行捐献 ④于敏自主解决中国氢弹研制的关键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成长进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火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畅所欲言,达到寓教于乐、欢乐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