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5课 交友的智慧 教案
课题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网上交友新空间》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教材内容 本课阐述了网上交友的利与弊,主要讲了三层意思:(1)互联网为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2)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3)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学情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五花八门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制造出的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在提高人们社公活动质量的同时,可能对部分使用者造成伤害。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同时又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教学目标
1.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 2.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进行网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 3.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网络是一个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世界,而作为中学生的你们都特别单纯,毫无甄别的网上交友,会产生很多隐患。希望大家能认清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超时空性的特点,自觉破除虚拟网络交友带来的神秘感,化虚为实,掌握分寸,适度交友。我们一起走进:网上交友新空间。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1.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特点) (1)网络交往具有 等特点。它超越 ,拓展 。 (2)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 。 2.为什么说网上交往是把双刃剑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3.网上交往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我们要有一定的 。 (2)将 ,需要慎重。 (3)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 的影响。 (4)学会 ,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4.网上交往中,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1)对陌生人的邀请, 。 (2) 要注意保密。(个人信息要保密) (3)遇到问题时,要 。
合作学习 一、网上交友 1.网络交友——益处 出示调查报告的图片及材料 由此可见,网上交友是极为普遍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看待网上交友这件事情的。 活动:网友面面观(出示同学们的评论) 提问:网络交往有哪些好处? 网上交友——益处 网上交友可以超越时空界限;以凭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可以扩大交往圈,拓展视野;虚拟、平等、自主为主要特点。 2.网络交友——弊端 《吴凡的网友》材料:有一天,我心情不好,不想跟父母说,又找不到别人倾诉,在网上遇到了一个陌生人耐心地听我说,还安慰我。我觉得他特别理解我,很快我们便以“兄弟”相称了。可是最近他突然消失了,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吴凡既疑惑又失落。朋友们安慰他,网上交往都是虚假的,下了线谁也不认识谁,不能当真。 小组讨论: 1.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 2.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 出示补充材料: 《专家称:越依赖网络社交,心里越空虚》 网络交友——弊端 网络开启了沟通的窗口,但却关闭了心灵之门。网络交友无法给人们内心带来友情的滋润。网友具有虚拟和隐匿性。 网络世界错综复杂,网上的朋友也是如此,怎么分辨网上交友中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呢?我们接着来探讨。 二、慎重结交网友 1.把照片放到网上(教材P5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交流: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不可以,理由是网上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教师总结: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要不要和网友见面(教材P56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认清自己的需要,增长交友的智慧。 (1)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回帖? 提示:回帖的观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 (2)讨论交流:你如何看待小梅的困惑?你的建议是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可能一些学生觉得和陌生网友见面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和陌生网友见面的经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探讨和陌生网友见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这一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会是什么,他们这样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络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1.初二(7)班准备举行一次辩论赛,辩题是“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作为本场比赛的主持人,你认为下列哪句话不准确( C ) A.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B.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C.网络上存在大量无聊信息和不良诱惑,网络就是一个恶魔 D.我们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2.小民在学习了本课后,与小帆探讨“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问题。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A.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B.网上交往只要遵守法律就行了,而现实交往还需要受道德的约束 C.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它们没有共同的规则 D.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都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3. 小明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登录到学校的网上论坛,发现论坛上有个网名“捣蛋鬼”的学生用很难听的话攻击小明的班级,小明一气之下,回骂了“捣蛋鬼”。你认为( C ) A.小明做得对,这是爱护班级的表现 B.应该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在网络上也应讲究语言文明,遵循道德规则 D.他们遵守了网络道德准则 4.网上交往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在网上交往时,应该( C ) A.网友的要求都可以无条件接受 B.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我们要用完全的假话去欺骗网友 C.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D.随心所欲 5.网络使大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这说明网上交往有诸多益处。如( D ) ①开阔我们的眼界  ②学习、了解新的知识  ③工作、学习之余放松心情  ④可以结交新的朋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初二学生小明迷上网络游戏。一天中午,班主任听说他正在一个网吧“激战”,就到网吧把他叫出来进行批评。此时,小明同学发表了如下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A.上网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B.在网络时代,不玩网络游戏就会落伍 C.上网没有错误,关键是什么时间上网,上网都做些什么 D.在课余时间上网,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说出或写出比较完整的证明过程,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