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2.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的(  )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C.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3.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4.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杨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5.下面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
(目前)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毛泽东(1935年12月27日)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倒北洋军阀
C.抵抗日本侵略 D.争取和平民主
6.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从而爆发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7.如图是某历史小组拍摄的一幅日本侵华罪行的照片。这幅照片的拍摄地应是(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台儿庄
8.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9.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1937年年底至1938年年初,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
A.建立731部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多万人
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11.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国民抗日军第八路军
C.抗日革命军第八路军 D.国民政府军第八路军
12.“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回望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罪行有(  )
①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②虐杀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③制造国会纵火案
④设立集中营,残忍杀害人民 ⑤建立死亡工厂,731部队用人体做细菌试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⑤ D.①⑤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日本最新通过的教科书有这样一段话:“战争难以分清善恶,它不是用哪一方正义、哪一方不正义可以说明的。”还说南京大屠杀“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1)与材料一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什么战争 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3)请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来驳斥他们的谬论。(举三例说明)
(4)结合以上图文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15.(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丹燕女士(上海三部曲作者)说:上海的故事写不完。的确,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大山同学发现《历史与社会》里很多地方讲到上海,他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分类整理。
[上海,悄然转变]
①如图(19页)
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0页)
③1882年,上海外滩出现了最早的电话公司。(19页)
[上海,开天辟地]
④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35页)
⑤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9页)
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1页)
⑦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42 页)
[上海,浴血奋战]
⑧如图(62页)
⑨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了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65页)
(1)阅读材料①-③,请描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④-⑦,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你觉得有哪些原因?
(3)材料⑧是哪一历史事件?⑨淞沪会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据题干“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 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作者经历的真实性。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A项作者经历的真实性是《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2.【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在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了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南京大屠杀的罪证和题干图片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3.【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的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4.【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发动突然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所以题干描述红军脱帽换装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ABC三项都不是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是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有关内容。
5.【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时间“1935年”,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挽救中华民族是极有必要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得以实现。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C项抵抗日本侵略是题干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抵抗日本侵略。
6.【答案】A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1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项淞沪会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并理解淞沪会战。
7.【答案】B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由题干图片中的“1937.12.13”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犯下滔天罪行。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南京应是题干照片的拍摄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 “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国家设立公祭日表明了铭记过去,勿忘历史;“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体现了要珍爱和平。
ABD三项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是题干文字反映的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9.【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38年5月”、“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①平型关大捷、④台儿庄战役与此时间符合,故①④正确。②西安事变是发生于1936年的一次兵谏,③百团大战发起在1940年8月,②③不符合题意。
D项①④是“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多万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具备识记能力。
11.【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奔赴抗日战场。
A项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2.【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整个华北地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摧毁日伪军的据点、交通线。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百团大战是题干报道反映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要求具备获取有效信息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13.【答案】D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法西斯在侵略期间烧杀淫掠,无罪不作,其主要罪行有:残暴罪行有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做细菌试验,故D正确;
②③④都是属于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凡有②③④都排除,排除ABC选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侵华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德、日法西斯国家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是答题的关键。解答此类排列组合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4.【答案】(1)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图三:南京大屠杀。
(2)否定态度,甚至肆意抵赖,否认自己的侵略行径,企图以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模糊他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教科书事件”也表明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3)示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对占领区的根据地进行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愤怒,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日本政府不负责的态度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努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沈阳”,“北平”,“百人斩”相关信息可知,对应的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显然,与材料-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
(2)从材料二中文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势力持否认的态度,那么根据相关信息解答即可。
(3)写出相关日军侵略我们的史实即可。
(4)本题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问题,符合情景,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图三:南京大屠杀。
(2)否定态度,甚至肆意抵赖,否认自己的侵略行径,企图以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模糊他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教科书事件”也表明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3)示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对占领区的根据地进行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愤怒,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日本政府不负责的态度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努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日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
(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
(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材料①-③反映了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材料⑤中的“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即是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原因。
(3)仔细观察图片,材料⑧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故答案为:(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
(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
(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上海的历史。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答案】A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据题干“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 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作者经历的真实性。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A项作者经历的真实性是《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2.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的(  )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C.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在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了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南京大屠杀的罪证和题干图片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3.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的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4.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杨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发动突然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所以题干描述红军脱帽换装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ABC三项都不是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是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有关内容。
5.下面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
(目前)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毛泽东(1935年12月27日)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倒北洋军阀
C.抵抗日本侵略 D.争取和平民主
【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时间“1935年”,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挽救中华民族是极有必要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得以实现。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C项抵抗日本侵略是题干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抵抗日本侵略。
6.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从而爆发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1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项淞沪会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并理解淞沪会战。
7.如图是某历史小组拍摄的一幅日本侵华罪行的照片。这幅照片的拍摄地应是(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台儿庄
【答案】B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由题干图片中的“1937.12.13”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犯下滔天罪行。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南京应是题干照片的拍摄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8.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 “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国家设立公祭日表明了铭记过去,勿忘历史;“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体现了要珍爱和平。
ABD三项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是题干文字反映的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9.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38年5月”、“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①平型关大捷、④台儿庄战役与此时间符合,故①④正确。②西安事变是发生于1936年的一次兵谏,③百团大战发起在1940年8月,②③不符合题意。
D项①④是“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10.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1937年年底至1938年年初,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
A.建立731部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多万人
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答案】C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多万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要求具备识记能力。
11.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国民抗日军第八路军
C.抗日革命军第八路军 D.国民政府军第八路军
【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奔赴抗日战场。
A项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2.“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整个华北地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摧毁日伪军的据点、交通线。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百团大战是题干报道反映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要求具备获取有效信息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回望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罪行有(  )
①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②虐杀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③制造国会纵火案
④设立集中营,残忍杀害人民 ⑤建立死亡工厂,731部队用人体做细菌试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⑤ D.①⑤
【答案】D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法西斯在侵略期间烧杀淫掠,无罪不作,其主要罪行有:残暴罪行有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做细菌试验,故D正确;
②③④都是属于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凡有②③④都排除,排除ABC选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侵华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德、日法西斯国家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是答题的关键。解答此类排列组合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日本最新通过的教科书有这样一段话:“战争难以分清善恶,它不是用哪一方正义、哪一方不正义可以说明的。”还说南京大屠杀“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1)与材料一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什么战争 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3)请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来驳斥他们的谬论。(举三例说明)
(4)结合以上图文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1)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图三:南京大屠杀。
(2)否定态度,甚至肆意抵赖,否认自己的侵略行径,企图以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模糊他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教科书事件”也表明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3)示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对占领区的根据地进行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愤怒,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日本政府不负责的态度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努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沈阳”,“北平”,“百人斩”相关信息可知,对应的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显然,与材料-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
(2)从材料二中文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势力持否认的态度,那么根据相关信息解答即可。
(3)写出相关日军侵略我们的史实即可。
(4)本题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问题,符合情景,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图三:南京大屠杀。
(2)否定态度,甚至肆意抵赖,否认自己的侵略行径,企图以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模糊他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教科书事件”也表明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3)示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对占领区的根据地进行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愤怒,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日本政府不负责的态度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努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日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15.(2020九上·杭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丹燕女士(上海三部曲作者)说:上海的故事写不完。的确,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大山同学发现《历史与社会》里很多地方讲到上海,他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分类整理。
[上海,悄然转变]
①如图(19页)
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0页)
③1882年,上海外滩出现了最早的电话公司。(19页)
[上海,开天辟地]
④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35页)
⑤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9页)
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1页)
⑦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42 页)
[上海,浴血奋战]
⑧如图(62页)
⑨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了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65页)
(1)阅读材料①-③,请描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④-⑦,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你觉得有哪些原因?
(3)材料⑧是哪一历史事件?⑨淞沪会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
(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
(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材料①-③反映了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材料⑤中的“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即是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原因。
(3)仔细观察图片,材料⑧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故答案为:(1)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具有“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
(2)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
(3)“一二八事变”。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上海的历史。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