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凝聚价值追求 同步测试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凝聚价值追求 同步测试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凝聚价值追求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说明长征取得胜利得益于
A. 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 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 )
C. 浴血奋战,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D. 不畏艰难,在百折不挠中谋求发展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有 ( )
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以勤劳勇敢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消除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④乡村振兴战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的公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A. 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B. 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 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体现民族精神中“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名言警句是 (  )
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礼之用,和为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倾尽一生制造中国“天眼”的南仁东、三十年隐姓埋名研究核潜艇的黄旭华、只争朝夕让祖国进入地球探测新时代的黄大年……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表现为 (  )
①一心为国,忘我工作  ②坚韧执着,无私奉献 
③严谨务实,攻坚克难  ④文明对话,平等包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幅幅各地美食为热干面加油助威的漫画,一句句“能别出门就别出门别给国家添麻烦”的话语……共同彰显着 (  )
A. 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 B.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D.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7. 近年来,我国多次开展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这 (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2019年1月1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周某某涉嫌受贿罪一案,经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达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体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 (  )
A. 平等 公正 法治 B. 自由 文明 和谐
C. 法治 诚信 友善 D. 自由 民主 文明
9. 下列成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相一致的是 (  )
A.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苏武牧羊 B.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孔融让梨
C.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愚公移山 D.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纸上谈兵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饱含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下列名句中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1.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独特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有 ( )
①独特的基本国情  ②独特的文化传统  ③独特的历史命运  ④独特的地理位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2020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34名“90后”回信,在信中勉励他们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有利于 (  )
①激励广大青年为国家作贡献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民族精神 ④提高青年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下对抗疫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
③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④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的“根”和“魂魄”分别是 (  )
A.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B. 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
C. 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5. 张富清老英雄战争年代不畏艰难,立下赫赫战功。他转业后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甘于清贫,一生奉献。其所言所行、所作所为令人慨叹,让人佩服。由此可见,张富清老人( )
①坚持奋斗创造,弘扬民族精神  ②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自身人格 
③坚持价值取向,坚定文化自信  ④传承传统美德,示范作用深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没有精神脊梁,精神脊梁不硬的民族,是站不起来、富不起来、更硬不起来的。这里的 “精神脊梁”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A. 团结统一 B. 自强不息 C. 无私奉献 D. 爱国主义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饱含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下列名句中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8.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身上体现了 (  )
①爱国奉献精神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坚守南沙岛礁20多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的动力来源。”这启示我们 (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 ②坚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③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1. 河北省安平县兴贤村的王小芬,从1982年至今,先后收养了64名弃婴,被誉为“爱心妈妈”。很多爱心人士都在她的带动下,加入照顾弃婴的队伍中。他们的行为 (  )
①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 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下对抗疫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
③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④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中国北斗,星灿世界。”谢军,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他扎根中国北斗事业近 40年,先后带领团队研制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为中国北斗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谢军身上体现了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A. 勤劳勇敢 诚信 B. 爱国主义 敬业 C. 团结统一 友善 D. 自强不息 富强
24. 下列关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深刻本质 ②民族精神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③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 ④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这段话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名言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
A.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业精于勤,荒于嬉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请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给图片概括一个主题。
⑵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7. 材料一:仁义礼智信,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好人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下,好人诠释着道德品质的崭新内涵,领奏出时代最强音,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材料二: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指出,力争经过五至十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有何重要意义?
⑶ 作为青少年,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28.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⑴ 结合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民族精神)?
⑵ 请列举两位具有上述品格的历史人物。
⑶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29.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叶嘉莹获得了“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几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材料二:近日,“文艺之美 党史之光一一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系列活动(舞蹈篇)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与此同时,广州还深入开展文艺下基层的惠民演出服务,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指出,百年红色文艺中的“红色经典”舞蹈作品,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关联,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关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和民族复兴紧密关联。
⑴ 结合材料一,分析叶嘉莹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⑵ 结合材料二,思考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⑶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5.2凝聚价值追求 同步测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10 DBDBA DCAAB 11—20 AACAB DCBAB 21—25 DCBD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⑴ 爱国、友善。
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27. ⑴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⑵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言之有理即可)
⑶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关心同学,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为灾区捐款捐物;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
28. ⑴ 实现中国梦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⑵ 岳飞、林则徐、方志敏等等。
⑶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9. ⑴ ①敏于思考,明辨是非,践行爱国的价值观。②回到祖国,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贡献;動于学习,注重修养,培养敬业的价值观。精于传统诗词学,作为教师,培养了大批人才。
⑵ ①加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细带,加固民族奋斗的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建国、民族复兴密切相关。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③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人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⑶ 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加深对它的了解、学习与认同。②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它走向世界。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中华文化作力所能及的创新、创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