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0九上·温岭期中)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张杨兵谏”②“血战台儿庄”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④“家园沦陷”A.② B.④ C.③ D.①【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实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张杨兵谏”与1936年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②“血战台儿庄”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④“家园沦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所说的“统一”指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联合抗日,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她所说的“统一”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时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七七事变后 D.国民党一大召开时【答案】B【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战役时间 死伤俘日伪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斗次数3个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800多次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题干表格给出的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和拔掉据点等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ABD三项和题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百团大战是题干表格反映的战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百团大战的特点与战果。5.(2020九上·诸暨月考)“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童谣反映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答案】D【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该童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利用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ABC三项和题干童谣不符,都不是童谣反映的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童谣反映的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童谣的解读,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6.(2020九上·新昌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刘伯承 D.彭德怀【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据“……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其影响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CD三项都不是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B项李宗仁是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7.(2018九上·上虞期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其先后顺序为( )①中国工农红军 ②中国工农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八路军、新四军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革命军出现在1927年秋收起义;红军在1931年中华临时苏维埃政府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中共军队进行改编,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期间,我们的军队名称为解放军,这一称号一直沿用到现在。因此顺序为②①④③。C项②①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军队名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准确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8.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B.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答案】A【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A项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符合题意;B项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不符合题意;C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是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D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是广州、武汉的失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民政部曾公布300名抗日英雄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C.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A项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说法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片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B项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正确,图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阶层参与的全民族的抗战,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符合题意; C项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错误,不符合题意,图表反映的是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构成,不能说明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项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准确,不符合题意,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10.“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2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是( )A.淞沪会战佟麟阁 B.台儿庄战役李宗仁C.百团大战彭德怀 D.平型关战役林彪【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时间:1938年3,地点:徐州和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可知,这一战役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CD三项和题干描述战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是题干描述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同点有( )①都具有反帝的性质 ②都在中共的推动下建立的③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④都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华北事变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也明确表示准备抗战。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据此, ④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D.抗日战争的转折点【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ル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影响的识记。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个东方民族对另一个东方民族的生死对决,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不死》材料三:李克强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1937年12月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写出1938年3月至4月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名称及指挥官。此次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2)中国在这场对决中取胜的法宝之一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关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坚决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依据。【答案】(1)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3)钓鱼岛自占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知识点】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罪行【解析】【分析】(1)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普通居民和放下枪支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这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我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3)材料三中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即是中国坚决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依据。故答案为:(1)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3)钓鱼岛自占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4.(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的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篇著作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三:1949年中期,毛泽东有些焦虑地说:“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农村的日子伴随着扛枪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罗斯 特里尔《毛泽东传》(1)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什么?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又作出了怎样的战略转变?(2)请用三则史实佐证抗日战争是如何体现“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即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毛泽东这段表达焦虑的文字说明了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意义何在?【答案】(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保卫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等。(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意义: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内容“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可知,材料一中召开的紧急会议是八七会议,会上确定的方针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据“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可知,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是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全面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它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党派都投入了抗战。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对敌。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民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3)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七届二中全会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故答案为:(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保卫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等。(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意义: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抗日战争、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20九上·越城期末)时事影响策略,策略改变时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国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灭,党将焉传。……谓宜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寇,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 ——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部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材料三: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兵力、物资和情报。——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1)联系材料一,分析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2)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中的原因。【答案】(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一“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支持抗战、积极援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故答案为:(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0九上·温岭期中)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张杨兵谏”②“血战台儿庄”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④“家园沦陷”A.② B.④ C.③ D.①2.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时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七七事变后 D.国民党一大召开时4.(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战役时间 死伤俘日伪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斗次数3个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800多次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5.(2020九上·诸暨月考)“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童谣反映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6.(2020九上·新昌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刘伯承 D.彭德怀7.(2018九上·上虞期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其先后顺序为( )①中国工农红军 ②中国工农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八路军、新四军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8.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B.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9.民政部曾公布300名抗日英雄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C.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0.“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2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是( )A.淞沪会战佟麟阁 B.台儿庄战役李宗仁C.百团大战彭德怀 D.平型关战役林彪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同点有( )①都具有反帝的性质 ②都在中共的推动下建立的③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④都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D.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个东方民族对另一个东方民族的生死对决,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不死》材料三:李克强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1937年12月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写出1938年3月至4月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名称及指挥官。此次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2)中国在这场对决中取胜的法宝之一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关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坚决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依据。14.(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的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篇著作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三:1949年中期,毛泽东有些焦虑地说:“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农村的日子伴随着扛枪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罗斯 特里尔《毛泽东传》(1)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什么?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又作出了怎样的战略转变?(2)请用三则史实佐证抗日战争是如何体现“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即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毛泽东这段表达焦虑的文字说明了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意义何在?15.(2020九上·越城期末)时事影响策略,策略改变时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国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灭,党将焉传。……谓宜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寇,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 ——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部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材料三: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兵力、物资和情报。——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1)联系材料一,分析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2)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中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实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张杨兵谏”与1936年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②“血战台儿庄”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④“家园沦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所说的“统一”指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联合抗日,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她所说的“统一”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答案】B【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答案】C【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题干表格给出的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和拔掉据点等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ABD三项和题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百团大战是题干表格反映的战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百团大战的特点与战果。5.【答案】D【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该童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利用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ABC三项和题干童谣不符,都不是童谣反映的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童谣反映的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童谣的解读,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6.【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据“……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其影响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CD三项都不是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B项李宗仁是材料中所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7.【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革命军出现在1927年秋收起义;红军在1931年中华临时苏维埃政府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中共军队进行改编,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期间,我们的军队名称为解放军,这一称号一直沿用到现在。因此顺序为②①④③。C项②①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军队名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准确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8.【答案】A【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A项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符合题意;B项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不符合题意;C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是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D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是广州、武汉的失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A项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说法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片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B项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正确,图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阶层参与的全民族的抗战,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符合题意; C项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错误,不符合题意,图表反映的是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构成,不能说明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项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准确,不符合题意,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10.【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时间:1938年3,地点:徐州和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可知,这一战役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CD三项和题干描述战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是题干描述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11.【答案】A【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华北事变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也明确表示准备抗战。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据此, ④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12.【答案】B【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ル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影响的识记。13.【答案】(1)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3)钓鱼岛自占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知识点】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罪行【解析】【分析】(1)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普通居民和放下枪支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这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我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3)材料三中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即是中国坚决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依据。故答案为:(1)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3)钓鱼岛自占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4.【答案】(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保卫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等。(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意义: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内容“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可知,材料一中召开的紧急会议是八七会议,会上确定的方针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据“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可知,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是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全面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它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党派都投入了抗战。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对敌。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民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3)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七届二中全会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故答案为:(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保卫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等。(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意义: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抗日战争、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材料一“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说明促成国共合作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支持抗战、积极援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故答案为:(1)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国民党内部某些高级将领主张联共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从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宣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1942年1月I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九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