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下册 5.2.3 母亲河 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有关我国主要河流与其主要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黑龙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黄河——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D.长江——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南方的雨季长,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6 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2.(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同学暑假沿黄河旅游,看到的景观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应在黄河的 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是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下游河段。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黄河从河口到河南的旧孟津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该河段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中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3.(2020七下·吴兴期末)读下图,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图中( )A.点A处 B.点B处 C.点C处 D.点D处【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的松花江,B是黄河,我国的第二长河,C是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D是珠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4.(2020七下·临海期末)读图,关于图中M河段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B.水流湍急,水能丰富C.支流众多,天府之国 D.江阔水深,适宜航行【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河段是长江的上游横断山区段,山高谷深,河流流速较快,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a.径流量(径流量大小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b.含沙量;c.有无汛期/凌汛;d.有无结冰期;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f.流速 ;g.水位.5.(2020七下·嘉兴期末)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条河流相似的特征是( )A.上游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B.下游平坦,形成“地上河”C.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D.中游水量丰富,港口众多【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和黄河共同的特征是上游落差巨大,水能丰富。黄河下游平坦,形成了地上河,冬季有结冰期,两河中游地区没有大量的港口。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2020七下·诸暨期末)读下边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题。6.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7.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A7.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正确。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错误。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错误,下游河道不弯曲。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错误,根本措施应该是防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7.根据所学知识看,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 ①②④ ,正确。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错误,没有流经内蒙古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8.(2020七下·义乌期末)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C.丰富廉价的水能 D.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9.(2020七下·江山期末)下列的信息资料中,关于长江的有( )①源地各拉丹冬雪峰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峡 ⑤地上河 ⑥壶口瀑布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列的信息资料中,关于长江的有:①源地各拉丹冬雪峰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④虎跳峡 ,①②④正确 ;③塞上江南 ⑤地上河 ⑥壶口瀑布 ,是黄河的信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0.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人在中国地图上形象地描绘了两条巨龙,用来表示它们的水文概况。读黄河、长江水系抽象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特点(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入东海④具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B.黄河中游河段在春季容易发生凌汛C.黄河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D.降水集中在夏季【答案】(1)A(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之歌》中的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分别体现了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注入东海,却并没有体现出支流的情况.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河段在春季容易发生凌汛,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1.下列各组钢铁工业中心,均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A.攀枝花、重庆、武汉、鞍山、上海B.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宝山C.重庆、太原、唐山、鞍山、宝山D.鞍山、唐山、天津、包头、武汉【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鞍山,唐山,太原,包头等钢铁工业不在长江沿岸,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鞍(山)本(溪)、京津唐(山)等,在长江沿岸的有上海、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在黄河流域的有包头、太原等.1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示意》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兰州>龙门>利津 B.利津>龙门>兰州C.龙门>利津>兰州 D.利津>兰州>龙门(2)对黄河及其流域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在干流大规模发展航运②在上游利用丰富水能资源发电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④在下游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堤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C(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水文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一遇大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的泥沙主要在中游和下游地区,兰州位于河流的上游,泥沙较少。图中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龙门>利津>兰州。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对黄河及其流域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①在干流大规模发展航运,不正确,因为河流季节变化大,河流航运条件不好;②在上游利用丰富水能资源发电,正确;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正确;④在下游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堤坝,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的水文概况、利用与保护的理解。13.(2020七下·浙江期中)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省、四川省 B.青海省、河南省C.山东省、江苏省 D.湖南省、湖北省【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14.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1)C(2)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 三峡位于宜昌以上,因此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B. 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加快,B不符合题意;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C符合题意;D. 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不符合题意;(2) 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和湖泊的调节作用无关;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减弱湖泊的调节作用。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A 。【点评】(1)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是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2)本题考查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1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目前多种“疾病”缠身,如图。与母亲河“脚肿”密切相关的是( )A.“大量脱发” B.梯级水电站C.“动脉阻塞” D.“腹泻”【答案】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母亲河“脚肿”是形成在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与其密切相关的是中游的水土流失,也就是“腹泻”。故答案为:D。【点评】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16.读黄河干流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2)“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下游河道决口改道 D.入海口土地盐碱化【答案】(1)D(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黄河的“地上河”景观是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图甲中a、b和c是位于黄河的上游河段,d是位于黄河的下游河段,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黄河地上河是在黄河的下游,这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在下游河流平缓,泥沙慢慢沉积而形成了高出地面几米的“地上河”,故答案为:B。【点评】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17.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2)最长的支流b是(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答案】(1)D(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故答案为:D。(2)长江的支流较多,图中的b是汉江,该河流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是湖北省的武汉。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进行分析解答。18.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问题及治理,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B.在长江中游修建①水利枢纽,既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发电C.治理黄河②处的问题要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D.治理黄河③处的问题除加固大堤、疏通河道等措施外,关键还要加强②处的泥沙治理【答案】(1)A(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故答案为:A。(2)A、近些年来,长江上游滥伐森林的问题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应该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在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修建①水利枢纽,既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发电.故B符合题意;C、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故C不符合题意;D、“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②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③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等措施.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2)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二、材料分析题19.(2020七下·长兴期中)读《中国政区图》和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河流 类别 黄河 长江长度(千米) 5500 6300人海水量(立方米) 592亿 10000亿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75万 180万(1)图上各序号中,①是 地形区,④是 地形区;②是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 。(2)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是 , 。(3)图上A B C D四河段中,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4)从上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蒙古(2)青海;四川(3)C(4)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长江流域降水多,黄河流域降水少。【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图上各序号中,①是内蒙古高原,④是云贵高原;②是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是蒙古。(2)、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是青海、四川(3)、图上A B C D四河段中,有“地上河”之称的是C河段。(4)、从上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长江流域降水多,黄河流域降水少。【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0.(2020七下·温州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材料二: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不断破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中下游地区,由于城市、农田和工业用地需求,农田围垦导致湖泊不断减少。以湖北省为例,由 20 世纪 50 年代,湖泊总面积达 8300 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 309 个,总面积缩小到 2656 平方千米。(1)长江概况发源地 流入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点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 海 A 江 宜昌、湖口(2)综合上述材料,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河段在长江中下游,分析该地区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3)请为长江流域治理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性的治理措施。【答案】(1)东海;嘉陵(2)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3)河段 治理措施上游 上游植树造林,加固堤坝中下游 中下游退田还湖;疏浚河道【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主要支流A是嘉陵江,以宜昌和湖口分为上中下游。(2)根据材料可知,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严重。(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游地区为了保持水土,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加固堤坝。中下游地区应该退田环湖,疏浚河道,防治洪涝灾害。【点评】长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总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上游地区要保持水土;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中游段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围湖造田会减弱长江的蓄洪能力.所以要退田还湖。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甘肃民勤是一块正在萎缩的绿洲——由石羊河流经民勤县浇灌而出,曾经顽强阻止了北部两大沙漠的合拢,是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材料四:民勤一座被遗弃的房屋面对着逐渐推进的沙漠(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什么为主?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2)结合材料四,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什么环境问题?(3)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沙漠,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占86%。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人口激增,过度用水,农业需水量大,农田灌溉为主的用水结构。(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的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干枯:天然植被减少,死亡;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或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资源。【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占86%。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人口激增,过度用水,农业需水量大,农田灌溉为主的用水结构。(2) 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的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干枯:天然植被减少,死亡;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或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资源。【点评】 石羊河流域气候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补给水源来自上游的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温度较高,补给量较大,给该河带来汛期,但总体上流量较小,流经山区和沙漠,含沙量较大,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期,甚至断流。1 / 1人文地理下册 5.2.3 母亲河 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有关我国主要河流与其主要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黑龙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黄河——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D.长江——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2.(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同学暑假沿黄河旅游,看到的景观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应在黄河的 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3.(2020七下·吴兴期末)读下图,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图中( )A.点A处 B.点B处 C.点C处 D.点D处4.(2020七下·临海期末)读图,关于图中M河段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B.水流湍急,水能丰富C.支流众多,天府之国 D.江阔水深,适宜航行5.(2020七下·嘉兴期末)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条河流相似的特征是( )A.上游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B.下游平坦,形成“地上河”C.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D.中游水量丰富,港口众多(2020七下·诸暨期末)读下边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题。6.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7.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0七下·义乌期末)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C.丰富廉价的水能 D.丰富的矿产资源9.(2020七下·江山期末)下列的信息资料中,关于长江的有( )①源地各拉丹冬雪峰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峡 ⑤地上河 ⑥壶口瀑布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10.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人在中国地图上形象地描绘了两条巨龙,用来表示它们的水文概况。读黄河、长江水系抽象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特点(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入东海④具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B.黄河中游河段在春季容易发生凌汛C.黄河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D.降水集中在夏季11.下列各组钢铁工业中心,均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A.攀枝花、重庆、武汉、鞍山、上海B.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宝山C.重庆、太原、唐山、鞍山、宝山D.鞍山、唐山、天津、包头、武汉1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示意》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兰州>龙门>利津 B.利津>龙门>兰州C.龙门>利津>兰州 D.利津>兰州>龙门(2)对黄河及其流域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在干流大规模发展航运②在上游利用丰富水能资源发电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④在下游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堤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2020七下·浙江期中)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省、四川省 B.青海省、河南省C.山东省、江苏省 D.湖南省、湖北省14.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目前多种“疾病”缠身,如图。与母亲河“脚肿”密切相关的是( )A.“大量脱发” B.梯级水电站C.“动脉阻塞” D.“腹泻”16.读黄河干流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2)“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下游河道决口改道 D.入海口土地盐碱化17.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2)最长的支流b是(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18.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问题及治理,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B.在长江中游修建①水利枢纽,既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发电C.治理黄河②处的问题要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D.治理黄河③处的问题除加固大堤、疏通河道等措施外,关键还要加强②处的泥沙治理二、材料分析题19.(2020七下·长兴期中)读《中国政区图》和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河流 类别 黄河 长江长度(千米) 5500 6300人海水量(立方米) 592亿 10000亿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75万 180万(1)图上各序号中,①是 地形区,④是 地形区;②是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 。(2)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是 , 。(3)图上A B C D四河段中,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4)从上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2020七下·温州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材料二: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不断破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中下游地区,由于城市、农田和工业用地需求,农田围垦导致湖泊不断减少。以湖北省为例,由 20 世纪 50 年代,湖泊总面积达 8300 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 309 个,总面积缩小到 2656 平方千米。(1)长江概况发源地 流入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点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 海 A 江 宜昌、湖口(2)综合上述材料,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河段在长江中下游,分析该地区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3)请为长江流域治理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性的治理措施。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甘肃民勤是一块正在萎缩的绿洲——由石羊河流经民勤县浇灌而出,曾经顽强阻止了北部两大沙漠的合拢,是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材料四:民勤一座被遗弃的房屋面对着逐渐推进的沙漠(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什么为主?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2)结合材料四,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什么环境问题?(3)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沙漠,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南方的雨季长,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6 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2.【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是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下游河段。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黄河从河口到河南的旧孟津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该河段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中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3.【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的松花江,B是黄河,我国的第二长河,C是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D是珠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4.【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河段是长江的上游横断山区段,山高谷深,河流流速较快,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a.径流量(径流量大小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b.含沙量;c.有无汛期/凌汛;d.有无结冰期;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f.流速 ;g.水位.5.【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和黄河共同的特征是上游落差巨大,水能丰富。黄河下游平坦,形成了地上河,冬季有结冰期,两河中游地区没有大量的港口。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答案】6.A7.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正确。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错误。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错误,下游河道不弯曲。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错误,根本措施应该是防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7.根据所学知识看,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 ①②④ ,正确。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错误,没有流经内蒙古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8.【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9.【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列的信息资料中,关于长江的有:①源地各拉丹冬雪峰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④虎跳峡 ,①②④正确 ;③塞上江南 ⑤地上河 ⑥壶口瀑布 ,是黄河的信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0.【答案】(1)A(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之歌》中的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分别体现了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注入东海,却并没有体现出支流的情况.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河段在春季容易发生凌汛,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1.【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鞍山,唐山,太原,包头等钢铁工业不在长江沿岸,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鞍(山)本(溪)、京津唐(山)等,在长江沿岸的有上海、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在黄河流域的有包头、太原等.12.【答案】(1)C(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水文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一遇大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的泥沙主要在中游和下游地区,兰州位于河流的上游,泥沙较少。图中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龙门>利津>兰州。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对黄河及其流域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①在干流大规模发展航运,不正确,因为河流季节变化大,河流航运条件不好;②在上游利用丰富水能资源发电,正确;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正确;④在下游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堤坝,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的水文概况、利用与保护的理解。13.【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属于外流河,主要补给类型都为降水补给,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14.【答案】(1)C(2)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 三峡位于宜昌以上,因此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B. 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加快,B不符合题意;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C符合题意;D. 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不符合题意;(2) 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和湖泊的调节作用无关;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减弱湖泊的调节作用。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A 。【点评】(1)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是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2)本题考查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母亲河“脚肿”是形成在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与其密切相关的是中游的水土流失,也就是“腹泻”。故答案为:D。【点评】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16.【答案】(1)D(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黄河的“地上河”景观是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图甲中a、b和c是位于黄河的上游河段,d是位于黄河的下游河段,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黄河地上河是在黄河的下游,这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在下游河流平缓,泥沙慢慢沉积而形成了高出地面几米的“地上河”,故答案为:B。【点评】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17.【答案】(1)D(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故答案为:D。(2)长江的支流较多,图中的b是汉江,该河流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是湖北省的武汉。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进行分析解答。18.【答案】(1)A(2)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故答案为:A。(2)A、近些年来,长江上游滥伐森林的问题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应该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在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修建①水利枢纽,既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发电.故B符合题意;C、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故C不符合题意;D、“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②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③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等措施.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2)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19.【答案】(1)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蒙古(2)青海;四川(3)C(4)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长江流域降水多,黄河流域降水少。【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图上各序号中,①是内蒙古高原,④是云贵高原;②是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是蒙古。(2)、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是青海、四川(3)、图上A B C D四河段中,有“地上河”之称的是C河段。(4)、从上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长江流域降水多,黄河流域降水少。【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0.【答案】(1)东海;嘉陵(2)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3)河段 治理措施上游 上游植树造林,加固堤坝中下游 中下游退田还湖;疏浚河道【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主要支流A是嘉陵江,以宜昌和湖口分为上中下游。(2)根据材料可知,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严重。(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游地区为了保持水土,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加固堤坝。中下游地区应该退田环湖,疏浚河道,防治洪涝灾害。【点评】长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总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上游地区要保持水土;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中游段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围湖造田会减弱长江的蓄洪能力.所以要退田还湖。21.【答案】(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占86%。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人口激增,过度用水,农业需水量大,农田灌溉为主的用水结构。(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的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干枯:天然植被减少,死亡;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或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资源。【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占86%。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人口激增,过度用水,农业需水量大,农田灌溉为主的用水结构。(2) 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的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干枯:天然植被减少,死亡;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或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资源。【点评】 石羊河流域气候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补给水源来自上游的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温度较高,补给量较大,给该河带来汛期,但总体上流量较小,流经山区和沙漠,含沙量较大,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期,甚至断流。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册 5.2.3 母亲河 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下册 5.2.3 母亲河 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