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课堂实录(第1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教材分析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上教材第四单元第10课,由“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板块组成。第三课时的教学围绕板块三的内容展开。 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纲要》在描述家国情怀教育时指出:“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弱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教材内容按“总—分”的编排模式,先是总体介绍源远流长的爱国精神,然后分别从“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命运”三个角度阐发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国精神。教师可以遵循教材思路开展教学,也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织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本课时教材的最后一段是对本课的总结,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有了一些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上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认同,也了解一些拥有爱国情怀的具体人物和故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爱国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意识到爱国是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懂得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忧患意识;能够举例说出爱国的具体表现。 2.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古今爱国人物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拥有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逐渐拥有自主探究、主动表达、合作创新中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难点:树立忧患意识,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能够认同和践行。四、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视频师:同学们,视频中这首背景音乐熟悉吗?生:“我和我的祖国”2、出示课题师:是的,说到我和祖国,有这样一句话恰如其分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理解含义师: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生:顾炎武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生:国家的兴亡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师: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幸福,人民就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也跟着遭殃。4、学习新课师:近代以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中国人爱国精神的体现,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二)活动园1、师: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学习资料,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园。师:学习要求:1)自学资料,思考学习题目。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2、师:同学们刚才学习热情高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出示“我们爱祖国”五个大字,一起了解这五个字背后的故事。)师:你们想先打开哪个汉字呢?生:随机说。(根据所出人物,学生交流人物故事,他身上的那种爱国情怀最令你感动。)1)赏一副图画——屈原师: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生:屈原师:你们知道屈原的故事吗?生:屈原著作有《离骚》师:是的,《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就是根据屈原自己的经历创作的。哪位同学知道屈原的故事?生:屈原关心国家大事,但是被小人陷害,贬官相间,最后知道楚国即将灭亡,自己也跳入汨罗江中。师:你能看到他身上的爱国情怀吗?生:他关心国家,和国家生死与共。师:屈原心系国家,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2)读一首诗文——梁启超师:共度一首诗文,故今日之责任……生:齐诵师:这是我们很熟悉的诗文,来自于梁启超。你知道梁启超的故事吗?生:为了激励和鼓舞中国人写下了《少年中国说》。师:你能看到他身上怎样的爱国情怀?生:关心国家。师:是的,忧国忧民,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3)看一段视频——红军战士师:仔细看看,视频中讲的是谁的故事?生:战士,红军战士。师:你们了解红军战士的故事吗?从哪看出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生:奋勇杀敌。师:红军用时一年完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外国人说这是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他们当中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在国家危难之时英勇战斗,这也是一种爱国情怀。4)听一首歌——梅兰芳师:一起欣赏一曲音乐吧。知道这首戏曲的表演者是谁吗?生:梅兰芳。师:了解梅兰芳的故事吗?生:梅兰芳是我国戏曲大师。师:结合你手中的资料来说说。生:他为了拒绝日本人让他上台唱戏,留起了胡须。师:你看到他身上怎样的爱国情怀?生:不屈服于日本人。师:坚贞不屈也是一种爱国情怀。5)了解一串数字——袁隆平师:这组数字一定令大家感到好奇,你们最想了解哪个数字?有同学知道这个数字背后的秘密吗?生:1000和3000师:1000种杂交水稻,3000组样本生:21%师:袁隆平用百分之7的土壤,养活了全球百分之21的人口,也就是14亿人口。你能看到袁隆平身上怎么样的爱国情怀?生:关系人民疾苦。师:是的,关怀民生,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3、 我了解的爱国故事。师:许多文人志士,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相信你也有许多人物想交流。请用这样的来介绍:我了解( )的( )事迹,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生:(从古代、近代、现代、疫情期间,身边人等多方面说。)4、 总结:师:正如你们所说,从古至今,上到国家干部下到普通百姓,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用他们的品质,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我的爱国行动1、讲到爱国,最近,老师班里的同学参加了《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活动,她也有话说。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行为就算是爱国呢?写在这张心形卡片上。写好的同学大声读给大家听。(贴在黑板的“爱国心”上)将你一句句话语,变为一次次行动。生:我认为,认真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生:我认为,捡起地上的垃圾,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生:我认为,爱护国旗和国徽,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四)肩负责任:1、孩子们,前人身上的这种爱国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2、前不久,我国刚确立了十四五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够生活更幸福。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你,是你,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3、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传承这种爱国情怀,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掷地有声的读出这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板书设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屈原:心系国家梁启超:忧国忧民红军战士:英勇战斗梅兰芳:坚贞不屈袁隆平:关怀民生五、教学反思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心系祖国命运的中华儿女,正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肩并肩,手挽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和平年代,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牺牲小我,这也是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这节课,我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国”做为本课的最终目标,通过设计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爱国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同时,把这种爱国精神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当中,由同龄人的一段视频,帮助同学感受,原来“爱国”的体现不一定只有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有,生活中的每一个善举,都可以是心怀祖国的爱国行动。本堂课的课程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学习资料的整合以及小组学习的落实,课堂上没有检测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细节,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铺路搭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