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资源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有了共产党》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9课,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分别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二个话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介绍了南昌起义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了解到在南昌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相继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开创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同时也让学生学习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设置了教学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了解,但是对共产党的理论依据以及诞生发展的具体事件并不清楚,缺乏历史知识的铺垫。当时的革命年代距今较远,学生了解史实,感受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借助生动地教学手段和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及意义,并从这一时期的相关事实和故事中体会红军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借助井冈山地形沙盘教具,带领学生开展深度思考探究活动。通过选择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巩固革命根据地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四个学习环节,自然地融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在知党史、讲故事,悟精神、谈体会中渗透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教学目标】
1.认识南昌起义与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
2.了解在南昌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相继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开创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3.传承红色基因,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
2.了解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意义,学习井冈山精神。
【教学用具】
井冈山地形沙盘、小红旗、战略决策智慧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沙盘)
1.认识沙盘,规范名称。
孩子们,走进教室你一定被眼前的物品吸引住了吧,谁知道它是什么?(模型、地形图、建筑、道具)所有你们说的这些词,老师给大家一个专业术语,它叫“沙盘”。
2.询问地点,点明作用。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盘?那里的沙盘是什么样的?(生回答)
师总结:沙盘用途很广泛,在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观察沙盘,学前铺垫。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面前这个沙盘,你看到了什么?沙盘能够直观呈现地形地貌,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地形,沙盘上标注的地点,清晰反映了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师总结:孩子们对于沙盘了解了这么多,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借助沙盘开展探究活动。大家想不想参与?(想)
课堂导入:
1.历史背景反革命政变:(出示视频和音频)
1921年嘉兴南湖上的那艘红船,载着革命的火种一路前行,经历了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的党组织日益壮大。然而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全国各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批的革命志士倒在了血泊之中。短短时间内,党员人数由原来的接近6万,锐减到1万人左右,一些幸存的党组织大多处于瘫痪状态,中国革命陷入一片黑暗。
2.提问质疑:孩子们,此时此刻,我们党该组织如何在危难中生存下去呢?
3.教师小结:从大革命失败的血泪教训中,中国共产党领悟了“抢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用武装起义来反抗。
任务一:选择革命根据地
1.创设情境,介绍任务。
请看我们面前的中国局部地形沙盘,上面有几个地方十分瞩目(井冈山 长沙 南昌)如果你是此次起义任务的决策者之一,这三个地方,你会选择在哪里发起反抗?智慧卡可以帮助大家做决策。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沙盘和智慧卡中的信息,做出你们的选择。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选择,适当进行引导交流。
3.小组汇报,相机教学。
选择南昌的小组分析原因:因为敌弱我强,对比悬殊。南昌有叶挺的“铁军”和朱德的军队,很厉害。
过渡: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在南昌发动起义更容易成功。你们的决策和当时的共产党人不谋而合,他们就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
4.学习南昌起义
(1)简介史实: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军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经过激烈的战斗,占领南昌城。
(2)出示油画:这是起义胜利之后以周恩来、朱德为首的领导人发表讲话的场景,他们一定特别喜悦,特别激动吧!
(3)明确意义:南昌起义标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的革命事件,共产党把八月一日定为——八一建军节
八一的字样刻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刻在了人民解放军军徽上,刻在了中国军人的心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上。所以,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也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插图片,插旗帜)
5.学习秋收起义
(1)分析长沙优势:孩子们,在这个沙盘上除了有南昌这座城市外,还有哪座非常显眼的城市呢?(长沙)刚才的小组讨论中哪些小组选择了长沙?请说一说选择长沙的理由。
(2)简介史实:共产党人发动起义是为了解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胜利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1927年9月,毛泽东以进攻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发动武装斗争。
(3)齐读诗歌:请同学们读一读毛泽东写的《西江月·秋收起义》,读出起义军的昂扬气势。
(4)理解旗帜:孩子们,请看起义军的旗帜,镰刀斧头代表了农民和工人的劳动工具,共产党的顽强斗争始终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幸福。(插图片,插旗帜)
6.总结两次起义失败
孩子们,然而这两次起义最终都失败了。南昌起义共产党短暂占领南昌城后,遭到国民党反扑围攻,被迫撤离。秋收起义在进军长沙途中,工农革命军遭到敌人优势兵的阻击,损失惨重。探索革命道路的路途是曲折的,共产党人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以进攻南昌、长沙等中心城市为目标开展了一百多次武装反抗斗争,均以失败告终。我们必须要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来,敢问中国革命究竟路在何方?
7.分析井冈山优势
(1)分析井冈山优势: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沙盘,离长沙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山区,就是井冈山地区。请选择井冈山发动起义的同学们说出这里的优势,结合智慧卡和我们面前的沙盘来回答。
(2)交流总结:
敌人少远离中心城市:井冈山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比较远,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地势险易守难攻: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险峻,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山内,易守难攻。
山林好物产丰富: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措粮款。丰富的物产能够能够给部队提供物资支持。
历史红群众基础好: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武装,党的影响依然存在。
8.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板贴: 井冈山 星星之火)
9.总结井冈山道路
孩子们,共产党人在革命面临困境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道路。这就是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板贴:实事求是闯新路)
10.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吸引了另一支革命队伍前来,画面中两位革命党人的双手紧握,让我们来回顾这段历史。(出示井冈山会师视频)井冈山会师后,红军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扩大。
任务二:巩固革命根据地
1.创设情境:孩子们,井冈山的战争非常残酷,井冈山的生活异常艰苦,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后,革命的星星之火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吗?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让我们回到井冈山的峥嵘岁月。
2.一条扁担
(1)出示图片讲故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这样一副扁担,谁能讲讲有关这条扁担的故事呢?
(2)描述辛苦做选择:这条蜿蜒陡峭的羊肠小路,就是当年红军的“挑粮小道”。如果你是井冈山上的一名红军战士,你愿意争着抢着去挑粮吗?
(3)拓展难关提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军毅然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打破重重包围封锁。艰苦奋斗攻难关铸就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板贴:艰苦奋斗攻难关)
3.一根灯芯
(1)体会物资匮乏:井冈山物资十分匮乏,除了缺粮,还缺什么?缺水,缺衣,缺药,缺子弹,缺武器……
(2)出示灯芯图片:孩子们,井冈山当时还很缺煤油。每到夜晚,只有一根灯芯,发出微弱的光芒。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写作,会有什么感觉?
(3)讲解图片故事: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却常常在这盏灯芯下工作至深夜。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根灯芯,可是他为什么坚持只用一根呢?(因为井冈山当时物资很匮乏,他是领导人,带头节约。)
(4)提炼精神品质:是什么支撑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昂扬的斗志,思索革命的道路呢?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革命追求,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板贴:坚定执着追理想)
(5)介绍红色著作:在这样坚定意志的支撑下,毛泽东写出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照亮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前程,引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上胜利的坦途。
4.一包盐
(1)讲解故事背景:盐是生活的必需品,受伤战士需要用盐来给伤口消毒。一次战争中,红军被敌人封锁在深山老林,急需用盐,作为山下的老百姓,你们有什么方法巧妙地躲开敌人搜查,把食盐送上山?(把盐藏在身上、放在扁担里,放在竹筒里等等)
(2)提出巧妙计策:老师再给大家一盆水,你有什么更巧妙的方法吗?
再给你一件棉衣呢?
(3)感受人物形象:有一位叫聂槐妆的女子也使用了这一巧妙计策,她把两斤盐水浸在棉夹衣里,晾干后穿在身上。把盐衣送给了红军,解决了红军用盐的燃眉之急。然而聂槐妆第三次送盐上山返回家时,引起了国民党官兵的怀疑,被抓了起来。面对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她闭口不语,忠贞不渝,牺牲时年仅21岁。还有很多像聂槐妆一样牺牲生命的老百姓,在生死面前,他们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
(4)总结提炼精神: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所以群众也感党恩,跟党走。这样的军民鱼水情令我们感动,井冈山时期红军和百姓们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谱写出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板贴:依靠群众求胜利)
5.总结精神
孩子们,其实星星之火不仅是南昌起义点燃的革命火种,井冈山的红色土地,这一根灯芯、一条扁担、一包盐,井冈山的每一个足迹,牺牲的五万多名烈士都是星星点点的火苗,发出耀眼的光芒,必定会燃烧为熊熊烈火!
任务三:拓展革命根据地
(1)分析借鉴经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成功后,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会怎么做?借鉴井冈山成功的经验,也在敌人势力较弱的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2)图片直观认识:到1930年夏,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请你在沙盘上插上红旗。)
(3)交流分享感受:孩子们,看着满是红旗飘扬的沙盘,你有什么感受?
根据地越来越多了,共产党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
过渡:沿着井冈山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熊熊烈火燎遍祖国大地,共产党人终将走向胜利,人民群众会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板贴:可以燎原)
任务四:重走革命根据地
(1)今昔对比图片:如今贫穷落后的井冈山已变为红色旅游的革命圣地,革命从这里走向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里得到实践。
(2)视频感受变化: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看视频)
(3)少年讲党史: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重走了井冈山道路,重温了革命的峥嵘岁月,井冈山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老师将革命的火种传递给你们,谁来结合和板书和沙盘,讲讲这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你的感悟。
总结: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以初心使命的火炬,点亮了一个个精神坐标。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时代力量。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学党史 知党恩 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好少年!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