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成就共和—顺民意逼退清帝
1859
出生于河南项城
1895
1899
山东巡抚
朝鲜驻军初露锋芒
1879
1882
大丈夫当效命疆场
安内攘外
新建陆军
天津小站练兵
1901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编练新军
奏请筑造京张铁路
废除科举制
1905
1907
成立第一支中国警察
背景
时代
1898
戊戌
变法
洋务运动
1911
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辛亥革命
1912
就任临时总统
逼清帝退位
甲午战败
思考:通过袁世凯的早期活动,你看到怎样一个袁世凯?
成就共和——顺民意逼退清帝
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
历史小知识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 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和梦与专制梦的较量
一、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
北洋政府时期:
1912—192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49
清朝
(1)南京临时政府限制袁世凯专权措施: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南京就职;
③颁布《临时约法》
—责任内阁制
建立
独裁统治
捍卫
民主共和
(1)袁世凯
破坏责任内阁
一、二次革命
1、背景
矛盾 激化
袁独裁统治、破坏内阁制。
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且在国会选举占据优势。
袁世凯
(2)“宋案”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黄兴

(3)“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二次革命:
(1)时间:
1913年
(2)地点: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宣布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期间,用地图指示革命党人赴各地起义。
(3)直接原因:
宋教仁遇刺
2、二次革命:
(4)结果:
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材料: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国民党力量涣散。
阅读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二十一条”
二 十 一 条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目的:灭亡独霸中国
3、复辟帝制: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三、 护国运动
1、准备: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②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梁启超与蔡锷
三、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共和制度
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旧国体一经破坏,而新国体未为人民所熟悉,则当骤然蜕变之数年间,危险苦痛将不可思议。 —《梁任公对于国体问题之新著
2、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蔡锷
3、过程:
①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
②1916年6月,袁世凯绝望中死去
①护国军北上讨袁;
③各省独立。
②北洋军阳奉阴违节节败退;
4、结果:
原因:
1.袁世凯复辟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人心向背)
2.民主革命派的反对;
3.北洋军阀内部和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实质:国体之争——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较量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 军阀割据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吴佩孚
曹锟
孙传芳
陆荣廷
唐继尧
1、北洋军阀
(袁世凯创立)
西南军阀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晋系军阀……
四、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概况: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南、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1)南北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自身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军阀 派系 代表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广西、广东
2、影响
(2)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 增加92万人
军费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1914~1919年)
时间 军阀混战
1920年7月 直皖战争
1921年7月 湘鄂战争
1922年4月 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4年9月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10月 第三次直奉战争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列表
(1920~1925年)
1912
临时总统
1915
签二十一条
正式总统
1913
宋案
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
称帝
护国战争
1915-1916
1916-1928
军阀割据
1914
修改总统选举法
解散国会
中华民国约法
小结: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活动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洪宪帝制
三部曲
共和潮流——逆者亡顺之则昌
冯国璋和曹锟 奉系军阀 东北
段祺瑞 滇系军阀 云南、贵州
张作霖 直系军阀 广东、广西
唐继尧 皖系军阀 江苏、江西、湖北
陆荣廷 桂系军阀 安徽、浙江、山东
军阀割据
我来挑战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路在何方?
革命前途何去何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