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章 声现象1.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已在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未来我国宇航员也会登陆月球,但在接近真空的月球表面上,宇航员不能够直接对话,而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传输速度更快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2.如图所示,古琴上有七条粗细不同的琴弦,弹奏时,手指拨动长度相同、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音调较高是 (选填“粗”或“细”)琴弦。若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条琴弦,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3.一位司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驾车朝西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距西山脚360m处鸣了一声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为( )A.17.9m/s B.18.9m/s C.20.0m/s D.21.9m/s4.小明正在家里练习弹吉他,下列有关吉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产生的C.弹吉他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吉他时,手按压吉他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参考答案:1.B; 2. 细;响度;3.C;4.B。易错点1 判定振动发声的物体典例1:(2021 广元模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错解】选C,理由: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余音是空气振动发声。【析错】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解】选D.理由:敲击大钟时,大钟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停止对大钟的撞击,但大钟的振动不能马上停止,所以仍会产生声音,所以会有“余音未绝”。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易错点2 区分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典例2:(2021 福建模拟)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确定车行驶了一里还是十里是根据鼓和镯发声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错解】答案A。理由:鼓面振动发出声音,鼓和镯振动时频率不同,因此音调不同。【析错】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正解】答案:C。人们确定车行驶了一里还是十里是根据鼓和镯发声有不同的音色。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易错点3 根据波形图正确判定音调、响度、音色是否相同典例3: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A. B.C. D.【错解】选A,理由:男、女声音的波形波峰、波谷在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不相同,所以男、女发声的音调、响度是不相同。【析错】解好本类型题要掌握好以下知识进行判断:(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正解】选C.理由:男低音歌唱家放声歌唱,他的声音大(响度大),声音的振幅大;他的音调低,振动频率小(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少);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她的声音小(响度小),声音的振幅小;她的音调高,振动频率大(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由图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易错点4 回声计算 “双程问题”、“单程问题”典例4:(2020 高新区二模)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受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A.150m B.450m C.600m D.900m【错解】答案:D.理由:由图知,时间为0.6S,s=v波t =0.6s=900m,故选D【析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声信号从开始发射后到被船重新接收经过的时间,利用v=求声波传播的距离,除以2可得海底的深度。【正解】C.理由:从图中可以看出,声信号从开始发射后经过了0.8s后被船重新接收,由v=得声波传播的距离:s=vt=1500m/s×0.8s=1200m,海底的深度:h=故选:C。易错点5 辨别噪声乐音典例5:(2021 贵州模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如图所示,编钟按钟体大小依次悬挂,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钟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编钟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但不会产生噪声【错解】选D,理由:编钟是一种乐器,按旋律敲击,它会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是一种乐音,乐音是悦耳的声音,是由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只是由机器发出的声音。【析错】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正解】选C,理由: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编钟发出的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钟,钟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正确;D、编钟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若音乐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C。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2.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__快__,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另外,声速还跟温度有关,如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低于0.1s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6.注意:①利用回声可以测距或定位,测量原理:s=v声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②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国际主单位是赫兹,符号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比较: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音调 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 声音的强弱,俗称音量的“大”“小”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 声音的品质,也叫音质或音品,用于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3.注意: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不同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知识点三:声的利用1.超声和次声: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人无法感知,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如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 Hz~50 000 Hz,大象能感受到自然界许多变化发生的次声波。2.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雷声预示着大雨;B超和声呐;如利用次声波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用来除去污垢、打碎结石等;爆炸声震碎玻璃等。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乐音是有规则的振动,噪声是无规则振动。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dB,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3.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人耳。4.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问题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分析这个改变的因素与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再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或规律)的方法。例如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改变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用__相同大小__的力拨动钢尺。②转换法:把不易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转换成其他易于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的方法。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就利用了转换法。例如用乒乓球显示微小振动。③推理法:在研究问题时,保留主要影响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方法。例如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就利用了推理法。④类比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推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特性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将“声波”类比“水波”来认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典例1:(2021 姜堰区一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但正常情况下,由于______,引力波是听不到的。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③引力波的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外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考查方向】声音的传播条件;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名师点睛】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当然,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声音。尽管天文学家认为,引力波时刻在影响着我们,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引力波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引力波是听不到的,所以合理的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典例2: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它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选填“高”或“低”)。【考查方向】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音色。【名师点睛】(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3倍;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答案】音色;高。【解析】(1)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2)声音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抖音”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所以“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音色;高。知识点三:声的利用典例3:(2021 泰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查方向】声音的产生;音色;声与能量。【名师点睛】(1)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也可以传递信息;(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4)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即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典例4:(2021 金牛区模拟)小聪同学跟家人寒假外出旅游,去了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两石相击”是使石头振动发声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响度相近C.“格外响亮”是指音调高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考查方向】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其来源。【名师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答案】A【解析】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A正确;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的是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B错误;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C错误;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1.(2021 黔西南州)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系统上的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要改变声音的音调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2.(2021 临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3.(2021 广西)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组织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众从听到的声音中分辨出使用了铜鼓伴奏,依据是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4.(2021 长沙)毛主席在《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C.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5.(2021 梧州)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6.(2021 岳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7.(2021 成都)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B.图乙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图丙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D.图丁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8.(2021 岳阳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2021 山西)“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10.(2021 绵阳)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11.(2021 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B.图乙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C.图丙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D.图丁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12.(2021 常州)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3.(2021 赤峰)同学们上网课时,很容易辨别出是哪位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14.(2021 大连)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发出声音的不同点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15.(2021 武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16.(2021 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17.(2021 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18.(2021 菏泽)生活中有“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现象。根据声音可以判定是谁在说话,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9.(2021 西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20.(2021 济南)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21.(2021 遵义)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图片信息反应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22.(2021 鞍山)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23.(2021 河池)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C.“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 D.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24.(2021 朝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人能区分吉他声与二胡声根据的是音调B.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来工作D.同学们听到铃声就知道下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25.(2021 襄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26.(2021 达州)2021年春晚,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把我们带回那些难忘的春晚时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鸟耳中的C.电视机前的听众能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歌手的声音D.晚会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0Hz~20000Hz27.(2021 陕西)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28.(2021 威海)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29.(2021 柳州)噪声是当个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 )A.频率 B.能量 C.速度 D.音色30.(2021 镇江)听到室外饱含深情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小明便说:“这是小芳唱歌”,小明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31.(2021 株洲)(多选题)用筷子和湿碎布做一个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一个“哨子”,吹哨时( )A.空气柱振动发声 B.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发生改变C.改变吹哨的力度,音调发生改变 D.换不同的人吹哨,音色发生改变32.(2020 株洲)(多选题)如图所示,有的老师上课会使用“小蜜蜂”,使自己讲话能让学生听得更清楚,它由一个带扬声器的机体和一个挂在嘴边的麦克风(小话筒)连接而成,关于“小蜜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音调B.增大响度C.小话筒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D.小话筒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33.(2021 丹东)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2021 十堰)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35.(2021 江西)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36.(2021 贵港)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的。37.(2020 淄博)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8.(2020 枣庄)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39.(2020 苏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t甲、t乙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 A、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箱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故B正确;C、“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C。2.【解答】 A.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低,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故D正确。故选:D。3.【解答】 不同物体发声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听众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使用了铜鼓伴奏。故选:A。4.【解答】 A、我们听到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故A正确;B、水声在空气中传播时,因为有速度,所以传入人耳需要时间,故B错误;C、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高,故C错误;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5.【解答】 根据对响度的理解,可知生活中说的调节音量就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6.【解答】 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不同的,故A错误;B、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多人唱同一首歌增大了响度,传播的远,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7.【解答】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是由于罩内仍有少量空气,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正确;C、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B。8.【解答】 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9.【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听到的合唱声是由人的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合唱声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调大音箱的音量主要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10.【解答】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由于不知道敲击力度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响度的大小,故C正确。故选:C。11.【解答】 A、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故A正确;B、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低,故C错误;D、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A。12.【解答】 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解答】 同学们上网课时,很容易辨别出是哪位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4.【解答】 “用力”可以增大振幅,从而提高声音的响度。所以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C。15.【解答】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由课桌传播的声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A正确;B、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正确;C、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故D错误;故选:D。16.【解答】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B。17.【解答】 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A正确;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18.【解答】 每一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因此发出的音色不相同,因此“闻其声如见其人”是通过音色来区分,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19.【解答】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因此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是依据声色的不同,故B错误;C、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是噪声,故C错误;D、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故选:D。20.【解答】 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起立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是指声音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21.【解答】 A、射击时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双层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解答】 A、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C正确;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23.【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左右,与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3×108m/s不同。故B不正确;C、高音、低音指的是音调,不是音色。故C不正确;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故D不正确。故选:A。24.【解答】 A、不同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够区分吉他声与二胡声,根据的是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不正确;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不正确;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同学们听到铃声就知道下课了。故D不正确。故选:B。25.【解答】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选:A。26.【解答】 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鸟耳中的。故B正确;C、不同歌手的音色是不同的,电视机前的听众是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歌手的声音的。故C错误;D、人耳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D错误。故选:B。27.【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28.【解答】 不同企鹅发声的音色不同,故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9.【解答】 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能量发电,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0.【解答】 小明辨别出是小芳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1.【解答】 A、哨声是哨子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哨子内的空气柱长度发生变化,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化,音调发生改变,故B正确;C、活塞不动,改变吹哨的力度,空气柱振动的振幅改变,响度发生改变,故C错误;D、音色由哨子本身决定,换不同的人吹哨,都是空气柱振动发声,可以改变哨声的音调和响度,不能改变音色,故D错误。故选:AB。32.【解答】(1)老师使用“小蜜蜂”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使自己讲话能让学生听得更清楚,但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传播速度,故A错误、B正确;(2)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33.【解答】 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振动;大于。34.【解答】 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强弱,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特种兵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故答案为:声源;响度;空气。35.【解答】 由于男生和女生的音调不同,所以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答案为:音调;空气。36.【解答】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37.【解答】 (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3)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故答案为:(1)物体振动;(2)响度;音调;(3)能量。38.【解答】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则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这表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即液体能够传声。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真空;(3)传声。39.【解答】 (1)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0.001s=0.34m;(2)由记录过程知,t甲比t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t甲>t乙;(3)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t=,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故答案为:(1)0.34;(2)>;(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