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统编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新课改)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第1课时10 爬山虎的脚 预学一、搜集查阅爬山虎的资料或实地观察爬山虎,留意它的脚是怎样爬的。二、自读课文3遍以上,标记自然段,并完成以下练习。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习和理解以下词语。缝隙 茎上 叶柄 蜗牛 牢固 均匀 蛟龙铺张 吹拂 荡漾 贴在 枯萎 费力 重叠以上词语中最难读的是( )我要多读几遍。最难写的是( )我把它们再写一写【预学引导单】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虎 操 占 嫩 顺 均 叠 隙 茎 柄 萎 瞧 固hǔzhàncāonènshùnyúndiéjīngxìbǐngwěiqiáogù查学【查学检测单】 操场 嫩红 舒服 牢固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痕迹 休想 瞧不起 爬山虎【查学检测单】 【查学检测单】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1.冬天快来了,妈妈在我的床铺(pū pù)上铺(pū pù)上了厚厚的廓子。2.在这挤得没有一点儿空(kōng kòng)隙的屋子里,空(kōng kòng)气太不好了。3她用动人的歌曲(qǔ qū)唱出了她曲(qǔ qū)折的人生之路。四、看拼音,写词语。nèn hóng jūn yún chóng dié shū fu( ) ( ) ( ) ( )yè bǐng kū wěi láo gù qiáo jiàn( ) ( ) ( ) (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触:①接触;②碰,撞;③触动,感动。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2.看完《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3.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抵触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 曲qǔ(弯曲)(歌曲)qū【查学检测单】 嫩隙 柄萎 瞧占 【互学指导单】互学学习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方法:1.小声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小组内交流汇报,梳理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可以把哪些自然段合并在一起。你可以这样汇报:课文大致可以分成( )个部分一部分是( )自然段讲( );第二部分是( )自然段讲( );第一部分是( )自然段讲( )。三23-51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学习任务:品读描写叶子的语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习方法:1.仔细读第2自然段时,围绕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进行交流。2.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时,想一想“嫩红”与“红”,“嫩绿”与“绿”有什么区别。3.思考:叶子的颜色是从嫩红“变成”嫩绿的,这说明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观察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可能抓住哪些重点词语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5.出示相关图片与作者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作者的描写怎样?你可以这样汇报: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时,发现了颜色( ),说明了作者( )【互学指导单二】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拓学1.抄写生字和词语。2.完成字词句篇第10课。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 内容 10.爬山虎的脚 第( 1 )课时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教学 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学 重难点 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一、预学(课前完成) 1.教师根据教材、教参、练习册等设计预学指导单 2.学生根据预学引导单,完成预学。 【预学引导单】 一、搜集查阅爬山虎的资料或实地观察爬山虎,留意它的脚是怎样爬的。 二、自读课文3遍以上,标记自然段,并完成以下练习。 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习和理解以下词语。 缝隙 茎上 叶柄 蜗牛 牢固 均匀 蛟龙 铺张 吹拂 荡漾 贴在 枯萎 费力 重叠 以上词语中最难读的是( )我要多读几遍。 最难写的是( )我把它们再写一写 第一课时 (主持人或老师)导入: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爬山虎的脚》。 请大家自由快速读课文。 二、查学 1.教师根据教材、教参、练习册等设计查学检测单 2.小老师组织学生检测预习情况 1号:抽读,再示范读全部词语。 2号:提示“隙、柄、蛟、铺、拂、漾、萎”的准确读音。 3号:提示并让大家读准上面词语中的多音字,并用它们的不同读音组词:铺、重。 4号:提示、示范和大家一起准确书写:铺、茎、柄。 3.教师点评。 【查学检测单】 一、生字: 虎 操 占 嫩 顺 均 叠 隙 茎 柄 萎 瞧 固 二、词语: 爬山虎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痕迹 瞧不起 牢固 休想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1.冬天快来了,妈妈在我的床铺(pū pù)上铺(pū pù)上了厚厚的廓子。 2.在这挤得没有一点儿空(kōng kòng)隙的屋子里,空(kōng kòng)气太不好了。 3.她用动人的歌曲(qǔ qū)唱出了她曲(qǔ qū)折的人生之路。 四、看拼音,写词语。 nèn hóng jūn yún chóng dié shū fu ( ) ( ) ( ) ( ) yè bǐng kū wěi láo gù qiáo jiàn ( ) ( ) ( ) ( )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触:①接触;②碰,撞;③触动,感动。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看完《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 3.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抵触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 三、互学 1.出示互学指导单一,弄清学习方法。 2.全班交流: 小结:课文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第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3~5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互学指导单一】 学习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方法: 1.小声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汇报,梳理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可以把哪些自然段合并在一起。 你可以这样汇报: 课文大致可以分成(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自然段讲( ); 第二部分是( )自然段讲( ); 第一部分是( )自然段讲( )。 3.出示互学指导单二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1)抓住“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等词语,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2)相关图片与作者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作者的描写非常准确、细致。 6.该段的最后一句话,播放相关视频,自己试着描述看到的情景,再读一读作者的描述,关注“拂过、漾起波纹”等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描述得怎么样。 【互学指导单二】 学习任务:品读描写叶子的语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学习方法: 1.仔细读第2自然段时,围绕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进行交流。 2.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时,想一想“嫩红”与“红”,“嫩绿”与“绿”有什么区别。 3.思考:叶子的颜色是从嫩红“变成”嫩绿的,这说明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观察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可能抓住哪些重点词语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5.出示相关图片与作者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作者的描写怎样? 你可以这样汇报: 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时,发现了颜色( ),说明了作者( ) 四、拓学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完成字词句篇第10课。教学 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爬山虎的脚》》课件第1课时(新课改版).pptx 10《爬山虎的脚》教案第1课时(新课改版).docx 《爬山虎的脚》朗读视频素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