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3 课 火山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山体。知道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给人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产物。2 科学探究搜集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与同学交流。能用正确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感受“火山”喷发时的能量释放,预防烧烫伤。3 科学态度、STSE积极搜集资料,乐于完成与火山相关的了解和学习任务。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关于火山形成及喷发的见解。辩证地看待火山喷发这种自然现象。教学重难点:提高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火山形成及喷发的资料,活动手册、记录笔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火山地貌图片,火山喷发的音像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护目镜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本单元第 1 课中,我们了解到,1963 年,冰岛以南海域海底发生了火山喷发,诞生了一个新岛——苏特赛岛。由此可知,火山喷发是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之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了解与火山有关的内容。二、了解火山1.观看火山喷发视频。2.交流:(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火山停止喷发,山体冷却后会是什么样?可以推测到地球内部有何特点?地球内部有什么?地球内部的温度怎样?地球内部的压力怎样?岩浆为什么会冲出地面?(3)推理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地貌。(4)分析火山的形成。阅读指南车信息资料,说一说新的认识。描述火山喷发形成要具备什么条件?3.小结:因为地壳深处的熔融的岩浆,在很大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裂缝上升,有的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了岩浆岩,有的岩浆,冲击地面就形成了火山喷发。三、模拟“火山”喷发1.教师出示模拟材料,共同分析。如土豆模拟“小山”,蕃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高温。2.说一说:模拟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火山喷发情况。4.分享:看到什么现象?联系火山喷发说说各部分的意义。四、火山的危害和利用1.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是火山是怎么形成的,想一想,火山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有什么利弊呢?2.学生讨论3.交流分享(1)危害: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2)利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五、拓展延伸1.补充阅读资料:冷却后的火山体呈锥形;火山分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火山喷发有害也有利。2.实践作业: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布置一个火山专栏。板书 设计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