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43张PPT+8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43张PPT+8视频)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7.1 促进民族团结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自学导航
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4.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5.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6.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90—96
壮 族:三月三 歌圩节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傣 族:泼水节
蒙 古 族:那达慕大会
苗 族:芦笙节
民族大团结
1
一:民族大家庭
这些图片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1.民族分布特点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其乐融融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政策:
(3)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
≠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独立
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
对口援疆、对口援藏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
对于国家实施的支援少数民族计划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相关解析 典型材料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各民族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去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团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①各族同胞团结抗击外敌入侵
②各族同胞友好交往、互帮互助
共同繁荣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国家及发达省市对少数民族的援助、支持
·2021年3月3日中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西藏自治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乘机抵达北京。本次会议少数民族代表有438,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哪些原则?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八廓古城有15个社区,生活着藏、汉、回、门巴等20多个民族,平日里社区通过举办“节日共同过”“民族大讲堂”“党员一对一帮扶”等活动,不断增进不同民族居民的相互了解。
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哪些原则?
结合图片和文字回答:说明了什么?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断向武汉等重点疫区汇聚:从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到广西果蔬、内蒙古的牛羊肉等民族地区农产品驰援湖北;从滞留武汉的62名武汉西藏中学藏族学生家长成立临时党支部,汉藏携手、共抗疫情,到贵州雷山县的苗族群众张玉星、文静夫妇奋力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危难关头,荆楚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肉深情活剧。
_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历史渊源)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作用)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义务)
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家和万事兴
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哪些原则?
70年沧桑巨变,今天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铁路、航空、公路四通八达,水网、电网、互联网进村入户,冰川草地溪流纯净如初。“世界屋脊”不再遥远,幸福的歌声响彻高原传四方。
共同繁荣
二 家和万事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
思考: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1.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③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二、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方面
民生方面
文化方面
5、国家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
(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①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0多年,看看这张亮丽“成绩单”!
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斐然
边境地区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必要性)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意义、作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节
火把节
藏戏
(4)政策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补充P95)
(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4)政策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推进新型民族关系。(补充P95)
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促进
民族
团结
民族
大家庭
家和
万事兴
1、民族分布的特点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发展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1、经济方面:扶贫、西部开发、 兴边富农
2、民生方面: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3、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
课堂总结
1.(2020 沈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已有25个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这表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①民族平等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消除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民族差异无法消除
2.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后再
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要求我
们处理民族关系上(  )
①必须差别对待
②坚持民族平等
③弱化民族特色
④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民族之间必须无差别对待
尊重民族特色
3.(2020 威海)自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等省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威海市就和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紧紧连在了一起,缔造了一段持续十载,跨越2000公里,深层次宽领域协作扶贫、共同发展的深厚情缘。威海市对口支援门源县(  )
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②可以增进友爱,促进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能迅速消除两地间的发展差距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两地间的发展差距不会迅速消除
4.(2020 东营)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岭大地腾冲、昆明等地考察调研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这说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应为“基本”
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5.(2020 济南)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③全国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该方针仅适用港澳台地区
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谋发展,共享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