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思考: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大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昆明宣言》?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6.2共筑生命家园学习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3.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图景。阅读教材P81-88,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自主学习0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考:人与自然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自然人类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 然人 类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游玩思考区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是人们过度开垦伐木,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的;从“荒原沙地”变回“林海绿洲”是人们对环境的大力保护,注重生态建设实现的。1.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末:千里林海20世纪60年代初:黄沙漫漫现在:林海绿洲2、你从塞罕坝两次生态变迁中得到哪些启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1)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2)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0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思考: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思考: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塞罕坝建坝之前现在的塞罕坝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探究与思考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第一次富起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第二次富起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要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P85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③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永远在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美丽乡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2014年4月2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追责处罚力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相关链接 P87)(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4、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发展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行动。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思考: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是什么样子?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美丽中国的愿景:课堂总结6.2共筑生命家园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课堂练习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B3.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经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实施( )A.可以根治武汉市环境污染问题B.表明合理利用资源比节约资源更重要C.是推动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D.说明武汉可持续发展靠的是垃圾分类C5.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坚持保护优先,倡导禁止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②不开发自然资源,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的持续恶化③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pptx 世界环境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p4 坚持生态优先 实现绿色发展.mp4 聚焦生物多样性大会 全球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意义重大.mp4 聚焦生物多样性大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昆明宣言》.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