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案12 外力作用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复习目标] 1.能说出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2.能判断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3.能判断不同沉积作用下,沉积物的分选规律。 4.能描述常见地貌的形成过程。 5.判断不同河段与地貌的关系。[复习过程]一、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一)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如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二)外力作用5种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 将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填入空格: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规律总结1——外力作用&地貌:外力作用 地表形态风化 使地表岩石破碎,碎屑物残留在原地,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如:雅丹地貌)流水侵蚀 侵蚀 “ ”形谷;形成沟壑纵横/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石漠化/红漠化”(因水土流失)(如:峡谷,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丹霞地貌)溶蚀 地貌(地下暗河、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林、峰林等)(如:云贵高原、桂林山水—— 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海浪侵蚀 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 ”形谷(冰蚀谷)、冰蚀洼地、冰蚀平原(如: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挪威峡湾等)☆沉积作用 风力沉积 __________ (静止/移动)、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黄土堆积) 遵循“沉积规律”流水沉积 _____ (出山口)、_____ _____ (中下游)、 _____ (河口)海浪沉积 沙滩等冰川沉积 冰碛地貌(沉积物颗粒不均匀、杂乱堆积→无分选性)固结成岩 形成→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巩固a】区别各种外力作用及地貌1.填空:2.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3.读右图,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挑战高考题】(2019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2)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回答1-3题。21·cn·jy·com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三、沉积规律【巩固b】1.右图a:新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部(南疆)地区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右图c为M古城遗址附近古河床沉积物剖面图。四个时期古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的排列:②>④>③>①。2·1·c·n·j·y根据古河床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特点(右图c)可以推测M古城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2019深一模)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图为倒立锥景观图,完成2-4题。21*cnjy*com2.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变化 B.风力 C.流水 D.冰川3.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4.倒立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是( )A.大兴安岭B.秦岭 C.天山D.南岭【运用】描述常见地貌的形成过程(成因)1.【河流沉积地貌】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2.【河流沉积地貌】(2012福建)左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3.【冰川侵蚀地貌】读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规律总结4——沉积地貌的成因(注意表达规范):沉积作用 河流冲积扇(洪积扇)河口三角洲风力沉积地貌 风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受到阻挡等作用时),随着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学案12 课后练习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1.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右图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应沙丘地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在挪威沿海地区沿岸最经常见到的地貌景观与下图景观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A B C D【来源:21·世纪·教育·网】4.下列选项与右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5.(2015安徽)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015全国1)右图示意在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右图,完成6-7题。21cnjy.com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7.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6上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8-9题。8.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9.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四、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流不同阶段的侵蚀表现 [时间差异] ——河谷的形成与发育 河谷的形成: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右图所示: 【要求】完成下列填空:①A阶段——河流发育初期 河流侵蚀以_____蚀和_______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谷。②B、C阶段——河流发育中后期 河流______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宽,河道更加弯曲。河流在____岸侵蚀,______岸堆积,形成槽型河谷。(2)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表现 [空间差异]上游 以溯源侵蚀(源头)、______蚀为主。 →河谷窄而深,“V”型谷。 如,峡谷中下游 以______蚀+堆积作用为主。 →河谷宽而浅,槽型河谷。(二)河流堆积地貌 (“泥沙沉积,使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河漫滩: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2)冲积扇VS三角洲: *【回顾】影响三角洲形成的因素(学案6)地貌类型 冲积扇 三角洲位置 出山口处/山麓处 河流入湖口/入海口处形成过程(成因) 来自山区内携带大量泥沙的水流出山谷后地形变得平缓,流速减小 ,所携物质在出山口堆积形成 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形成 。与人类活动 流水沉积,使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产生活——人口众多、城市集中、主要农业区。自然灾害 滑坡、泥石流、洪涝等 洪涝等 【思考】河流流速快,以________作用为主;河流流速慢,以________作用为主。(填侵蚀/沉积)【巩固c】(2019全国1-改编)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www.21-cn-jy.com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总体上看,黄河小北干流流量大时,摆动范围较_____。(大/小)3.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运用】(2019全国3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来源:21cnj*y.co*m】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3)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出处:21教育名师】其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版权所有:21教育】【巩固d】(2018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1)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2-1-c-n-j-y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学案12 课后练习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2014海南)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3-5题。3.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2017全国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6-8题。21*cnjy*com6.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7.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2014重庆)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9-11题。9.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10.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11.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2014北京)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13题。12.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13.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右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完成14-16题。14.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15.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16.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17.(2019全国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2)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18.【▲复习《学案6》三角洲的成因和变化】读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学案11+12总结·思维导图】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学案12】补充练习:风力沉积地貌——以沙丘为例16. (2016惠州二模)巴丹吉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舍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www-2-1-cnjy-com(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8分)风向:西北风(偏西风)、盛行西风;(2分) 理由:沙山(链)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每点3分)(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6分)①风力强盛,沙源丰富;②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③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每点2分)(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①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4分,可分开答,各2分)②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2分)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2分)学案11+12 地质作用综合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1.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2016全国1)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5.(双选)(2016江苏)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8海南)右图为某区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6-7题。6.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7.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8.(2016北京)右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2015北京)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10.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11.(2015天津)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右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36. (2013新课标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课堂】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的太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是中国曲流峡谷(以下简称“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通常情况下,丘陵和山地基岩中的河道是比较平直的,但流经太行山区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干河流形成了众多犹如草原“蛇曲”一样的曲峡地理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区某段曲峡。据此完成3-4题。3. 图中河曲地段①②③处水流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①②③ B. ③②①C. ①③② D. ②③①4. 图示河流①处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 侧蚀 B. 下蚀C. 搬运 D. 堆积②时期沉积颗粒物大,说明当时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颗粒物大。1.洪(冲)积扇。 山区地形起伏大,(洪水期)河流流速快,携带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砾石、泥沙流出山口时,因地形突然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洪(冲)积扇。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8分)3.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答案】(1)(M处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 ( http: / / www.21cnjy.com )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第1题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教育网11. 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 向斜山 B. 背斜山C. 向斜谷 D. 背斜谷12. 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3. 若在③处钻40 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A. 15 m B. 45 m C. 75 m D. 105 m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4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4.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15.甲、乙两图分别为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地壳的运动·知识结构图】裸露岩石风化壳侵蚀物沉积物【补缺】 风化VS侵蚀·风化:岩石(因温度、化学、生物作用)→崩解、破碎图1风化示意图图2侵蚀示意图★规律总结2——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填:流水、风力、海浪、冰川)一般分布规律:·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区:降水丰富,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广布的地区: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滨海地带: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形成海岸地貌。地貌: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规律总结3——沉积规律①随着流速/风速的降低 → 流水/海浪/风力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流水/海浪/风力沉积:颗粒______的物质先沉积;颗粒______的后沉积。(填大/小)②冰川沉积:无分选性(沉积物颗粒不均匀、杂乱堆积)。③*崩塌形成的倒石堆岩屑:倒石堆的上部颗粒______,下部颗粒______。(填大/小)【补缺】河流侵蚀形式·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影响:使河床向源头方向延伸,河谷变长。·下蚀:向垂直于地面方向侵蚀。→影响:使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河谷变深。·侧蚀:向两侧河岸的侵蚀。→影响:使河床向横向方向发展,河谷展宽,河道弯曲。不同阶段河谷发育示意图河流不同河段的河谷剖面图a.出山口/山麓处:b.河流中下游: (平原)(*凸岸)c.河流入海口: (平原)、冲积岛【回顾】①平直河道:(因地转偏向力)北半球_____岸侵蚀、____岸沉积;南半球反之。②弯曲河道:(因惯性)不论哪个半球,_____岸侵蚀,_____岸沉积。(填凹/凸)·凸岸(堆积岸):水流速度慢,河床坡度缓,水浅,利于耕作、采砂。·凹岸(侵蚀岸):水流速度快,河床坡度陡,水深,利于航运、建港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