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姓名: 区县市: 学校:年级:一年级 课题名称:请帮我一下吧课 题 14 请帮我一下吧 备 注学生认知起点分析 教学本课之前,孩子们已有一定的求助意识与互助意识,但实际执行能力较差。有的孩独立性较差,喜欢依赖别人,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有的孩子却因胆小害羞,不敢向别人求助,或不知道应该怎样求助。学习任务分析 孩子们因各自生活环境或所受教育的不同,部分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依赖别人,另一种是不敢求助。本课将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心态,困难面前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无法解决的困难会寻求别人的帮助,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并有一定的互助意识。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综合改善,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同时,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差异,动手能力也有个体差异,同样的一件困难,有的孩子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努力自己去解决。但是,有的孩子自己却解决不了,必须救助。所以,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将本课重新定位,尊重孩子个体差异,不强求孩子对某一件事有统一的处理方式,对在困难面前因能力较弱而选择求助的孩子不予否定,加以引导,只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素养提升。教学目标 1、知道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心态。2、初步懂得面对困难时要动脑筋、想办法,当遇到无法解决或会危及自身安全的困难时,大胆求助。 3、初步掌握一些求助技巧,并注意文明礼仪。 4、初步领悟到互帮互助的价值意义,能尝试着去帮助别人。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懂得面对困难时要动脑筋、想办法,当遇到无法解决或会危及自身安全的困难时,大胆求助。 难点:初步掌握一些求助技巧,并注意文明礼仪,具备一定的互助意识。活动准备 课件、教材插图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一、佩奇遇困难 播放视频《小猪佩奇遇困难》,提问:小猪佩奇发生了什么事?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汇报。 故事的导入,由自制情景故事入手,借用了孩子们最爱的动画人物,呈现了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的一些处理方式。 3分钟二、遇到困难不要慌 1、调查:你们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困难的同学请举手?原来我们大家都遇到过困难。(板书:困难)2、出示学生在课前写的“困难条”,教师制作成书本翻阅的课件形式,多媒体展示,指名读。3、我发现这么多同学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困难,有的同学也会和佩奇一样感到害怕、慌张或难过。(1)、可是遇到困难了,光是害怕慌张能解决问题吗?(2)、你想对佩奇说什么?(3)、还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4、小结:书当中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课件出示:大家都会有困难 遇到困难不要慌) 1、参与配合调查。2、课件展示后,学生读自己的“困难条”。3、汇报、交流。4、齐读“大家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要慌。” 通过调查,让学生明白,大家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学生提前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写在纸上,教师再扫描下来做进课件,比直接由学生口头说的效果好,因为孩子们遇到过的困难很多,突然提问,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他们会一时想不出来,或表达不够清楚,不利于其他孩子的倾听。教师在孩子达成一定的共识后,再追问孩子们:你想对自己说什么?旨在引发学生思考,并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懂得面对困难时首先要做到:“不要慌”。 8分钟二、困难有不同 过渡:那么遇到困难了,除了不要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播放视频:《遇到困难我不怕》)2、提问:米卡和它的小伙伴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呢?3、幻灯片出示:遇到困难怎么办?没关系,没关系,遇到困难不着急、动动脑筋想办法。遇到困难怎么办?不放弃,不放弃,战胜困难有勇气、坚持到底就胜利。4、考考你,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么做?、衣服丢了不会找、跳绳不会急得哭、遇到不认识的字、打得毽球上了树、看到屋子起浓烟 听到巨响在近处(6)、球踢到水里了(7)、水彩笔没墨了(8)、不会系鞋带5、你们以前遇到的困难都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6、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得出来,每个小朋友都懂得了遇到困难时不慌张,首先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想办法克服一些小困难,免得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如果遇到一些自己实在解决不了,或对自己的安全、生命有危害的困难时,我们要大胆求助。(板书:克服 求助) 1、观看视频《遇到困难我不怕》汇报,米卡和他的小伙伴解决困难的方法。齐唱。同座讨论,汇报交流。5、回忆汇报。 播放《遇到困难我不怕》,让孩子们明白,我们遇到困难,除了不要慌,还要主动想办法去解决,也不要轻易向困难低头。孩子们通过交流、讨论处理课本中呈现的一些一年级孩子常遇见的困难,逐步认识到,有些困难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而有的困难必须向别人求助。由于每个孩子的能力差异,在这一环节,我不教孩子具体解决困难的方法,只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时正确的处理方式。 13分钟三、我会求助 1、过渡:你遇到困难会求助吗?今天我们再来学学怎样求助?2、(出示插图)春天,春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小明正在公园里高高兴兴地放风筝呢。突然,他的风筝牢牢地挂在了树上,扯也扯不下来。他该怎么办呢?3、小明向谁求助更合适呢?为什么?4、师生表演。5、看来,要想成功求助,不仅要注意文明礼仪,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人。 板书:文明礼仪 合适的人6、求助的方法多种多样,你请人帮助过你吗?你是怎么对他说的?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你的心情怎样?7、今天,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慌,还知道了我们可以动脑筋克服一些自己能解决的小困难,而有的困难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或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就要有礼貌地向合适的人求助,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被人帮的温暖。 1、准备本环节的学习。2、观察插图,思考:小明该怎么办?(求助)同桌讨论后汇报,并说明理由。观察,说说小明扮演者在求助时,注意了什么?注意教师板书的内容。回忆自己求助的经历,说清楚大概过程及在别人的帮助下,困难得以解决时的心情。认真听教师总结。 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明白要想成功求助,不仅要注意文明礼仪,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人求助。学生回忆自己向人求助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让学生明白求助的方法多样,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11分钟四、把温暖传递 是呀,你帮助我、我帮助他、他再帮助你,我们大家都会感到温暖,就是在把温暖传递!小朋友们,温暖能融化冰雪,我们互相帮忙就能把困难打倒,伸出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吧,和小朋友们手牵手,让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吧!播放歌曲《左手右手》。 听歌曲《左手右手》,试着感悟歌词寓义。 学生能具备一定的互助意识,能尽自己的能力去主动帮助别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的表现,然而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不是观念的和技艺的,而是实践的、行动的,是引导学生在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行动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所以,这一部分,我没有过多的教条式教学。只播放了一首渗透着互帮互助寓意的歌曲,孩子们通过歌唱欣赏的形式,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孩子日后的生活作延续指导。 5分钟板书设计 请帮我一下吧第 1 页 共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