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4张PPT+5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4张PPT+5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能从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02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03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04
自学
导航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05
观看视频,说说你的理解,绿水青山的好生态和我们的好日子有什么样的联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2021年简直就是“灾难深重”的一年,极端气候造成的灾难是过去好几年灾难次数的总和。
一,开年的极寒天气
二,美国的极端高温
三,强对流天气龙卷风
四,全球火灾
五,多国洪水
在同一个月,我国河南在暴雨之后,也出现了创纪录的洪水,多栋房屋被冲垮,地铁被淹,1000多万人受灾。近日,就连干旱的不得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出现了洪水,3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沙漠全被洪水所覆盖。
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作探究
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学习任务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思考:
塞罕坝由荒漠变林海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塞罕坝蕴藏的效益
1、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2、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3、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
学习任务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1、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污,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
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
造纸厂虽然效益还不错,但安装一套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
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你怎么看
2.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太阳能光热电站
光盘行动
三北防护林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
环保立法
《民法典》也有“绿色民法典”之称。因为其不仅确立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还以近30个分布于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各编的绿色条款,系统构筑了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法条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思考:加强环保立法对建设生态文明有何作用?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观看视频,说说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多乘公交车
不用一次性餐具
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青少年应怎样?
拓展:
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
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
拓展
国家方面
①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②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推行清洁生产。
③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拓展
企业方面
① 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 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落实行动,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
④发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及时制止或举报。
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个人方面
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筑生命家园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
怎么做
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规律
坚持国策,坚持发展理念
处理好关系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严守上限、底线、红线
和谐共生,是人类智慧选择
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1、【2021 梧州】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
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当堂达标
2 【2021 株洲】2021年3月,株洲城区义务植树拉开序幕,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等齐动手,栽下上万株新苗,有香樟、桂花、樱花、红叶石楠、银杏、水杉等。义务植树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幸福指数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③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④有利于推进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3 【2021 绥化】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
A.人类应该顺从自然
B.人类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
C.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
D.人类可以对自然一味索取
C
4.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这一举措( )
A.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应消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B.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维护了生态平衡
C.有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的保护修复
D.说明我国不依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
C
5.某班在课前时政播报时展示了下列一组新闻素材,其中与“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①河南省2020年依法退出焦化产能1150万吨,涉及焦化企业13家
②河南省计划将用5年时间新增投资近8000万元实施“河南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
③为进一步普及节水知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河南省水利厅在公众平台举办互联网节水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④全国人大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工作,着力推进突发事件“依法防控、依法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