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Not against the law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一节 法不可违1.知道法律的内容及特征;2.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含义;3.了解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重题点问1.为什么法不可违?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导学预习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46-48,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难点:行政违法行为及误区、民法的规范范围。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法治中国,正在路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01违法无小事初识法律请概括法律的作用。1.为什么法不可违?(法律的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指引)(评价)(强制)违法无小事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案例分析一下列行为是否违法?“不抓你对不起全国人民,对不起所有牺牲的烈士”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对张某处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二十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和商业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情形。”并没有规定不能用作微信头像。早在2015年9月3日,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官方微博“@法治西安”曾科普过:“只要不是带有恶意,用国旗做头像并不违法。”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违法行为的含义 P48出现违法行为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特点: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某项法律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违反法律 承担责任 举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民事责任欠债不还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罚处罚扰乱社会治安故意杀人知识点3:违法行为的分类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仝天峰,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伙同他人伪造仝卓应届生和党员身份,决定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临汾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晋平,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调查,决定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 临汾市尧都区政协副主席朱云龙,在担任临汾市第二中学校长期间,违反组织纪律,决定给予其政务记大过处分。 临汾市尧都区教育科技局普通教育室副主任张子荣,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民事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镜头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行政违法行为镜头二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刑事违法行为镜头三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2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3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4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5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小试牛刀3、违法行为的分类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包括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点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相同点 知识点6: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异同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相对轻微最严重①都有社会危害性;②都是违法行为;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辩一辩: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违法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犯罪)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三类违法行为相同点:①都属于违法行为;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课堂小测课堂练习(1)乙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各处以200元罚款。(2)甲把乙的手表摔坏,经保修部门检查,乙的手表受损,价值1000元。(3)甲拦路抢劫乙并把乙打伤,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4)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被拘留十天。(5)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被责令赔偿损失。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0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身边常见违法行为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无知青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两名青年男子身着仿二战期间日本军装在黎塘镇街道、车站等公共场所“作秀”。引起观众的愤怒,造成恶劣影响。新闻速览新闻中的行为都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有何特点?探究与分享1.上述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2.除《治安管理处罚法》外,你还知道哪些行政法律规范?探究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合同违约行为侵犯肖像权侵犯著作权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违法,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购置财产01签订合同02劳动就业03经营创业04结婚0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民事权利物权继承权债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人身权财产权民事违法行为通常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返还财产指平等的社会成员在民事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违约行为人身权财产权2.民事违法行为从事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原则3探究四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给他人起侮辱性外号售卖个人信息侵犯消费者权益思考:上述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如何做到遵章守法避免此类行为发生?提示:民事违法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 )2.拾到遗失物不归还失主是行政违法行为。 ( )× × 3.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是行政违法行为。( )× 判断并改错1.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④B课堂小测课堂练习2.小刚和几位同学讨论起了青少年要做遵章守法的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任何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④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小测课堂练习B课堂小测课堂练习3.“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这是多数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①要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②要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③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④要重视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A.①② B.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1年1月25日,三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在执勤工作中发现,汪某明知燕郊通勤人员首次进京、非通勤人员确须进京的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明知他人未做核酸检测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接收他人之前的核酸检测报告电子版,按照他人进京出省日期要求,先后变造、伪造多人的核酸检测电子版报告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之规定,目前,汪某已被三河市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1)汪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节 法不可违 - 副本.pptx [国家宝藏]撒贝宁穿古装有喜感扮演秦朝小吏频频出新招考下属.mp4 乘客拒绝安检.mp4 我们一起来学法.mp4 超市播放背景音乐 违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