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学段: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章节名称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学时 1课时课标要求 本课的课标依据主要是在“我与他人和集体”层面,即其中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中的“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等相关内容。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包括“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尊重含义的同时,使其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尊重的复杂性;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做到尊重他人。学习重点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从我做起学习难点 努力践行平等待人,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学情分析 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大多很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受人尊重的需求。 价值认同:学生们对尊重话题有一定基本的理解,基本懂得尊重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认同人与人需要尊重。 现实困惑:他们大多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但对于怎样尊重别人的话题存在一些困惑,部分同学因在行为中难以做到尊重他人,而产生交往危机,影响自身身心及学习发展。学习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体会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 2、利用情境分析,进一步阐释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 3、通过情境模拟,树立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阅读教材P32—36. 2、思考:尊重的含义是什么? 尊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尊重他人的做法有哪些? 3、收集尊重他人的相关资料.学习策略 1、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利用比较法,体会尊重他人的表现。 2、利用情境辩论和情境模拟,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法,探究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播放视频《中华骄傲》 提出问题:董卿的三次下跪为何会得到网友的高度赞许?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通过许渊冲对文化的尊重和董卿对许渊冲的尊重,引出尊重话题。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出示任务 想一想: 1.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人的现象? 2.你是否有过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3.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学生针对问题思考并分享 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设置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1)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进馆阅读. (2)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3)穿着是个人的自由,图书馆不应该规定读者的着装. 学生根据不同的观点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思辨情景的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情境模拟: 1.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2.小欣上课发言时,因紧张导致口吃现象严重…… 3.地铁上人很多,一位乘客不小心踩了你一脚…… 4.小组讨论时,你和同学的观点不一致…… 学生根据以上情境,小组讨论,想出最佳解决方案,交流分享。 通过情境模拟,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体会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达标 检测 拓展作业:搜集尊重他人的名人名言和相关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并演讲。板书 设计 重点突出,内容完整,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