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等于 ( )
A.8 B.-8 C.8i D.-8i
(2)曲线y=x2+3x在点A(2,10)处的切线的斜率k是 ( )
A.4 B.5 C.6 D.7
(3),,,则 ( )
A. 45 B. 50 C. 55 D. 60
(4)6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 (  )
A、288     B、480     C、600     D、640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验证成立时,左边所得的项为 ( )
A. 1 B. 1+ C. D.
(6)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B.(0,3) C.(1,4) D.
(7)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
A -36 B 36 C -84 D 84
(8)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0,1),若P(>1)= ,则P(-1<<0)= ( )。
A. B.1- C.1-2 D.
(9)函数的最大值为 ( )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共 4 页 第 1 页
A B C D
(10)设,
则的值为 (  )
A. B. C. D.
(11)同时抛掷三颗骰子一次,设“三个点数都不相同”,“至少有一个6点”则为 ( )
A. B. C. D.
(1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时不等式成立, 若, ,则的大小关系是 ( )
A. B. C. 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调查了某地若干户家庭的年收入x(单位:万元)和年饮食支出y(单位:万元),调查显示年收入x与年饮食支出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并由调查数据得到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由回归直线方程可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饮食支出平均增加____________万元.
(14)=__________.
(15)每次试验的成功率为,重复进行10次试验,其中前7次都未成功后3次都成功的概率为
(16)、观察下列一组等式:
①sin2300+cos2600+sin300cos600=,②sin2150+cos2450+sin150cos450=,
③sin2450+cos2750+sin450cos750=,……,
那么,类比推广上述结果,可以得到的一般结果是:__ _____.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共 4 页 第 2 页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为振兴旅游业,某省2012年面向国内发行总量为2000万张的熊猫优惠卡,向省外人士发行的是熊猫金卡(简称金卡),向省内人士发行的是熊猫银卡(简称银卡)。某旅游公司组织了一个有36名游客的旅游团到该省名胜旅游,其中是省外游客,其余是省内游客。在省外游客中有持金卡,在省内游客中有持银卡。
(I)在该团中随机采访2名游客,求恰有1人持银卡的概率;
(II)在该团中随机采访2名游客,求其中持金卡与持银卡人数相等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一个盒子里放有6张卡片,上面标有数字1,2,3,4,5,6,现在从盒子里每次任意取出一张卡片,取两片.
(I)若每次取出后不再放回,求取到的两张卡片上数字之积大于12的概率;
(II)在每次取出后再放回和每次取出后不再放回这两种取法中,得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最大数字的期望值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x-ax+(a-1),。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证明:若,则对任意x,x,xx,有。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为1100人,1000人,为了统计两个学校在地区二模考试的数学科目成绩,釆用分层抽样抽取了 105名学生的成绩,并作出了部分频率分布表如下:(规定考试成绩在[120,150]内为优秀)
甲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2 3 10 15[ 15 X 3 1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共 4 页 第 3 页
乙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 2 9 8 10 10 y 3
(1)计算x, y的值;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附:
P(k2>k0) 0. 10 0. 025 0. 010
K 2. 706 5. 024 6. 635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内接于⊙, 是⊙的直径, 是过点的直线, 且.
(Ⅰ) 求证: 是⊙的切线;
(Ⅱ)如果弦交于点, , , , 求.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 过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Ⅰ) 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Ⅱ) 求 的取值范围.
( 24 )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 5 :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1)若,解不等式;(2)如果,,求a的取值范围。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共 4 页 第 4 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科)学科 参考答案
选择题:1D、2D 3D 4A 5C 6D 7C 8D 9A 10A 11A 12C
二、填空题
13、0.254 14、 15、
16、 sin2 + cos2 (30°+x)=,本题答案不唯一,与之等价的均可。
三、解答题
(II)设事件B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人数与持银卡人数相等”,可以分为:
事件B1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0人,持银卡0人”,或事件B2为“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1人,持银卡1人”两种情况,则
所以采访该团2人,持金卡与持银卡人数相等的概率是. ……………………12分
(Ⅱ)解:.
当时,令,得到,.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0
极小值 极大值
所以在区间,内为减函数,在区间内为增函数。
---8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且. ------12分
(II)若每次取出后不再放回,则得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中最大数字随机变量ξ,ξ=2,3,4,5,6.
------7分
若每次取出后再放回,则得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中最大数字是随机变量,η,
η=1,2,3,4,5,6.
-----11分
∴在每次取出后再放回和每次取出后不再取回这两种取法中,得到的两张卡上的数字中最大数字的期望值不相等. -----12分
(20)、解:(1)的定义域为。
2分
(i)若即,则
故在单调增加。 3分
(II)考虑函数

由于1(21)、解:(1)依题意甲校抽取55人,乙校抽取50人,故x=6,y=7. ----4分
(2)
甲校 乙校 总计
优秀 10 20 30
非优秀 45 30 75
总计 55 50 105
-----8分
-----10分
故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12分
(23). (Ⅰ) 为参数)…………………………………… 4分
(Ⅱ) 为参数)代入,得

…………10分
( 24 )解:(1)当时,,由得:,
(法一)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法二)不等式可化为或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5分第一卷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 An explosion at a coal mine killed at least 62 workers and left another 13 missing.
--- Yes, news came as shock to us all.
A. the; the B. /; / C. /; a D. the; a
2.9. 11 is a special date, , I think,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the Americans forever.
A. what B. it C. which D. one
3.—If it hadn’t been raining so hard, I might have been home much earlier.
—It’s too bad you _____ it. Nancy _____ here and she _____ to see you.
A. didn’t make; is; was B. won’t make; will be; wants
C. didn’t make; was; wanted D. wont’ make; would be; wanted
4. The secretary has a lot of things to ______ in the office since she has been away for quite a few days. A. take up B. make up C. work out D. carry out
5. Our food supply _____. We’d better get some in case there’s ____ left.
A. is running out, none B. has run out of, none
C. is using up, nothing D. has used up, nothing
6. Come on, Maria! You can also enjoy_____ you have been dreaming of, if you don’t lose heart.
A. as a convenient life as B. as convenient a life as
C. as a life convenient as D. convenient as a life as
7. Only when _________________.
A. did he arrive the meeting began B. he arrived did the meeting begin
C. did he arrive did the meeting begin D. he arrived the meeting began
8. Written in a hurry, _________________.
A. Peter made many mistakes in the paper
B.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in the paper
C. we found many mistakes in the paper
D. the paper is full of mistakes Eye See You
9. Some young people these days just ______ go out of their homes to contact the real world.
A. mustn’t B. won’t C. mightn’t D. shouldn’t
10. I have little doubt about his competence; ______, he is well-qualified for the job.
A. although B. because C. moreover D. yet
11.—Does your uncle still smoke
—He given it up. It’s two years ever since he .
A.can’t have; smoked B.may have; smoked
C.should have; has smoked D.should have; didn’t smoke
12.—Beg your pardon, but I didn’t quite catch what you said.
—Oh, I to myself.
A.have talked B.am talking C.had talked D.was talking
13.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Sahara Desert led thousands to believe that a fortune________.
A. is made B. was to be made C. would make D. had made
14.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proper amounts of exercise, if ___ regularly, can improve our health.
A. being carried out B. carrying out C. to carry out D. carried out
15. —Jones! Roy has broken the glass.
— Such things happen.
A. Doesn’t matter. B. How come
C. What a pity! D. What has become of him
第二节 完型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She really thought I would just 28 that roof, for I was just a baby 29 . She asked me to sit down and stop moving in a 30 way you speak to your babies when they are cute. 31 , I threw myself flat on the 32 and waited.
My mother climbed the ladder to 33 me up and there I was enjoying the view laughing at my mother’s shocked face. 34 the saying goes, “He who knows nothing 35 nothing.”
16.A.valuable B.unforgettable C.endless D.worthy
17.A.build B.paint C.clean D.mend
18.A.spread B.laid C.stood D.moved
19.A.adults B.children C.babies D.villagers
20.A.smooth B.wide C.clean D.safe
21.A.figure out B.think out C.pick out D.point out
22.A.foot B.top C.step D.body
23.A.out B.up C.down D.around
24.A.house B.neighborhood C.family D.company
25.A.met B.inspected C.heard D.spotted
26.A. asked B.warned C.reminded D.advised
27.A.quietly B.slowly C.immediately D.curiously
28.A.fall off B.climb onto C.repair D.destroy
29.A.after all B.at all C.in all D.all in all
30.A.concerned B.cautious C.nice D.clear
31.A.Therefore B.Instead C.However D.Otherwise
32.A.ladder B.ground C.roof D.street
33.A.bring B.pick C.put D.take
34.A.When B.While C.For D.As
35.A.doubts B.fears C.ignores D.understands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passengers on the subway who caught a glimpse of me may have thought I was strange. In particular a gentleman sitting opposite me was always staring at me, looking at the cheese bread on the floor in front of me and then staring back at me. A passenger probably dropped it by mistake and got off at a previous stop, but the gentleman might not think so. “Next stop, St. Patrick Station” — my stop was quickly coming up. I had few minutes to either take the cheese bread, which nobody else was claiming, or left it there.
In those few minutes I felt my pride getting in the way. “What would others on the subway think of me if I took the cheese bread Would they think that I was poor and hungry Would they think that I was stealing ” The ignorant thing to do was say “yes” to any of those self-imposed questions. Actually, they were just my own thoughts. Though I would leave the subway, walk a block to my office, get settled at my desk, and sit comfortably in my office for the whole day, I couldn’t get rid of the enormous sense of guilt and regret.
My thoughts once pushed me towards pride and ignorance, but finally I had to admit I was wrong. This missing cheese bread could be a gift for a homeless person who suffered from cold and hunger. So why not overcome a little bit of my pride and pass along so much kindness
Just as the doors opened at my stop, I grabbed the cheese bread and left the subway. It felt awesome, but I didn’t care if people were looking at me or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Instead of going directly to my office as usual, I walked a few more blocks up to Queen’s park, where I often saw a homeless man sitting outside. I always wanted to give him something, but only today I walked toward him, who wrapped himself in a sleeping bag. I was full of satisfaction, and so did the homeless man, I thought.
The gentleman kept staring at the author because _______.
he wanted to talk to the author
he might think the author dropped the bread
the author appeared too nervous
the author was going to get off
The underlined word “self-imposed” 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easily obtained B. strongly supported
C. deliberately created D. completely unaccepted
38. Why did the author grab the cheese bread when he got off
A. He noticed that no one was looking at him.
B. He didn’t want to see the cheese bread to go to waste.
C. He remembered a homeless man at that very moment.
D. He valued kindness more than his own pride.
B
STRANGERS parties go wild these days. The main idea of them is to never let the people know who their matches are until the last minute. These are some popular practices that are storming the world’s youth on this V-day.
Speed dating
It’s exactly what the name plete with a timer, a whistle and 50 willing singles, speed dating is not the traditional dinner and a movie type of first date. Singles pay US $35 for three minutes with more than two dozen future dates. They ask questions and try to get to know each other. At the sound of a whistle, they do the same thing all over again―25 times in all.
Lock and key party
Women are given a lock and men are given a key, upon arriving at the party. Each key and lock has several matches. One can hunt for his/her later-to-be sweetheart in various groups, and try out the key or lock. Each time a lock and key match the pair are entered into a ballot (票数) for top prizes!
Dinner in the dark
Waiters wearing night vision glasses guide the guests through the pitch-black dining room. They are seated at the table and familiarized with the wine glass and plate. Food is handled with the fingers. People will not see the food they are eating or the guests at their table until the dessert course. At that moment, dining partners will appear.
Message party
Have A Cocktail, Leave A Message! When you arrive, you get a tag with a number and a pad of post-it notes. If you see someone you like, write a message on the message board. But wait… You’ve got a message… Go and collect it! You can make new friends and win lots of gifts. The more messages you leave on the bulletin board, the more chances you have of winning prizes.
39. What do you think the similarities of these parties are
A. All the parties have very strict rules for their members.
B. If you want to go to any of the parties, you have to buy a ticket.
C. All the parties are aimed at strangers who want to be lovers.
D. All the parties are suitable not only for the young but for the old.
40. In which party does a participant have to be careful with the time
A. Speed dating. B. Lock and key party.
C. Dinner in the dark. D. Message party.
41. If you go to the Dinner in the dark, ________.
A. you have to eat with your hands
B. you have to wear night vision glasses
C. guests eat all the courses in the darkness
D. your dining partners will help you choose the food
42. How many of the parties offer gifts or prizes
A. 4. B. 3. C. 2. D. 1.
C
Social networking isn’t only for the under 40s.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Americans 50 years and older stay connected using sites such as Facebook, MySpace and Twitter,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The latest data tells us that more and more social networking is becoming a part of everyday life for Americans 50 plus,” said Kevin Donnellan, the 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 at AARP, which released the report.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a telephone survey of 1,863 adults. In addition to keeping up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older adults are aware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Eighty-three percent had heard about the Apple iPad and 11 percent intended to buy one.
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mong the over 50s, they still mostly go to prin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or news. Only one percent said they followed blogs.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Social networking is becoming popular among older Americans.
B. Social networking isn’t for the under 40s in the U.S.A.
C. American old people’s way of life is quite fashionable.
D. Facebook, MySpace and Twitter are the most popular websites in the US.
4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85% of Americans 50 plus choose the Internet over print media.
B. About 20% of adults aged 50 plus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C. About 460 people in the telephone survey often use Facebook.
D. Three quarters of the people surveyed got to know the Internet through their family.
From the tex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______.
A. Kevin Donnellan approves of this change among older Americans
B. many older Americans are open-minded about new developments
C. Young people should introduce their elders to new technology
D. In a high tech age it is difficult to avoid social networking
46. Where does the text probably come from
A. A novel. B. A student’s research paper C. A technology guide. D. A newspaper.
D
Once many years ago, I pulled a family out of a burning car somewhere in Wyoming. Last week I received a telephone call from a woman who could not stop crying as she told me that one of my stories had saved her son from committing suicide. In closing she called me a hero.
That got me thinking about what a hero is. Was I a hero because I pulled a family from a burning car If so, how could I be a hero just because I wrote a story that saved someone’s life
Today I looked up the word “hero” in the dictionary to see exactly what it meant. It read “a person who does something brave” and also “a person who is good and noble”.
That statement impressed me more than the part about being brave. So I thought about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And I remembered what happened to me years ago.
After my marriage of twenty years ended, I was in such a condition. I was within hours trying to get up enough courage to end the pain and misery. When I returned home, someone had sent me a card in the mail which told me how much they would appreciate me as a friend. That wonderful card probably saved my life. That person, without even knowing it, saved a life and became a hero.
The many stories I kept writing in the following years saved the life of a teenage boy. In turn that makes the person who sent me the card a double hero. I suppose that is why I fight so hard to help the children now living in orphanages (孤儿院). Most children come out of these institutions with a very hard and bitter attitude against the world. The gifts we send them let them know that they have not been forgotten. Hopefully, most of them will never hurt anyone because of the kindness shown to them by those of us who cared. If it works, we will also become "heroes".
47.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____.
A. why the writer should be a hero B. whether the writer is a hero
C. what a hero exactly is D. that everyone is a hero
48. Why did the woman call the writer a hero at the end of the call
A. Because he was cute and kind to everybody
B. Because he saved a family from a burning car.
C. Because he asked her son not to kill himself.
D. Because his story saved her son’s life.
4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Paragraph 5 refer to
A. The wonderful card the writer received.
B. The action of sending the card.
C. The fact that the sender helped the writer.
D. The fact that the sender was a friend of the writer.
50.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o can be considered as a hero
A. A person who helps someone in trouble. B. A person who writes wonderful stories.
C. A person who can hold a door for others. D. A person who is brav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此部分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ABCD正常涂,E涂成AB,F涂成AC,G涂成AD
Several Ways to Respectfully Disagree
It’s easier to agree than disagree. But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conversations where we don’t see eye to eye—if we can listen and talk rationally(理性地), that is. _51 These tips can help keep disagreements constructive.
Don’t make it personal. If you get upset, it can help to remember you’re mad at the idea or concept your parent (or friend, coach, coworker, etc.) is raising, not the person.
Use “I” statements to communicate how you feel, what you think, and what you want or need. 52 For example, telling your mom or dad, “You always remind me about my chores on Wednesdays when you know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has a very different tone from “I’m feeling pressured because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Can I do those chores tomorrow ”
53 Being a good listener is a way of showing that you respect and understand the other person’s idea. That makes it more likely he or she will do the same for you. When the other person is talking, try to stop yourself from thinking about why you disagree or what you’ll say next. Instead, focus on what’s being said. When it’s your turn to talk, repeat back any key point the other person made to show you listened and heard what was said. 54
Stay calm.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can do to keep a conversation on track. Of course, it’s a huge challenge to stay calm and rational when you feel angry about something. You may need to be the mature one who manages the conversation.
55 Being helpful and considerate toward family members, teachers, or coaches in our everyday actions helps all of us establish a foundation for those times when we might disagree.
A. Listen to the other point of view.
B. Using “you” statements can sound argumentative.
C. Then calmly present your case and why you disagree.
D. Respect goes beyond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of course.
E. Avoid putting down the other person’s ideas and beliefs.
F. You want to find your own path and make your own choices.
G. Unfortunately, lots of us either shy away completely from disagreements or lose it when things don’t go our way.
第二卷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Λ),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Recently we have a hot discussion on if people should keep pets at home in cities or not.
Some students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to keep pets because of many old people living alone can get
comfort from them. Beside,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animals will make our life intereste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 In their opinions, if too many people keep pets at
home, it’s bad to the environment. What is worse, pets may make too much noisy and even attack
people. I like animals, but I don’t think it bad to keep pets at home. But we must take measures to
keep them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假设你是中学生李华,听说沈阳将在棋盘山风景区附近建一座发电站(power station)。请给某英语报社写一封信,阐明自己的观点。信的内容须包括以下内容:
1.反对计划
2.陈述理由1)修建发电站需砍伐树木。2)风景区一旦被破坏,将无法恢复。
要求:1)100词左右。2)可适当增加内容,使行文连贯。3)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Dear Edit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答案:
单选:1-5DDCBA 6-10BBDBC 11-15BDBDA
完型:16-20BDCCD 21-25ABDBD 26-30BCAAC 31-35BCBDB
阅读:36-38. BCD 39-42.CAAC 43-46. ACBD 47-50.CDCA
七选五:51-55 GBACD
改错:
作文: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到处都是天崩地裂、岩浆喷发,到处都是死亡。据此回答1 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 一定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 D. —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2. 下列属于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的是
A.黄赤交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存在 B.地球自转和公转
C.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 D.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资料一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和11月1日清晨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资料二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之后“神舟八号”脱离“天宫一号”,并于17日返回地面。
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点火发射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从“天宫一号”发射到“神舟八号”返回地面,在此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变化是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长夜短,昼渐短
C.昼短夜长,昼渐长 D.昼短夜长,昼渐短
图1为经纬网图,AB为晨昏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段,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5 6题。
5.如果此刻北京时间是12时,则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圣保罗(约47°W) B.华盛顿(约74°W)
C.开普敦(约19°E) D.莫斯科(约38° E)
6. 如果A所在纬线的日出地方时不断变早,则
A. α角不断变小
B. B点昼变长
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 A处日出时日影与正午日影夹角变小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11-01 05:58:16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经度105.3°E,纬度32.6°N)地区发生了里氏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宝鸡地区有明显震感。回答第7题
7.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右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① C.③① D.④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3),据此回答第8~9题。
8.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
右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10~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0.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④为东北季风 B.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
C.①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②由低压流向高压
11.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塔里木河断流 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下表为某城市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2~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 13.3 13.7 15.2 18.0 20.7 23.5 25.7 26.6 25.5 22.7 18.7 15.1 19.9
月降水量(mm) 190.9 133.4 110.8 46.3 15.0 1.5 0.3 0.4 2.3 60.2 100.6 163.8 825.5
12.该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3.该城市最常见的本土水果有
A.苹果     B.葡萄      C.香蕉        D.椰子
读图,回答14~15题。
14.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1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图9),回答问题16~1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6.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O2 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 溶于海水所致
17.如果全球海洋酸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4)(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8~1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
1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20.大西洋上的“三角贸易”长达400年不衰,既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自然原因,综合考虑盛行风向和洋流因素,图13中有关“三角贸易”的航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2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部分为外部水足迹。表l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23~2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表1
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 内部水足迹(109m3/年) 外部水足迹(109m3/年)
1.7 2.2 6.4
23.根据表l资料可知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2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25~2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5.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26.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7~29题。
27.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A.山岭  B.向斜 C.背斜 D.地堑
28.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B.b C.c D.d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31.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图7回答32~3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2.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3.能够观赏到图8中四类景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寻秋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34~35题。
34.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 D.巴西高原
35.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第Ⅱ卷(主观题 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21世纪教育网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2分)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或单一风带控制的有________,请说出它们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6分)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3分)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在答题纸上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2分)
37.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该海域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分)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和    ,
它们分别是    风带和    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4分)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
它位于d和     (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    、      等。(4分)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2分)
(5)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洋流有  —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2分)
(6)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36.答案 (1)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2)①②(2分)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4分)
(3)③ (1分)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季与湿季。(2分)
(4)高温多雨(1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格致”到“科学”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1、对 “格致”与“科学”的解释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格致”是指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B、“格致” 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C、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
D、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B、王阳明的话表示中国的士大夫研究自然,以实验科学的方法,达到“格物致知”的理想。
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最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D、古书中“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可中国近代科技书刊中“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
3、下面对导致“‘格致’向‘科学’的过渡”“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士大夫没有“科学”的观念,错将“格致”之学理解为西方的“科学”。
B、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
C、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格致”与“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
D、近代有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赞同西学中源说,乐意以中国的“格致”指称西方的“科学”。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门,愿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禄叁倍;作於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後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成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 ,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於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後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注释]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磨刀石。
      (柳宗元《梓人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愿佣隙宇而处焉 处:相处
B.吾善度材 度:测算
C.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D.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名:写名字
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裴封叔技术高超的一项是(3分)
①有梓人款其门,愿隙宇而处焉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③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④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⑤食於官府,吾受禄叁倍;作於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⑥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②③⑥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木匠师傅在裴封叔那里租空屋居住。他随身带有量尺、圆规、曲尺、墨线和墨斗等东西,用以测量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以计算建筑材料,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
B木匠师傅没有技术,他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而他自己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明他是一个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C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任用他们,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
D做天下宰相的人要懂得从宏观上制定纲纪,整顿法度;要能够见微知著,懂得类推;不必事必躬亲.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5分)
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8-9题
【中吕】朝天子 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8 《【中吕】朝天子客况中》,【中吕】是这首元曲的 ,“朝天子”是这首元曲的 ,“客况”是这首元曲的题目。(4分)
9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试赏析“地炉无火拨残星”一句。(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 白居易《琵琶行》)
(4).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5).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6).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答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偷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 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 ”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ll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 你妈妈呢 ”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昧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2005年12月25日《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没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伏笔。
B 文中的少年执拗地说“没有妈”,可见他不肯原谅“跟别人跑了的妈妈”。
C 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这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麻木。
D“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又追出门去,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为什么“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鼻子酸了”,但了解他偷画像的原委后“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6分)
小说中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4) 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这样写,有人认为合乎情理,也有人认为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这些称谓使林徽因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文辞优美,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林徽因的传奇色彩?(6分)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6分)
(4)(8分)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第II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招商引资会上,张县长代表全县巧言令色地介绍了本县的投资环境,不少投资商与之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以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C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
D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流坑那一条铺着彩色鹅卵石的巷子走过,脚下发出的声响,像敲着编钟。微微闭上眼,让人思接千载。 ……
①应着千年古韵一路跌宕流向梦一般长的前方
②那一排排泥瓦覆盖着的屋
③不知是状元楼高,还是庶民的檐低
④站在制高点俯瞰全村
⑤恩江的悠悠波浪
⑥酷似麒麟的脊背
A ④③②⑥⑤① B ①③②④⑥⑤ C ②③⑤④⑥① D ⑤⑥①④②③
16.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竹露滴清响”写一个画面。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个字。(6分)
17.根据下面文字,拟写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5分)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孙光勇2012年07月3日电】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袭,13名船员无一生还。2012年7月2日,泰国警方表示,通过在泰北、缅甸、老挝和中国进行调查,询问109名案发前后的目击者,警方已获得明确证据,证实9名泰国军人涉嫌杀害中国船员。泰国警方当天对9人发出逮捕令,这些人面临两项指控:参与杀人、藏匿尸体。泰国警方同时证实,中国商船没有夹运毒品,船上毒品是“一伙黑衣人”栽赃。
  2日上午,戒备森严的泰国警察总署内,负责侦查工作的泰国警察副总监班西里·巴帕瓦表示,两艘中国商船出发时没有夹运毒品,船上只有准备运至泰国的水果,中国船员没有涉毒纪录。更有力的证据是,技术鉴定表明,中国船只上的毒品根本没有中国船员的指纹。巴帕瓦说,目前看来,是“一伙乘坐长尾船的黑衣人为陷害中国商船,在劫持商船后,将毒品置于船上”。
“黑衣人是惨案主犯糯康的手下。”巴帕瓦说,现在推进案情发展的关键人物是为9名涉案泰国军人和糯康手下牵线搭桥的中间人。据悉,此人名叫沃兰,泰国公民,惨案发生后一度藏身缅甸掸邦的佤邦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目前下落不明。泰国警方已对沃兰发出逮捕令。
六 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佛经《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逐水草,随时喂食。时有一虎捕食一牛。此时,牛主人念:“吾已失一牛,已不完全。要其他牛何用?”当即驱牛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1.请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2.不要脱离材料及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
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那些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那些拿锯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后,在正梁上题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
 。
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
 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所担当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专心工作。观察了京城就了解乡野,观察了乡野就能了解各地,观察了各地就能了解全国。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重用他们(并发挥他们的本领) ,使(他们)不必对任何人感激;没有才能的人就辞退,停止他们的工作,也没有人会怨恨自己。
这样以后,做宰相的道理才算懂得,各诸侯国才得到了治理。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国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抬头仰望着说:“这是我们宰相的功劳呀!”后人也会根据史书记载的事迹仰慕地说:“这是那个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而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人们是不能列名的。宰相真是伟大呀!懂得这个道理的,只有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
我认为做木匠师傅的道理跟做宰相的道理相似,因而写了这篇文章并且将之保存起来。
8宫调,曲牌
9. 地炉里的火已经灭了,只能拨一拨残余的火星,(2分)景色昏暗、阴冷,(2分)借景抒情(1分)写出诗人客居他乡孤单、凄寒苦楚,及思乡之情(2分)。
10.略
12(1)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2)三个方面:①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每点2分)
(3)“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2分)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2分)。“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2分)。
(4)
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②学术: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③精神: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④作者情感态度: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她高尚的人生境界让人钦佩.
13 D 14 D 15 A
16略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入答题纸中,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5.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6.隋唐时期与汉朝、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8.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恢复西周旧制完善地方管理 B.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施恩诸侯子弟强化血族宗亲 D.控制官吏任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10.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随堂实行科举制度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13.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
14.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 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16.以下哪些机构的设置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思想
①公民大会 ②五百人议事会 ③民众法庭 ④保民官的设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18.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30岁,孝敬父母,无公共债务和犯罪前科,但是他不识字。按照当时雅典的体制,帕帕迪有资格
①参加公民大会并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成为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
③成为民众法庭的审判员 ④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辩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代表罗马共和国内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以维护贵族统治为主要目的
③有效地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④是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1.罗马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当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
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
22.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
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 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3.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是
A.贵族与工商业者; B.贵族与平民; C.工商业者与平民; D.“僭主”与雅典公民
24.司马光说:“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
A.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B.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C.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D.变法中使用失当的人。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9分,第26题19分,第27题14分,共计52分。要求:紧扣题意,史论结合,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用词准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规范工整。
25.(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讲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呼?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柳宗元对这一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3分)
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体确可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某政治家对英国政体是这样描述的: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做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在立法机构中,人民牵制贵族,贵族牵制人民。两院则防止行政机构越权。这样,正如机械中的三个分力,共同代表公众的自由和幸福之路线的方向。
材料三 自由主义过分强调权利的个体性,主张幸福生活的个人特殊性,反对公共权力对公民美好生活的积极构建;民主主义过于重视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的话语权与决策诉求,怀疑政治精英的公民道德状况及其审慎性水平。这为美国宪法制定者所不能接受,他们制定的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保持与民众的适当距离,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体公民美德的培养,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主义政治观。共和主义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主张社会各阶层共享政权的混合政府思想体系与国家政制设计方案。
——摘编自万邵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共和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共和主义在18世纪英国的政治体制里是否有体现,说明你的理由。(7分)
(4)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美国的民主政体有何显著进步?(4分)
2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1067年即位,当时他年方十八岁,他一生的志愿乃是洗刷国耻,扫除北方过境的蛮夷之邦,光复中国的疆域。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材料三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14分)
(1)从材料一中概括宋神宗的政治抱负,分析其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6分)
(3)你支持王安石、还是支持司马光,说明理由。(4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学科高二年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CCBCB CCBAB 11-20:CDBDC DCDDC 21—24:ACBA
二.非选择题
27.(1) 宋神宗的政治抱负:洗刷国耻(2分)。关系:宋神宗的政治抱负与王安石变法的“理财为先”然后“富国强兵”的目的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变法才得以在全国推行。(任意一点2分)
(2)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的阻挠。(6分)
(3)观点一,支持王安石,因为他代表改革派、代表进步力量,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观点二,支持司马光,因为王安石变法有些地方操之过急,王安石变法也有不合理之处…
(言之有理即可。观点和理由各占2分)第I卷 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0题,共60分)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B、在反应KIO3+6HI 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室温下,8 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2、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H2、CH4、O2,已知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密度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 CuSO4晶体溶于90 g水中 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配制200 mL 2 mol/L的稀H2SO4时,先平视后仰视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C、溶液中c(OH-)= mol/L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 m
B、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胶体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
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 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 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 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 CaSO4↓+H2O
7、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8、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CH3COO- B、SO32- C、CO32- D、HCO3-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盐都是强电解质
③0.5 mol·L-1的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只有⑤ D、只有⑥
10、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g) CO2+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
11、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
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7.5 g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
④M为OH- 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
12、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 CO2↑+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42- 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
13、有关Na2CO3 和NaHCO3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相同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CO2少
B、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会出现浑浊
D、Na2CO3中含少量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14、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B、84 g NaHCO3受热分解,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质量增加31 g
C、将Na2O2投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
D、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5、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 g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则固体质量增加( )
A、2 g B、1 g C、18 g D、无法计算
16、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mg 510 770 918
气体体积/mL 560 672 67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17、现有AlCl3和Mg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 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l-、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6∶1
18、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19、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20、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第II卷 主观题 (共40分)
21、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冶炼铝时常用焦炭做还原剂。( )
2)钠的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故应保存在CCl4或酒精中。 ( )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4)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
5)冰醋酸、冰水混合物、水玻璃、钢、淀粉都属于混合物 ( )
22、(共10分)写出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1)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OH)2溶液中加入足量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CO3溶液中有少量Na2CO3的除杂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已知: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还原产物+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__(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 2 mol
24、(15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 )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 主要成分为MnO2 反应来冶炼金属锰。
① 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23(10分) (1)CuI I2 (2)2Cu+I2===2CuI↓
(3)> 高 (4)ac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 金融风暴袭向全球铝业,铝业巨头纷纷停工减产,精打细算的饮料行业尝试用更廉价的钢铁罐代替铝罐,铝制易拉罐或变身“钢铁罐”。这一现象体现了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③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④价格影响供求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2年5月14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3040元;6月1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 3576元。这表明
A.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B.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C.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 D.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加,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3.读下表,你认为LED灯比白炽灯贵的根本原因是
名称 白炽灯 节能灯 LED灯
单个生产成本 1元 13元 33.6元
平均寿命 1000小时 6000小时 50000小时
5万小时费用 2250元 1107元 171.1元
A.社会劳动生产率高 B.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C.个别劳动生产率高 D.个别劳动生产率低
4.右图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为价格,Q为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a点变化到b点,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分析漫画,漫画中房子的购买者的消费方式属于
A.钱货两清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贷款消费 D.绿色消费
6. 漫画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给我们消费的启示是 ( )
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要有健康科学的消费心理 ④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③④ D.①②④
7.新华网台北2010年9月23日电 台湾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23日宣布核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来台设立代表处。这将是大陆地区商业银行首次来台设立分支机构,也是两岸金融市场双向往来的重要一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为
A.国家控股银行 B.我国金融体系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银行
8.安徽省发行了30亿元的2006年第一批企业债券,涉及皖北煤电集团、省投资集团、合肥城建等3家企业。这是自2000年国家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安徽省停止发行工作五年以来,首次进行的债券融资。 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充裕的市场资金、逐渐壮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以及日益高涨的投资信心,都使得当前成为发行企业债券的一个十分有利时机。而安徽省再度开启债券融资“闸门”,对于恢复和发展该省企业债券市场,扩大该省直接融资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债券中素有“金边债券”的是:
A.储蓄存款 B.国债 C.金融债券 D.企业债券
9.鸭脖多骨少肉,食之无味,一向少人问津。现在,经过加工的武汉市鸭脖产品,以“肉如丝、骨如酥、香喷喷、辣麻麻”的特色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鸭脖专卖店发展到5000多处,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鸭脖加工还带动全省养鸭产业迅速发展,年产值达100多亿元。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①鸭脖产品受到青睐是因为经过加工包含了一般人类劳动
②鸭脖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③加强鸭脖品牌建设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④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减少6%
11.2010年09月10日《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我省将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从2010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还提出, 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到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将占财政支出的20%.,可见,财政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② 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
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④ 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2.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结束后,据统计,本次报名共有133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最热职位竞争比例达4124:1,与此同时,也有67个职位无人报考。上述现象启示劳动者应该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树立自主就业观
C.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D.树立职业平等光
1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各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各百分点后的再次下调。此项货币政策将会
A.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B.减少货币供应量
C.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D.增加货币供应量
14.房价关乎百姓民生,稳定房价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下列措施中能起到稳定房价作用的是
①降低银行利率→减少购房成本
②增加住房用地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
③加大财政收入→增加保障性住房
④实行商品房限购→抑制投机购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财政对水利的保障作用,增加水利建设投资。这说明
①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④加快水利改革,需要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浙江义务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销量增加;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1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自主创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9.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哟哟,以表扬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哟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提醒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这说明
A.对青蒿素的科学认识来源于中医文献给予的灵感和启示
B.中医古代文献是现代生命科学工作者进行研发的基础
C.离开中医古代文献的指导,青蒿素的发现将难以实现
D.中医古代文献在青蒿素的发现工作中具有直接现实性
20.2012年6月17日,我国神州九号发射成功,6月18日,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再上新台阶。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之一,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21.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新华网2012年1月19日电,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保障民生,最高人民法院就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把做好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要求,严格责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3.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已成为我国绕不过的严峻问题“一号文件”提出,为回乡创业农民提供财税信贷政策支持;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农民,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这说明
①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具体分析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
④事物总是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宋代陈善在《孟子·义利》中写道:“利出私情客万喃,义测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这启示我们
A.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要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14分)为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摩托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日,国务院七部门发布《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农民报废三轮车和低速货车并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汽车下乡”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26.(22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价格总体呈不断上涨之势。电力企业因煤价过高二谋求涨价,这又反过来助推煤价进一步上涨,不少地区面临着拉闸限电窘境。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我国油价频频攀升,居民普遍抱怨油价“涨多跌少”、 “涨快跌慢”。
2011年以来,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呼声不断。专家指出,改革并不一定导致涨价,在机制设计上,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方式来影响价格水平。有效解决能源矛盾,需要建立透明合理的能源价格机制,否则能源价格、企业运行和投资都将充满不确定性。
造成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14分)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8分)
27. (16分)新农保制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明确了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为55元,这是根据目前中央财政承受能力和保基本的原则确定的。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必定会逐年增加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和补贴。
(1)说明国家建立新农保制度的经济意义。(1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党和政府增加农民养老投入和补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答案
25.(14分)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3分)“汽车下乡”活动,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分)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汽车下乡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消费升级,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汽车下乡活动有利于开拓农场汽车消费市场,从而带动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2分)
②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还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处理好广大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7.(16分)(1)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3分)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3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3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3分)
(2)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保证国家财政收持续增长;(2分)②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分)考生注意: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必修部分(80分)
一、选择题(4×12=48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得2分,多选和错选不得分。)
1.有关运动的合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不在一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 – t图象,
A.甲、乙两物体在4s末相距最远
B.甲、乙两物体在5s末相遇
C.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
D.甲、乙两物体在2.5s末相距最远
3.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 经t1时间落到斜 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t1:t2=4:1 B.AB:AC=4:1
C.AB:AC=2:1 D.t1:t2=:1
4.如图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2 kg的物体A,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质量为3 kg的物体B轻放在A上,则B与A刚要一起运动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A.30 N B.18 N
C.12 N D.O
5.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A. + B. C. D.
6.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由底端向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又返回到斜面底端。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7.如图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取g=10 m/s2)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8.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取g=10 m/s2)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
9.如图所示,一个箱子中放有一物体,已知静止时物体对下底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且物体与箱子上表面刚好接触。现将箱子以初速度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箱子所受空气
阻力与箱子运动的速率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小
B.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大
C.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大
D.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小
10.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
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
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
11.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的v一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5s~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C.在10s~20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在20s~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12.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B.(M+m)g-F
C.(M+m)g+Fsinθ
D.(M+m)g-Fsinθ
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8分) 如图所示,薄板形斜面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37°.一个“Π”的物体B紧靠在斜面体上,并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而不会倾斜,B的质量为M=2kg。一根质量为m=1kg的光滑细圆柱体A搁在B的竖直面和斜面之间。现推动B以水平加速度a=4m/s2向右运动,并带动A沿斜面方向斜向上运动。所有摩擦都不计,且不考虑圆柱体的滚动,g=10m/s2。(sin37°=0. 6,cos37°=0.8,)求:
(1)圆柱体A的加速度?
(2)B物体对A的推力F的大小?
14.(10分)假期中,小芳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她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小芳的测量过程如下:她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她观测到她所在车厢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为12s,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时间间隔为22s,请你根据她的测量结果,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14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直绳AB,在水平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以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绳子的形变),在头2s内所通过的位移等于绳长的6倍。如图甲所示,绳内距A端x处的张力(即绳内部之间的拉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利用图象和题中的已知数据,求:
(1)距A端1.5m处绳内的张力多大?
(2)绳子的质量多大
选修部分(3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你所选择的模块处划“√”,且16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未按要求作答者无效。
A.(选修模块3—4)(30分)
16.(8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有关
E.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它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F.波源和观察者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17.(8分)(1)空间中存在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试写出x=2.0m处质点的位移——时间关系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若空间中存在振幅不同,波速相同的两列机械波相向传播,它们的周期均为T,t=0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乙所示,请定性画出时刻的波形图(在答题纸上划线处自行画出)
18.(14分)如图所示,AOB是1/4圆柱玻璃砖的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平行光线以450的入射角入射到玻璃砖的AO面,这些光线只有一部分能从AB面射出,并假设凡是射到OB面上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作用.试求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面积占AB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B.(选修模块3—5试题)(30分)
16.(8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入了量子化的观点
E.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F.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17.(8分)现有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 eV,这群氢原子发光的光谱共有_________条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最大是_________eV.
18.(14分)一静止的核衰变为核时,只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的质量为MT,α粒子质量为Mα,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求放出的α粒子的初动能。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必修部分
选择题
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4分)(1)由图象可知函数:;(2分)
当时绳间的拉力 (3分)
(2)由图象可得:绳长;水平恒力 (2分)
由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 (2分)
得: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得: (2分)
选修部分
A.(选修模块3—4)(30分)
16. A E F(8分)(对一个3分,对两个6分)
17. (4分)
波形图(4分)
18.解:正确的画出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图所示,假设光线从P点入射到C点恰好发生全反射.
由得,r= 300. ……………3分
∠PCO为临界角,则∠PCO =arcsin=450 ……………3分
则∠POC=1800一450一600=750, ……………3分 光路图…………2分
∠COB= 150,可以判断出PC以下的光线才能从圆柱面射出,即圆柱面上BC部分有光线射出.
,……………3分
即圆柱面AB上有的表面积能透射出光线来.一、选择题(单选,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鱼红细胞临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是( )
A.a B.b C.c D.d
2.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蛋白质时时,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制备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是因为无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干扰
⑤观察叶绿体时,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物后立即转换高倍镜观察
⑥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使用低倍镜观察即可
⑦观察DNA和RNA分布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剂染DNA,再用吡啰红染色剂染RNA
⑧观察线粒体时,应该先用8%HCl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
A.②③④⑥ B.③⑤⑥⑧ C.①④⑤⑦ D.①②⑦⑧
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
(1)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4)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4.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等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也不含染色体
B.有些真核细胞能发生无丝分裂,原核细胞则不能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
D.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5.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D.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数量最多的也是a
6.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
B.氨基酸之间的不同,是由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
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7.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它们核酸的碱基种类依次是( )
A.4、4 B.8、4 C.5、4 D.7、4
8.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B.在人体的心肌细胞中贮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C.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9.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10.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遇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纤维素 ②ATP ③脂肪 ④磷脂 ⑤性激素 ⑥RNA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1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组成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大都是运动的
B.白细胞能吞噬某些细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的吸收量不同
D.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等构成
13.右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
A.胰岛素 B.雄性激素
C.呼吸酶 D.甲状腺激素
14.将3H标记的尿嘧啶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最有可能表现出放射性的是( )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15.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都不正确的是(  )
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③结构2不含磷脂 
④结构1、4是膜结构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17.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现象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
A.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 B.氨基酸分子通过细胞壁
C.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19.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以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进行
C.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因为A物质的缘故
20.肾小管细胞内可见大量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与下列哪项运输方式相同(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血浆中的葡糖糖进入血红细胞 D.白细胞吞噬病菌
21.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入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22. 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23.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
24.如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与细胞识别有关,细胞的识别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B.图中c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C.图中d的分布状态有两种:镶在表面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D.b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对称性
25.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26.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mL3%淀粉溶液 +  +  +  -  -  -
2 mL3%蔗糖溶液 -   -  -  +  +  +
1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 mL斐林试剂 +   +   +  +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60℃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D.该实验证明了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具有高效性
27.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
A. 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28.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 ATP、糖类、太阳能
2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能可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不能转化为光能
C.ATP分子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30.如右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31. 下列生命现象中不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运动 B.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神经递质的释放
32.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l29个氨基和l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该蛋白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3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酶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4.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coRⅠ限制酶可作用于①、②处
B.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C.DNA连接酶作用于③处
D.获取目的基因要同时使用解旋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5.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标记基因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36.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7.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第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该技术可定向改造生物
38.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 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3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CR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链为单链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40.基因治疗是指(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15分)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 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和[ ]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 ;结构15与[ ]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只有使用 显微镜才可以看到图4所表示的结构,其生理作用是 的主要场所,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3)若图1中有根尖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 ,后者提供 。
(4)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液培养图1中的细胞研究抗体的合成和分泌途径,在此过程中测得该细胞中出现3H的含磷脂的细胞结构的面积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曲线d、e、f所指代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写名称)。
(5)图1所示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1的厚度变小,说明1具有 。图1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体现了其具有的功能是 。
42.(除特别标示外每空1分,共23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犊牛培育过程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属于 生殖;在“多利”羊培育过程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属于 生殖。
(2)体外受精前需要对供体公牛的精子进行 处理,方法是将精子放入一定浓度的 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包括 和 。
(3)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 ;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 冲洗出来。
(4)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 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胚胎移植其实质是 (2分)。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内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2分)。
(5)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 ;若要进行性别鉴定,需要取1-3中的[ ]
细胞([ ]内填标号, 上填文字),它将来可发育为 。
(6)重组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 技术。在进行该技术操作时,要注意将囊胚阶段胚胎的内细胞团进行 ,否则会影响

(7)我国禁止克隆人,请你谈谈为什么?(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2分)。
43.(每空1分,共12分)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①过程使用的酶是 ;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 等,其中启动子是 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 ,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和 。若转基因绵羊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类蛋白质,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这种转基因动物称被为 。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若使用的棉花受体细胞为体细胞,⑤表示的生物技术是 。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 ,以 作为探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15分)
(1)3叶绿体;13中心体;8液泡;5或12核糖体(5、12均可)。
(2)都由双层膜包被;电子;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遗传和代谢。
(3)10;12;能量(或ATP);蛋白质(或载体)。
(4)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错一个或顺序不对即得0分)。
(5)一定的流动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等于 ( )
A.8 B.-8 C.8i D.-8i
(2)曲线y=x2+3x在点A(2,10)处的切线的斜率k是
A.4 B.5 C.6 D.7
(3)化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 )
A B C D
(4)已知函数 ( )
A B C D ( http: / / wxc. / )
(5)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6)若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
A. B.
C. D.
(7)直线:3x-4y-9=0与圆:,(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切 B.相离 C.直线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高二文科数学 共4页 第1页
(8)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B.(0,3) C.(1,4) D.
(9)如果则不等式:① ②;③;
④,其中成立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0)函数与(且)的图象可能是 ( )
(11)函数满足,若,则 ( )
A   B  C   D
(12)(1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不等式成立, 若,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调查了某地若干户家庭的年收入x(单位:万元)和年饮食支出y(单位:万元),调查显示年收入x与年饮食支出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并由调查数据得到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由回归直线方程可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饮食支出平均增加____________万元.
(14)已知集合=___________
(15)已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高二文科数学 共4页 第2页
(16)、观察下列一组等式:
①sin2300+cos2600+sin300cos600=,②sin2150+cos2450+sin150cos450=,
③sin2450+cos2750+sin450cos750=,……,
那么,类比推广上述结果,可以得到的一般结果是:__ 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对于任意实数,不等式≥m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 和DCEF不在同一平面内,M,N分别为AB,DF的中点。
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 与 BN 是两条异面直线。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Ⅰ)当时,取得极值,求的值;
(Ⅱ)若在内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为1100人,1000人,为了统计两个学校在地区二模考试的数学科目成绩,釆用分层抽样抽取了 105名学生的成绩,并作出了部分频率分布表如下:(规定考试成绩在[120,150]内为优秀)
甲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2 3 10 15[ 15 X 3 1
乙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 2 9 8 10 10 y 3
(1)计算x, y的值;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附:
P(k2>k0) 0. 10 0. 025 0. 010
K 2. 706 5. 024 6. 635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圆M的参数方程(其中为参数)。
(1)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圆M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 当时, 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Ⅱ)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III) 设,若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科)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三、解答题
(17)解:
(18)证明: 假设直线ME与BN共面,
则平面MBEN,且平面MBEN与平面DCEF交于EN,
由已知,两正方形不共面,故平面DCEF.
又AB∥CD,所以AB∥平面DCEF.而EN为平面MBEN与平面DCEF的交线,
所以AB∥EN.
又AB∥CD∥EF,
所以EN∥EF,这与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ME与BN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 --12分
(19)解: ,
(Ⅰ)由题意:
解得. ………………3分
(Ⅱ)方程的判别式,
(1) 当, 即时,,在内恒成立, 此时为增函数; ------ 6分
(2) 当, 即或时,
要使在内为增函数, 只需在内有即可, 设,
由 得 , 所以.
由(1) (2)可知,若在内为增函数,的取值范围是.---12分
(21)解(1)极点为直角坐标原点O,,
∴,可化为直角坐标方程:x+y-1=0. ----6分
(2)将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心为C(0,-2),
∴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 ------12分
(22)(Ⅰ)当时,,
或。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3分
(Ⅱ) ,
当,单调增。
当,单调减. 单调增。
当,单调减, ………………………………………… 8分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