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课件(29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课件(29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课
书为心画
——中国书法
基本问题
汉子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情境导入
唐代书法家怀素曾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短短两行十四个字,言简意赅。为何昔日的平常信件,而今被人们当做一件珍宝收藏进博物馆,成为一件书法作品?
一、笔法
笔法是写字作画时用笔的方法,也是展现中国书画持有的线条美得主要手段。因为毛笔笔毫柔软,所以行笔的角度、速度、力度、不同会产生变幻丰富的线条效果。笔法可以分为三种,即平懂、提按、绞转。平动:在书写过程中,笔与纸的距离不变,没有上下运动。小篆主要以中锋用笔,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部位,其笔法以平动为主。
提按:笔有上下运动,有提有按。隶书、楷书兼有平动、提按得笔法,笔画形态不断丰富。
绞转:书写时,笔毫在纸面上旋转运动。行书、草书大量使用绞转,书写出得线条活泼多变。
探索与发现
请认真观察笔法示意图,说一说不同的笔法对应的线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白氏草堂记》
中的“南”字
《麻姑山仙坛记》
中的“唐”字
《频有衰祸贴》
中的“增”字
三种笔法示意图
《苦笋贴》(绢本)25.1厘米X12厘米[唐代] 怀素 上海博物馆藏
章法形式
《苦笋帖》“用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且增加了提按对比,比如‘笋’与‘常’,二字反差鲜明,但无论其速度变化还是轻重变化,都基本上控制在中锋运行的状态上,故其线条细处轻盈而不弱,重处厚实而不拙。其次,字形上也相应增加了外形轮廓大小对比和内部空间疏密对比。整体性观照,则全文上疏下紧、上轻下重、上放下收,形成一种‘两段式’的视觉感受,这种章法形式颇具特色,极显‘个性’”。
探索与发现
请认真观察右侧两幅楷书作品,重点关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比较三国时期与唐代的书法作品有何不同。
贺捷表 (拓本) [三国] 钟繇
麻姑山仙坛记(拓本) 颜真卿
探索与发现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请认真观察右侧二帖,体会书圣王羲之书法曲线遒美流转、折线劲健挺拔的特点。
初月帖 (纸本) [东晋] 王羲之 辽宁省博物馆藏
频有衰祸贴(纸本)[东晋] 王羲之 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相关链接
拓本
镌刻或铸造在石头、金属上得自己通过拓印的方式转移到纸上而形成的印刷品称为“拓本”。拓本主要的两个门类是碑拓和法帖。碑拓是碑碣、摩崖、墓志、造像题记等石刻文字的拓本;法帖则是将名家墨迹汇集摹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成为学习和欣赏前人书法的主要范本。
圣教序 (原石、拓本、墨迹对比) [唐代] 褚遂良
二、结体
结体指汉子的间架结构。汉字起源于摹物状形,结体相对自由。规范化后的小篆结体端庄,装饰性强,但由于小篆书写过于繁杂,从事书写的小吏为了记录的方便快捷,破圆为方,横平竖直,字形趋于横扁;楷书整体上平衡稳定,局部上参差倾斜;行书的结体与楷书相比,灵活自由一些。然而,无论书体是否有差异,均衡稳定的要求是一致的。
石鼓文 [战国]
张迁碑 [东汉]
颜卿礼碑 [唐代] 颜真卿
颜体“神”字与欧体“神字”对比
古人用了一些方法来分析字的结构,如初学者可利用九宫格来临摹字帖,体会字的不同笔画的摆放位置。人们常说的“中宫收紧”九十指九格中最中间的一格内摆布的笔画较多,因此整个字的结构就更为紧凑。下图中颜体“神”字和欧体“神”字在结构上得区别明显。
汉字演变——马
探究与发现
从甲骨文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标准汉字,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能将上面几种不同的“马”字按照字体演变的顺序排序?
探究与发现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定武兰亭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他强调用笔的重要性。书法家启功《论书绝句》中说:“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更强调结构的重要性,你怎么认为?
三、章法
章法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整体关系和安排。鉴赏书法作品的章法,关键在于对“势”与“行气”的把握。
《蜀素帖》中的“霄”字 米芾
最直观了解“势”的方式势画辅助轴线。画出一个单字的轴线,这个轴线的位置表明这个字的倾斜方向,这种倾斜带有一种运动的趋势,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势”。
当我们画出每个字的轴线时,将这些单字轴线延长,使相邻两个字的轴线相交,就得到了每行字的轴线,好的作品上下字之间的“势”是贯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行气”米芾的《蜀素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除了上下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空间也十分重要。
探索与发现
尝试画出米芾《蜀素帖》、王铎《草书五言诗轴》中其余字的轴线,并体会米芾和王铎在章法布局上的异同。
蜀素贴(局部)(绢本) 27.8厘米X270.8厘米[北宋] 米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五言诗轴(纸本)233.3厘米X51.8厘米 [清代] 王铎 故宫博物院
谢惠连雪赋(绢本)(局部) 26.7厘米X183.7厘米[明代] 董其昌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行草应制咏墨轴
(纸本)352厘米X102.6厘米[明代] 徐渭 苏州博物馆藏
行草“应制咏墨”轴现藏苏州博物馆,纵352、横102.6厘米,该博物馆还藏有同一尺寸、同一书写风格的“应制咏剑”诗轴,两幅作品皆写的很“满”,行距、字距都写的密实,笔墨纵横,龙飞凤舞,不可一世,真可谓满纸烟云。如果我们仔细再看一下作品,会发现并不像我们一开始观看的随意挥洒感觉,而是提按顿挫,转折皆很到位,这就是作者功力与才情的最佳表现了。
四、墨法
用墨有浓淡之分。浓墨给人笔沉墨酣、力度充沛之感,常用于书写篆、隶、楷等书体。淡墨则给人淡雅隽永、清新飘逸之感,常用于书写草书、行书等书体。清代书法家金农善用浓墨,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善用淡墨。
除了浓淡,古人还用“枯”和“润”来形容墨法。枯笔来自干墨疾书,笔触毛而不光。润与枯相对,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微微湿润晕化开来。
探索与发现
认真观察,比较以下三幅书法名家作品,辨别不同的墨法类型,并尝试把你所感受到的不同描述出来。
彦和贴(纸本)30.1厘米X42.6厘米[北宋] 米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漆书盛仲交事迹(纸本)43.2厘米X32.5厘米 [清代] 金农 南京博物馆藏
行书临各家书翰卷(局部)(纸本)全图30厘米X475厘米[明代] 董其昌 无锡博物馆藏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纸本)24.5厘米X69.9厘米[东晋] 王羲之 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纸本)28.3厘米X75.5厘米[唐代] 颜真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拓展学习
综合运用本科学习的鉴赏方法,从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方面对比赏析王羲之的《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两幅书法名作,体会“书为心画”的内涵,并将自己的心得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兰亭序额(局部)
祭侄文稿(局部)
小结
书法是从实用书写活动中产生出来的美术形式。其内容的可读性是书法艺术的首要原则。同时,书法又是以特定的工具——毛笔、墨和宣纸——通过对汉子的创造性书写,来表现作者的抽象的审美意趣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书写技法的不同、墨法的灵活运用,形成了每件作品特定的形式美感。正是鱿鱼书法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性,怀素随笔写的书信才被后世当成了一幅名帖。
书法的审美价值来自抽象形式与情感意趣的和和谐统一。书写者笔下文字随心而变,使书法化为杨雄所谓的“心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