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拉拉手 交朋友 教案(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拉拉手 交朋友 教案(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手拉手 交朋友
执教:上海市金山区海棠小学 金晓辰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手拉手 交朋友》是义务教育科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二课,课文主要内容包括“我的好伙伴”、“‘网’到一个新朋友”、“好友大搜索”和“认识你真好”四大版块。其中“我的好伙伴”版块呈现了学生入学以来自己认识新伙伴的活动场景,通过学生介绍,共享交往的生活经验,扩大人际交往的认知,体验适应新环境的快乐,并提高交友能力;“‘网’到一个新朋友”版块是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内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角度、多方法进行自我介绍,采用游戏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并能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好友大搜索”版块让学生寻找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伴,在游戏活动中深化交往,扩大交往面,并鼓励“弱势个体”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体验主动交往的快乐感;“认识你真好”通过插图和儿歌引出学生已有生活经历,表达真情实感,体验交往快乐,孕育愉快情绪,快速融入集体,尽快完成入学适应。同时教材还配了绘本故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指导、反思自己的行为。
儿童入学后,学习、生活、交往、活动都有了新的行为准则,是他们由自由人迈向社会人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进入崭新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进入了崭新的人际环境。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提升交往意识,学习主动交往,扩大交往面,体会交往快乐和融入小学生活。教材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学会与新同学交往的方法与技能,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体会到交往中产生的快乐感受和帮助后得到的精神愉悦,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融入感,获得积极舒畅的心理体验,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更多的人做铺垫,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础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多问,对新的事物易感兴趣,天真好动,注意力短,喜欢游戏,学习缺乏目的性,无意识记忆较多。入学后,他们就要面临系统的学习,接受知识技能培养和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学习要求和规律与学龄前相比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受作息时间、所学课程的限制,他们会产生许多不适应或不习惯的问题。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习惯形成要经历模仿、依从、遵从、服从、习惯等几个阶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易依从、顺从,比较愿意服从教师或父母的管教与规定,比较容易在外部的要求、约束和控制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养成的奠基阶段。
班级是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组成的集体,学生之间基本互不认识,即便有认识的小伙伴也是有限的几个,他们或曾是幼儿园的同学、或是同小区的伙伴、或是因父母交往而相识的玩伴……一年级学生因受家庭环境或个体性格兴趣等因素影响,有比较大胆外向,愿意交往的;有胆小腼腆的,不愿交往的……就一般情况来看,大胆的学生会去主动找新伙伴玩耍,并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与新伙伴一起游戏,一起聊天,建立起亲密关系。但也有学生只局限于交往原来认识的伙伴或临近座位距离较近的同学,面狭窄,甚至有极个别学生会因为过于内向胆小而交不到朋友,导致形单影只,产生畏学、害怕去校的现象。虽然一年级学生有着各种交往的经历,但他们对交往的技巧和原则是不清楚的,尤其对交往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与自身成长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不明白的。
(三)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
小学阶段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它在孩子成人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习准备期的学来说,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体会交往的快乐具有基本的人际交往意识更是重中之重。关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新的环境、新的学习要求和新的伙伴等,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过渡,有助于他们品德的发展形成。
(四)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简单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并能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初步学习结交新朋友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悦纳和适应能力,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在设计方法上,采用“小手指点点”、“找朋友”、“火眼认金睛童星”、“趣味相投吧”和“休息加油站”等多个游戏来学习怎样认识小伙伴,并掌握一定的交往方法和初步形成主动交往的意识。在认识小伙伴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到交友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
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在交友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弱势个体”,他们不敢或不知道如何主动与人交往,更体验不到交友成功的乐趣。因此,创造机会和利用游戏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运用绘本故事帮助学生边听边悟,角色互换中引导他们学习他人的交往经验;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获得交往的愉快心理和成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并能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初步学习结交新朋友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
2.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初步掌握处理交友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3.知道朋友间的交往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帮助,初步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并能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初步学习结交新朋友的基本技能。
难点: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初步掌握处理交友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游戏工具、任务卡片
2.课件:和课文相匹配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手拉手 交朋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鹦鹉学舌游戏中,学会简单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交友小游戏中初步掌握简单的交友方法。3.情感与态度: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悦感,并能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4.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自我介绍的技能与方法;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及要求
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上学歌》。 1.学生欣赏。2.跟随音乐唱一唱。 能跟着音乐互动。
2.组织谈话:开学一周了,你认识了哪些小伙伴? 指名叫一叫小伙伴的名字。 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声音响亮、整齐。
意图说明: 课伊始,用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一周的学生来说,对班级的同学还比较陌生,认识的小伙伴还不多,用家常式的谈话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这节课作铺垫。
鹦鹉学舌学习方法 1.播放动画:图图的自我介绍。2.组织观看。 1.边看边记。2.“鹦鹉学舌”话图图。3.“毛遂自荐”打招呼。 1.边听边记。2.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3.组织游戏:小手指点点4.介绍游戏规则(师: XXX在哪里;生: XXX在这里) 1.跟着节奏点点动小手指2.跟着老师互动:听到小伙伴的名字马上点到 1.边听边指。2.能记住小伙伴的名字。
5.休息加油站6.教师小结 1.跟随老师做一做。2.边听边记。 1.仔细看,认真做。2.认真听,用心记。
意图说明:本环节把小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图图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观看动画中学习简单自我介绍的方法。刚入学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采用“小手指点点”游戏与伙伴互动,能记住小伙伴的名字,轻轻松松学习,有利学生身心发展。
游戏玩耍尝试介绍 1.组织游戏:找朋友2播放歌曲,指导示范 1.指一组成员根据儿歌找到朋友;找到朋友后进行互相交流。2.班级其他学生看、听、思考。 1.认真观看小组游戏。2.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3.组织全班游戏:“找朋友”。 1根据儿歌找到朋友。2.找到朋友后进行互相交流。 1.积极参与游戏。2.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4.组织交流:你找到哪些朋友? 说说朋友的名字。 能叫出朋友的名字。
5.教师小结。 边听边记。 认真听,用心记。
意图说明:这个环节继续用游戏的方式,让全部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认识更多的朋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在前一个图图介绍环节的基础上,更深入的了解朋友。同时巩固了自我介绍的方法。
学以致用学会交友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到一个新本领,课后把自己介绍给其他任课老师。 1.向任课老师介绍自己。 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2.布置作业。 1.课后认识班里更多的小伙伴。 评价贴纸奖励。
意图说明:本环节的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利用课后时间引导他们把自我介绍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多交朋友,有利于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
手拉手 交朋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认识新朋友,进一步学习结交新朋友的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交友小游戏,在游戏中初步掌握更多的交友方法。3.情感与态度:知道朋友交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帮助,初步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4.行为与习惯: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初步掌握处理交友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知道朋友交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帮助,初步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及要求
火眼金睛 ,认认童星 1.组织游戏:“火眼金睛认童星”。2.游戏:谁能又快又准叫出照片中小伙伴的名字。 1.指名根据照片叫出伙伴名字。2.倾听伙伴发言。 1.声音响亮,站姿端正。2.边听边记。
2.教师点评、小结。 边听边记。 认真听,用心记。
意图说明: 从游戏导入,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反馈上节课后的活动作业。
趣味相投合作学习 1.组织游戏:“趣味相投吧”。2.出示不同“趣味相投吧”。 1.快速找到自己“趣味相投吧”。2.相互认认“趣味相投吧”中的成员。3.各自简单介绍。 1.做到静快齐。2.做到有礼貌。
3.出示不同“兴趣吧”任务卡:①唱歌吧:共同合作演唱一首歌。②画画吧:共同合作完成一幅画。③跳舞吧:共同跳一段舞。其他……4.组织“小记者”采访,教师扮演小记者。 1.根据任务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2.小组分别展示。3.采访活动感受。 1.做到有序、文明。2.每个组员认真参与小组活动。3.声音响亮,站姿端正。
4.教师小结。 边听边记。 1.认真听,用心记。
5.休息加油站。 跟着老师做一做。 全员参与,认真做。
意图说明:在这个环节中,在完成趣味的任务中,让学生体验交友的喜悦感,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心理情绪。 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中,学生肯定有很多感受,他们会感受到交友的乐趣,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这个环节中,如果有学生因为没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落单,教师更应该关注,帮助他们找到伙伴,给他们创造机会,融入到环境中。
创设情境 明辨是非 1.组织演播室,创设情境。2.出示教材绘本小兔子和小猴子交友过程中的情境。 1.扮演中解决问题。2.出谋划策,加深巩固。 1.声音响亮,站姿端正2.认真看,用心记。
意图说明:在交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用小兔子和小猴子的交友故事,让学生明辨是非;在体验到交友的乐趣时,也要注意交朋友的方式方法,在交友中渗透交往礼仪,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注重文明礼仪。
拓展延伸加深巩固 1.推荐绘本《小羊和蝴蝶》。2.教师总结。 1.课后和小伙伴一起看,或者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2.边听边记。 认真看,用心记。
意图说明:本环节利用绘本阅读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好朋友之间有开心的事,互相分享一起快乐;有不愉快的事,有了麻烦,相互关心,合力解决,体会到交到好朋友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