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小耳朵灵又灵——《拉拉手 交朋友》学习评价案例【案例背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养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重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在学习准备期就开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刚进入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要求和规律与幼儿园学习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受作息时间、所学课程的限制,他们会产生许多不适应或不习惯的问题。他们好动、不能长时段关注某一事物,注意力短。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的倾听习惯还未养成,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是学习起步的关键。【案例描述】《拉拉手 交朋友》是义务教育科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二课为例。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多问,对新的事物易感兴趣,天真好动,注意力短,喜欢游戏,学习缺乏目的性,无意识记忆较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习惯形成要经历模仿、依从、遵从、服从、习惯等几个阶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易依从、顺从,比较愿意服从教师或父母的管教与规定,比较容易在外部的要求、约束和控制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本节课我设计了“倾听习惯”评价表。我的小耳朵灵又灵倾听习惯 评价内容 自评( ) 老师评( )基本做到:小手放好,小脚并拢,坐姿端正。基本做到:老师和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发言的人。【案例评析】有效的学习一定是在认真倾听下进行的,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养成坐姿习惯、倾听习惯等。有良好的坐姿是认真倾听的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我在教学中注重倾听习惯的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思考。1.运用儿歌吸引学生刚入学的孩子不能长时间有意识地进行学习,课堂中,教师扮演着一位“倾听指挥家”,随时用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暗示我们的孩子“倾听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根据这一特点,编制一些有趣的儿歌作为课堂“口令”。如:“金耳朵,灵灵灵。老师讲,我倾听。”学生在边唱边说中提醒自己,检验自己的状态,从而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评价促进习惯养成除了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促进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外,我结合自己学校的奖励机制(海棠币)进行及时奖励,每节课上让老师表扬过坐姿端正,眼睛注视着老师的学生课后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并且在书本上体现,集满十颗星星换一元海棠币。以自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做到,做得更好。同时在评价中指出或发现不足,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养成训练持之以恒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时期的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习惯时,不仅仅是品德与社会学科上的要求,更是所有学科的课堂学习习惯要求,因此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训练目标。在目标驱动下,持有长期训练、多元化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