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第3课 我认识您了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分析《我认识您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它包含了四个话题,分别是“我的老师”、“我还想认识”、“该请谁来帮帮我”和“这样做对吗”。本课第一课时包含了“我的老师”和“我还想认识”这两个栏目。这两个环节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并逐渐认识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和情感。教材P10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猜猜这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活动场景,三幅泡泡图呈现了学生根据同学的描述浮现在脑海里的自己熟悉的老师形象。P11的插图依次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校长、高年级老师以及门卫叔叔等形象,同时还有一处留白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本校实际,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第二课时包含了“该请谁来帮帮我”和“这样做对吗”这两个栏目。主题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境并讨论该向谁寻求帮助,旨在使学生知道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向学校的教职工求助。并通过呈现师生交往的行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明白与师长交往的基本礼仪。教材P12图片主要呈现了小女孩摔了一跤、小男孩帽子被抢了、羽毛球卡在树上这三个问题。教材P13四幅图主要呈现了两个小男孩在办公室门口打闹打扰老师工作、小女孩摘花不听其他班级的老师劝阻、小女孩向校医表示感谢和学生主动向老师道别的景象。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新的校园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孩子们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和同学、对课堂学习都充满了新鲜感,他们懵懵懂懂,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一些紧张。他们大多天真活泼,喜欢和老师打交道,但由于对小学里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老师缺乏全面了解,加上不少家长习惯借老师的形象来吓唬他们,不免对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形成了距离感和陌生感。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向任课老师以外的师长求助。有些学生发现小学老师不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时,会感到害怕和无助。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加快入学适应,并学着尊师重教,就是本课的主要任务。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我认识您了》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三课,侧重点是师生交往,指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在学生开启小学新生活时,老师、校工等师长是他们在新生活中遇到的重要群体,小学生活的人际适应,包括学生与师长之间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可以让他们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尽快入学适应。引导学生学会向他们求助,使其学校生活更加愉快、安全,加快对新生活的适应,从而乐于参与学校生活。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教学重点: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获得对校园生活愉快、安定的体验。解决思路:通过给认识的老师贴小星,给喜欢的老师贴大心的方式,回忆自己和学校的教职工之间的愉快交往经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通过进一步认识还不熟悉的老师,感受校园中师长的亲切,获得愉快的校园生活体验。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校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并获得对师长的亲近感及校园生活的积极愉快情绪。突破方法:通过情境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在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向相关的师长求助,会得到很好的帮助,从而获得对师长的亲近感。通过是非判断,使学生明白与师长交往的文明礼仪,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人际交往适应和对规范的适应,从而对校园生活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二、教学目标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内的教职工,消除对他们的陌生感和羞怯感。了解不同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到老师的爱,激发感激之情。在校园生活中知道向他们寻求帮助,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养成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获得对校园生活愉快、安定的体验。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校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并获得对师长的亲近感及校园生活的积极愉快情绪。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器材:贴照片用的小黑板、绢花一朵(击鼓传花时用,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2.课件:教学所需的相关教师照片(含背胶,两课时都会用到)、部分老师的采访视频、学生日常在校生活照片、歌曲《老师,您早》、音频故事《豆豆的烦恼》等。3.其他材料:评价单、小号五角星贴纸、大号爱心贴纸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我认识的老师 15分钟 播放儿童歌曲《老师,您早》, 组织击鼓传花游戏,随机停若干次 师:开学才两个多星期了,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老师呀! (板书课题:3、我认识您了) 2. 出示贴有本班学科老师照片的小黑板 师:哪些老师是你熟悉的?可以贴上★贴纸 哪些老师是你特别喜欢的?可以贴上 贴纸 (随机板书) 3. 看看这块贴满了五角星和爱心贴纸的小黑板,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1.轮流传递绢花 轮到的学生交流开学以来认识了哪一位老师,他/她教什么本领。 2.看一看,找一找,分组有序上台贴一贴,说一说对所熟悉的老师的印象,喜欢那位老师的理由。 3.个别回答 以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简单评价老师,建构起老师与“我”生活的关系,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二、 我还想认识的老师 15分钟 PPT上出示校内其他老师或校工的照片 (例如:卫生老师、大队辅导员、图书馆老师、后勤……也可选一幅图进行留白) 想一想,这些老师在学校主要做什么? 2. 学校里有这么多的老师、职工,不清楚也没关系,你还想认识谁?让我们选其中一二,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播放一两个学生最感兴趣的教职工介绍视频 3、出示评价单要求 不管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还是学校里其他岗位上的老师,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伙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 1.交流反馈 2.现场举手投票 认真观看视频 个体交流: 认识了谁? 看到了什么? 了解到什么? 3.根据评价单上的要求,课后通过各种形式,自主认识、了解学校里的其他老师。 引导学生将视野由身边的老师转向校园内其他教职工,能让学生知道校园里有许多为我们服务的师长,从而获得对老师的亲近感,形成对校园生活安定、愉悦的积极情绪。但由于本校班级数量较多,若在课堂上集体参观师长工作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安排在课内看一两个最感兴趣的采访视频。请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兴趣,自主安排,并以评价单的方式予以反馈。三、 我离不开老师 5分钟 1. 这堂课的收获可真不小,认识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老师! 你感觉怎么样? 在校园里遇上老师我们该怎么做呢? 2.让我们伴随着《老师,您早》这优美的旋律,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再次播放歌曲《老师,您早》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跟着音乐 学唱歌曲 引导学生初步懂得要尊敬老师,养成见面主动行礼问好的习惯。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尊师敬师的品德教育,是基本的文明礼貌教育,也是帮助其适应学校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板书设计 3、我认识您了 熟悉的 ★ 喜欢的 老师 可亲可敬 想认识的 ?第二课时活动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听一听 劝一劝 5分钟 1、播放故事:《豆豆的烦恼》 概要:豆豆也刚上一年级,她很害怕上学,因为以前奶奶说小学老师要做给学生做规矩了,很凶的,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关心自己。 你能劝劝豆豆吗?(引导学生思考:你自己进入小学以后,感觉怎么样?)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校园里有很多大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如果遇到困难,千万别像豆豆那样害怕,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1、安静倾听 联系自己进入小学以后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感受,劝劝豆豆。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课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二、 演一演 贴一贴 10分钟 1.播放PPT,教材P12上内容, 你们瞧,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呢? (1)两名同学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到了树上 (2)课后,我的帽子被另一位同学抢走了 (3)走楼梯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脚好痛 师: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寻求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得找离你最近的老师及时处理,有时得找专门的老师来解决。 2.那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呢? 播放PPT,补充三个学生校园生活情境: (1)肚子疼了 (2)桌子坏了 (3)衣服丢在操场不见了 组织学生将照片贴在相应的生活情境下面。 1.观察图片内容 同桌俩选其中一个情景,合作演一演 交流反馈,预设: 找班主任、体育老师、卫生老师、校务后勤老师或其他学科老师等进行求助 2、观察图片 同桌讨论: 向谁寻求帮助更合适 完成贴纸游戏 个别学生上台贴一贴相应的老师照片,并交流原因 回顾旧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教职工的交流过程后,逐步引导学生产生遇到困难后能够寻求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主观意愿,逐步获得对校园生活愉快、安定的体验。三、 看一看 画一画 8分钟 过渡:当我们有困难时,老师们就会伸出温暖的手来帮助大家,老师是我们的好朋友。可这些孩子在老师面前的做法对不对呢? 1. 播放PPT,教材P13上内容: (1)在老师办公室门口大声喧哗 (2)破坏绿化还拒绝不认识老师的批评教育 (3)主动向帮助你的老师说谢谢 (4)放学后主动与老师说再见 2.组织学生给每幅图的小朋友画一画笑脸或哭脸 3.巡视并统计各题学生辨析是非情况,并予以小结。 观察图片、判断是非 在做的对的图片右下角画上笑脸,做的不对的画上哭脸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反省能力有限,因此借助书本上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反思自己的生活。四、 辨一辨 说一说 20分钟 1. 播放PPT,教材P13上内容,并反馈全班学生情况: (1)在老师办公室门口大声喧哗 (2)破坏绿化还拒绝不认识老师的批评教育 (3)主动向帮助你的老师说谢谢 (4)放学后主动与老师说再见 2、组织学生交流、辨析。 师生交流,随机板书 老师工作 轻声轻语 尊敬 老师 老师教导 恭敬听取 老师帮助 及时道谢 离开老师 道声再见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怎么用? 创设情境:1)早上进校遇口护导的老师 2)楼道里遇见不认识的老师 3)老师帮病假的你补课。 4. 师念口令,组织“对错操” (1)小明主动帮助老师拿作业本 (2)小张进老师办公室报告后再安静进入 (3)不认识门口老师,小红只顾低头走路 (4)身体不舒服自己忍着,不和老师说 (5)教室的门把手坏了,主动告诉老师 师总结:在这两节课中,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老师,知道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伙伴,更明白了遇到困难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小朋友应该尊敬老师,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和这些大伙伴们友好相处。 1、了解大家判断结果,思考自己对错 2、明辨是非 3、抢答 使用礼貌用语,并说原因 4、听清口令 做做“对错操” 手:对的做个“勾” 错的做个“叉” 脚:对的脚并拢 错的脚趴开 互动:对于文明的师生交往行为,可以成为大家的榜样。对于不文明的师生交往行为,可以给予提醒。 充分利用学生活动资源开展针对性情境交流和辨析。 通过辨析交流,知晓尊重老师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通过一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更多的日常校园生活情境进行辨析,明白自己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老师。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促使他们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 做一做 评一评 2分钟 布置评价任务: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对照自己的行为,并完成《“我该怎么做”表现性评价单》。一周后大家来比一比,谁得到的★多。 学生课后根据评价单,对照自己的行为,完成评价任务。 以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板书设计 3、我认识您了 老师工作 轻声轻语 尊敬 老师 老师教导 恭敬听取 老师帮助 及时道谢 离开老师 道声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