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4上学路上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4上学路上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上学路上》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愿意做遵守规则的人,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 初步养成倾听、合作交流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三、教学难点
初步树立安全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通“信号”大搜索
1.请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发现的交通“信号”。
2.请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信号”的作用,让大家猜交通“信号”具体名称。
3.请学生为交通“信号”分类,教师补充交通标志分类知识。
4.请学生通过连线活动,为交通“信号”找家。(或者将是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发给学生,进行抢答游戏。)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评价。
小结: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告诉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附近环境情况。这些标志对于安全非常重要,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我们应该熟悉并爱护这些标志,不能任意损坏或在上面乱涂乱画,并且自觉遵守这些标志的规定。
(课前布置学生与爸爸妈妈一同关注上学路上看到的交通标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并能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对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抢答游戏,可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进一步认识交通标志,游戏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做到让教学回归生活。)
活动二:谨慎小心过马路
1.请学生观看交通安全视频http://www./u89/v_NDQ0MjcxNDI.html ( http: / / www. / u89 / v_NDQ0MjcxNDI.html )请学生说说受到的启发,教师及时评价表扬,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规则教育和安全教育。
21. 出示媒体,请学生讨论交流几种特殊情况过马路的方法。
3. 请三位学生模拟表演过马路,其他同学作为小交警进行辨析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过马路的方法。
小结:“过马路,要小心,先看左,再看右;回看左边来确认,细心大胆谨慎行”。
(一年级的学生对道路安全认识意识比较模糊,通过播放录像这一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
活动三:安全意识记心中
1.请学生讲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交通“信号”。
2.请学生讲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交通规则。
3.朗读书上的安全童谣,适当补充所学内容。
4.全班创作属于本班的安全童谣。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这些“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有人比喻,道路交通法规是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呻吟和肇事者的悔恨换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培养起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
六、教学反思
上学路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一年级的学生普遍由家长接送,日复一日的经历,隐含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指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也让学生领会上学路上家人、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学生每天的上学路上,相同的道路,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教师可结合实际,设立话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引领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家人的温暖与关爱。
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成长。一些家长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存在一些贪图方便,不顾安全的行为。这样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力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提高安全意识,让教学指导生活。
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本课围绕“我是小学生了”这一主题,侧重引领学生关注自己上学路上的安全,了解不同的上学路线,不同的生活世界,感受家人的关爱,珍惜自己的上学机会。前几课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新伙伴,认识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激发其兴趣与好奇心,从而喜爱小学生活。本课则从学生每天的上学道路入手,帮助学生知道大家通过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到学校。在了解上学路的同时,渗透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
本节课我利用一个个简单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导了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批判,从而深化了上学放学路上不能玩,珍爱自己的生命的认识。本节课也使学生懂得在上学途中要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活动情境丰富、优化,让学生开动多种感官,对多媒体情境设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我以谈话、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寓道理的认识于游戏活动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竞猜、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学会了交通安全规则,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总之,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课堂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