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上学路上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上学路上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上 学 路 上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一年级新生适应环境,顺利安全的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本课从学生生活最常见的角度─上下学的路出发,引发学生展开观察、讨论和反思。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各处的交通状况都是复杂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才能使自己健康安全地成长。通过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为培养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学生奠定基础。
本课主要设计三条线索:第一,关注上学的不同方式;熟知自己的上下学方式、路线和环境;从而意识不同的上学路也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引导学生建立多元生活观,珍惜自己的上学机会。第二,知道常见交通信号标识的含义,能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学习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除了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外,还注重激发孩子主动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第三,引发学生感受社会工作者和家人对他们默默付出的辛劳和爱,激发孩子感恩之心。使孩子在路上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本课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使新生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在学生最直观可见之处,并给学生带来爱与快乐的感受。
(二)、基础学情分析
每天经过上学路线往返家校之间,对于学生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年级新生刚刚上学,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是陌生的,多数孩子还习惯于在父母家人的揽翼下生活,对上学放学这一生活中的常态过程缺少相关的经验,对所经历的路线、方式等也欠缺观察和了解。虽然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浅显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但因为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安全意识差异显著,大多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观念。对于那些始终如一默默付出的交通、协管、环卫工作者的付出、甚至家人的付出,大多疏于观察。一些孩子作为家庭中的“小太阳”,对于他人的付出习以为常,从没有过清晰的思考和体会过他人的关爱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三)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
学习准备期是幼儿园和一年级重要的衔接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热情的,他们都有对于陌生的事物一种新鲜感,引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借助这一特点,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上学的不同方式、直观体验上学路上的规则、体会他人相助的温情,从而激起孩子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追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促使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并对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约,提高安全自护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极大的帮助。
(四)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是注意上学路上安全隐患,学会看安全信号灯,提高安全意识,以落实“安全健康地生活”这一课程目标。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安全意识淡薄,帮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上学路着手,落实安全教育是本课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画画自己上学路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介绍自己熟悉的交通信号灯,掌握常见交通信号标识,学会看红绿灯。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巩固对常见交通信号标识的认识。
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上学路上一些潜在的危险缺乏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情景再现,模拟例如:在马路上奔跑,在车上玩闹,在河边捞蝌蚪等,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并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牢记建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到每天平平安安进课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小学生有不同的上学路,知道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
2.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明显的标志物。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3、能专注倾听老师、同伴有关上学路上事例介绍。专注倾听同学讨论的发言,并主动参与讨论。
3.培养观察能力与生活实践能力,发现、感受自己生活中受到的关心与爱护,懂得感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的明显的标志物。
难点: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教学录像《上学路上》http://www./u89/v_NDQ0MjcxNDI.html 交通标志牌
2.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明显的标志物,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2.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小学生有不同的上学路,都要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
3.发现、感受自己生活中的受到的关心与爱护。
4.初步养成倾听、合作交流习惯。
二、教学重点
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的明显的标志物。
三、教学难点
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平安上学校
1、 师:媒体出示书本图一询问:今天早上出门时和爸爸妈妈说再见了吗?妈妈有没有和你说什么?并现场模拟道别场景。(师生即兴合作)
2、 师提问:同学们来上学时有没有和家人道别?
3、 师总结:出门时应礼貌道别。
(通过这样的即兴合作,再现生活情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
4、 揭题:爸爸妈妈最希望的就是我们平安到校,那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认真学习“上学路上”这一课,做一个不让爸爸妈妈担心的好孩子。(媒体出示课题)
5、 出示课本图片(小男孩从家安全到达学校), 你们想不想和他一样每天的上学路都平平安安呀?那你还记得自己的上学路吗?
6.请学生说一说上学的路线,路上观察到的重要标志,路上发生的有趣事情?
7.请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上学路线。
8.教师播放学生上学路上的照片和重要标志,请同学寻找辨认。
小结:同学们的上学路线有所不同,上学路上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上学路上,大家应留意路上的重要标志,熟悉上学路线,快乐平安上学校。
(通过课前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上学线路。课堂上学生用说、写、画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上学路上周边的环境。)
活动二:别样路线同快乐
1.展示图片(书本14、15页)
2.想一想,说一说,书中的上学路和我们的上学路一样吗?你认为哪里不一样?
小结: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孩子有不同的上学路,大家都要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学习。
(让学生懂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上学路,我们有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珍惜这样的幸福的学习机会。)
活动三:安全问题齐探究
1.展示图片(可结合书本16页和老师平时拍摄的一些上学途中图片),图中的小学生在做些什么?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可能会造成哪些后果?为什么?
2.你想对图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3.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不安全的问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4.教师拍摄学生生活中上学路上的场景,把关爱学生的人和学生一起拍照,请学生猜一猜,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上学路上,大家给予我们很多的关爱与温暖,我们一定要杜绝不安全的行为,让大家放心!
(发现上学路上潜在的危险,并能在同学和老师的共同探讨之下,找到解决的方法,将保护自身的安全落到实处。同时感受到为了我们的安全,家人、老师以及整个社会都在关心着我们,所以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就是对关心我们的所有人一个最好的回报。)
活动四:安全宝典共分享
1.请学生说一说以下三种情况如何应对:?人员较多、交通情况复杂的地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同学抢走你的帽子横穿马路。
2.针对问题,分小组讨论安全宝典,全班交流!
3.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安全宝典。(如童谣、连环画、口袋书等等)
对制作的安全宝典进行自我、他人评价。(针对宝典是否符合安全主题;形式是否新颖有趣制作是否认真等进行评议;)
小结:希望同学们牢记安全宝典,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争做安全小卫士!
总结:希望同学们熟悉上下学路线,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