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品社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的评价案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低年级品社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的评价案例”

资源简介

小学低年级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的评价案例
——以《小手洗干净》一课为例
【概述】
品德与社会不单纯是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而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强调“独学而孤陋寡闻”,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切磋技艺,促进个人的认知发展。养成合作交流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技能。
通过设置各类课堂评价量表,采用激励性评价能促进低年级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养成。
【案例呈现】
以(上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祝你平安》中的第一篇课文《小手洗干净》为例:
一、确定评价的内容和目标:
会倾听,会表达,会合作三个方面,设定评价标准,确定课堂的主要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会倾听 以倾听的姿势听别人的发言,比如:认真做好,神情专一,眼睛注视发言者等专心听,耐心听,虚心听,细心听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听出正确与错误,会辨别对与错
会表达 发言踊跃,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发言内容围绕问题中心,不偏题发言时声音响亮,站姿自信
会合作 明确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在小组合作中,和其他同学融洽相处
二、关注反馈评价
在课堂观察时,对学生的行为做简要的记录,比如:以个人加五角星,到最后计算五角星得到的个数;以此类似行为作为下一步评价的依据
三、确定课堂主要观察点
课堂主要观察点:
(1)观看完一个视频,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反应;
(2)提出问题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3)学生回答问题时,观察其他学生倾听的习惯;
(4)观察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言情况;
(5)在小组合作中,观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情况。
主要观察片段:
师:对呀,那我们一天都要洗好多次手,小朋友们你会洗手吗?
生:会(学生们很自信的齐声说会)
师:你们那么厉害呀,都会洗手,哪个小朋友知道洗手有哪些步骤吗?
说明:问学生“会不会洗手”这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预设,学生肯定会回答“会”,因为洗手是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难度的,经过老师的“你们那么厉害啊”这样的言语一夸奖一问,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以及继续学下去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教洗手的过程做铺垫。
生:第一步:我先要把手弄湿;第二步:我要搓洗手液;第三步:双手仔细搓一搓,把手搓干净;第四步:用水把手冲干净;第五步:用干净的毛巾把手擦干净。
师:太厉害了,洗手步骤说的那么清楚。那老师有一个疑问了:我知道洗手时用干净的水,那我装在盆里的水可以吗?为什么呢?
说明: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一种装傻的态度,在学生面前示弱,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就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倾听的孩子会听的更仔细,因为要等待时机,万一表达观点的学生表述的不正确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表述自己的观点。
生1:不可以的,要用自来水。
生2:要用流动的水,如果用盆里的水,洗来洗去,脏的垃圾又在盆里,然后又洗到手上去了。
师:你掌握的知识真广泛呀,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按照正确的步骤洗一次手吗?
(邀请一个学生洗手完毕)
师:你们看到某某小朋友洗手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五个步骤都做到了吗?那他手腕洗干净了吗,指甲洗干净了吗?看来呀,他这些都没有洗干净,没有做到仔细搓洗这一步。陈老师就来教教你们怎样做到仔细搓洗,来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一起动起来啦。(根据视频图片全班一起动起来)
师:谁愿意再来尝试洗一下手,其他小朋友要观察仔细了,看看他洗手步骤正确吗?有没有做到这些部位都搓洗到了,然后我们给他评价一下,给他打星。
生:我愿意(完成后,学生们一起帮他打星)
师:好啦,那我们小组之间来比赛一下,看一看那个小组最厉害,完成的最好。
说明:经过学生们模拟洗手,邀请学生示范洗手,再来小组间的合作洗手,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良好的伙伴关系。
四、制定课堂评价量表
1、采用等第制标准(总体评价)
姓名( ) 一颗星 二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倾听方面
交流方面
合作方面
总评
2、采用多角度评价的方式。
(1)课内评价
A. 组员内互评表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你们整堂课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每个人都要争取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完成后,看看谁的表现比较棒,好吗?
编号 题目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1 在大部分时间他(她)里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2 他(她)常常鼓励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互动。
3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组内学习任务。
4 我对他(她)的表现很满意。
5 如果有下次,我还愿意和他(她)一起合作。
B.师生评价表
指标 评分细目以及说明 分数 教师评价
1.自学 (1)动手动脑,扎实规范。5分(2)自主思考,提出问题。5分 10
2.发言 (1)参与面大,发言踊跃。3分(2)切中主题,质量较高。4分(3)口齿清楚,表达简洁流畅。3分 10
3.合作 (1)组内合作有序,配合默契,互相帮助。5分(2)组内分工明确,积极参与,组员各司其职。5分(3)组内互相倾听,互相质疑,解答疑问等良好习惯。5分(4)组内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新的技能。5分 20
4.展示 (1)组内展示有条不紊。3分(2)组间展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 4分(3)敢于提出问题,有效的进行质疑。4分 10
(2)课外评价
A.家长评价表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在《小手洗干净》这一堂课中,孩子们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方法,懂得了要养成文明洗手的习惯,也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养成其他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那家长朋友们我们一起做孩子们的监督者,看一看,每天,他们做到了哪几勤呢?
争做四勤好孩子
卫生项目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勤洗手剪指甲
勤洗头理发
勤洗澡换衣
勤刷牙漱口
星星的颗数
(家长评)评价标准:1.“四勤”得四颗星。 2.“三勤”得三颗星。 3.“两勤”得两颗星。 4.“一勤”得一颗星。
5、简要说明: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或解决一些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会倾听,会交流,会合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项。作为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指导和督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交流,去合作,参与教学活动,并伴随多角度的评价,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家长评价,师师评价等多维度评价,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生动、更精彩,学生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更融洽。
另附:教研组老师课堂观察量表
老师们,你们好,感谢你们整节课的全程倾听,每个环节针对整堂课的评价目标确立了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希望各位老师对我在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效果和改进意见中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你们!
评价信息教学环节 评价目标 评价主体 评价手段(工具) 评价效果 改进意见
活动一:观看视频故事。 说出视频中的丢丢这样做对吗,说出理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 小组争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即兴评价,口头奖励☆,粘贴在小孩子的手上。)
活动二:我想说 能说出正确洗手的几个基本步骤,说出哪些情况下要洗手。 学生自我教师 小组争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即兴评价,口头奖励☆,粘贴在小孩子的手上。)
活动三:七色光模拟洗手。 知道并能实践正确的洗手方法。 学生自我;组长;教师 小组争星(组长在学习单上评价)
活动四:我能行 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常开窗、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 教师 小组争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即兴评价,口头奖励☆,粘贴在小孩子的手上。)
课外作业 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 家长评价 评价标准:1.“四勤”得四颗星;2.“三勤”得三颗星;3.“两勤”得两颗星; 4.“一勤”得一颗星。
整体感受
师生评价

生生评价

课内评价

进行课堂观察
评价主体

确定评价观察点
家长评价

师师评价

课外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