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作用——以《校园探秘》一课为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踏入规范有序的学校生活,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普遍呈现自由散漫、观察无序、表达模糊等习惯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较多教师在思想上往往会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习惯培养的方法上缺少序列性、趣味性;尤其在针对习惯培养的评价方面,存在着评价目标不清晰、评价指标单一、方法单调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思考,九亭第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以《校园探秘》一课为例,科学制定了三个观测点即有顺序地观察、有礼貌地询问、有秩序地参观,通过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贯通式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调整、激励、反馈功能,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前:明晰评价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校园》侧重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熟悉校园生活。“校园探秘”活动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与之相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学习指导内容为“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熟悉校园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保健设施”等。依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等特点,经研究,我们制定了行为习惯培养的三个观测点,即:有顺序地观察、有礼貌地询问、有秩序地参观。根据以上情况,本课我们设计了“勇争探秘小勇士徽章”的校园探秘活动。活动前,组织学生交流探秘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并发放“校园探秘卡”,如图所示:探秘卡上面有1——8的探秘密码,代表1——8号教室,学生完成探秘卡上的三项任务,就能得到“小勇士”徽章。探秘卡共有三个任务,分别对应三项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会找”——要求学生有秩序地参观;“我会看”——要求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我会问”——要求学生有礼貌地询问。探秘卡的内容简单明了,要求清晰简要,并搭配卡通图片以增加趣味性,旨在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学生而言,这三个要求并不难,但是其实有秩序地参观、有顺序地观察、有礼貌地询问包含着比较多的内容,针对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活动前不宜将内容细化,以简明、活泼、清晰的探秘卡,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中:细化评价内容,指导学生行为活动前提出的三点要求:有秩序地参观、有顺序地观察、有礼貌地询问,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的习惯培养要注重细节,要融于情境之中,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实目标。我们认为,本节课可以将这个三点要求细化为以下一些内容,使评价内容更具体、更直观,更符合学情。评价要求 秩序地参观 有顺序地观察 有礼貌地询问评价内容 上下楼梯靠右走 从上到下 声音响亮排队轻轻不说话 从左到右 行礼问好互相谦让不争吵 从外到里 使用礼貌用语评价方式 融于情景之中、榜样示范、自评、互评、师评比如:针对“有秩序地参观”,老师明确本课要求学生做到的主要是三点:上下楼梯靠右走、排队轻轻不说话、互相谦让不争吵。在走楼梯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标识,学会做到第一点。在队伍行进中,教师有意识地表扬一些同学,做到了排队轻轻不说话,并问问,为什么不能说话?在参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时,通过榜样示范,让学生懂得互相谦让不争吵是个好孩子。在“校园探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细化每项评价要求,根据情境适时地通过引导、启发、点拨,让学生演示、示范、互评,从而巧妙地将学习习惯与方法能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结合起来,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养成习惯。三、活动后: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小学低年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中提出:学校和教师要树立评价为了改进学习的基本观念,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教育功能,及时、明确、有针对性地反馈评价结果。首先,课堂教学中发挥评价的调整功能。在探秘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很多专用教室的作用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对于美术等专用教室中的器材随意翻动。回到教室后,我们就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原来场所作用简化,重点指导学生行为习惯,尤其是懂得不乱动专用教室的东西,讨论为什么不能乱动,如果感兴趣,很想玩,那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具有规则意识。其次,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励性评价不仅要贯穿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在结束时进一步强化,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如校园探秘活动结束后,教师重点表扬行为规范的学生以及进步的学生,向全班介绍小榜样的做法,评选出“行为美小勇士”、“语言美小勇士”,并鼓励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榜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最后,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受到家庭教育、性格特点的影响,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着重关注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如有些孩子因胆子小,排队时很有序,不乱跑,但咨询时却不敢说话;有些孩子因为活泼的性格易兴奋,排队时东张西望、乱跑乱跳,但询问时胆大有礼貌,声音洪亮,口齿清晰。针对这些孩子,我们会分析特点,对症下药,鼓励其正确的行为习惯,并持续关注不足之处,或者依据特点,制定延续性的评价表格,注重评价的延伸教育,以期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为胆怯的小樱制定了一份个人发展跟踪评价表格,如下:我是阳光小女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做游戏 我有不懂的地方问了老师 我在课堂上发言了备注:一周评,一次得一个 ,如果一周得到5颗星,就奖励小樱为班级同学朗读一首儿歌。虽然通过这次评价,我们班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了一些参观、询问、观察的好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老师能够把握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对照分析,细化每一课的学习习惯评价目标,将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与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评价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