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别伤着自己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分析《别伤着自己》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1课,它包含了两个话题,分别是“在家会有危险吗”和“受伤了怎么办”。“在家会有危险吗”这一栏目标题点明本环节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教材P44和P45以“迷宫棋”的形式让学生来判断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的正误。P46以绘本的形式描述了小男孩逗小狗后被狗咬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危险是怎样发生的”,哪些不当行为会伤害自己。“受伤了,怎么办”这一栏目承接“危险是怎样发生的”的内容,通过“注射狂犬疫苗”、“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包扎伤口”等伤害事故处理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二)基础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有些常见的危险是有识别能力的。但有一些安全隐患,学生的识别能力不还不够,如:化妆品的危害,湿手碰开关等。同时,也并不理解这些安全隐患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学生遇到意外伤害时,对于规范的处理方法缺乏了解,大多也并不会自己处理。自我保护能力较为欠缺,遇到意外伤害大多是找爸爸妈妈来解决,自己较少主动去思考如何解决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因此,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本课的主要任务。(三)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别伤着自己》是《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单元里的第三课,侧重点就是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同时,侧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日常居家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初步了解各种日常家居常见的安全问题;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学会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的简单解决办法。同时,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愿意想办法解决。(四)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解决思路: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内容较多、较杂。有些常见的危险家长会反复叮嘱,学生是有识别能力的,但也有一些安全隐患,学生的识别能力不还不够,也并不理解这些安全隐患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因此,通过医生的话语、新闻报道让学生知道安全隐患的危险性,同时,通过走迷宫的形式使课堂变得灵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学习难点: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的简单解决办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突破方法:对于伤口的处理,学生知道要贴创可贴,但对于消毒灯步骤并不清楚,操作起来也不规范。因此,在教师示范后,请学生当场进行伤口的处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意外伤害的处理,同时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2.通过体验,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3.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的简单解决办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发展性目标: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难点: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的简单解决办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器材:处理伤口的碘酒、创可贴、棉签;安全剪刀、彩色纸;居家安全隐患贴纸。2.课件:教学所需的相关图片、儿歌《安全歌》。3.其他材料:课中交流评价单、课后活动作业评价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别伤着自己》活动一:动画导入,感知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播放视频,思考:小豆丁做了什么让图图很惊慌?(播放视频:《大耳朵图图照看豆丁》)出示课题:在家里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别伤着自己。(板书:别伤着自己)活动二:迷宫游戏,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理解书中图意:我们的课本上画了很多小朋友在家里生活的情景,他们在干什么呢?判断行为,思考怎样度过安全的一天:他们这样做有没有危险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幅图。重点交流1:儿童化妆① 这个小女孩在——化妆。你曾经化过妆吗?② 出示过敏图片,感受化妆品危险。* 你能说说阳阳为什么会这样吗?* 播放皮肤科医生录音,感知潜在危险。交流:听了医生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录音内容:妈妈化了妆变得很漂亮,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有时自己也想试一试呢?你们知道吗?化妆品里面含有许多重金属,比如,砷、汞、铅等等,涂了它们呀,会使我们的皮肤变白,嘴唇红润,可是对于我们小朋友幼嫩的皮肤来说,可是一大刺激啊!涂了化妆品很容易使我们皮肤发红疹子、严重的还会引发头痛、使记性越来越差呢!)③ 补充紧急处理方法。(板书:这些东西要当心)这样的行为我们给她画一个差。接下去我们一起来判断其他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伸出我们的双手,正确就做一个尖顶的手势,错误就笔画一个叉。重点交流2:使用安全剪刀① 比较安全剪刀与尖头剪刀。② 儿歌指导剪刀使用方法。(小剪刀,手中拿,大拇指住一间,其余四指住一间,对准纸,张开口,咔嚓一声剪开了。)③ 动手操作,使用剪刀。④ 补充剪刀使用礼仪:自己握住尖头,以免扎伤别人。小结:剪纸是许多学生的爱好,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方法,安全、快乐地剪纸。(板书:这些事情要细心)重点交流3:湿手不碰开关① 观看卡通视频:《安全用电》。(湿手不能碰电器、开关)② 指导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电熨斗、搅拌机、吹风机、电风扇)。③ 了解紧急救助的方法。重点交流4:不乱吃药物① 情境演示小明的故事,感受随意吃药的严重性:小明的家里有许多儿童保健品,这是含有丰富维生素的小熊软糖,这是水果味的补钙剂,这是鱼肝油……情境一:前几天,小明发烧了, 医生说要增强一些抵抗力,小明心想:那一下子多吃一些维生素软糖,好吃又有用。情境二:小明中午在学校里忘了吃药了,晚上时一连吃了两顿,将药补了回来。* 交流:想象小明这么做会发生什么后果呢?② 出示药品说明书,理解要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③ 补充:还有哪些东西不能随便乱吃、乱碰呢?(如清洁用品、驱虫药剂、颜料、润肤露……)重点交流5:不躲进衣橱① 情境演示:捉迷藏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这次,调皮的小动物们就躲进了房间里,你猜猜它们分别躲在了哪里?② 想象会有什么危险?(板书:这些地方要小心)3. 交流课前活动作业,补充安全隐患:课前,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寻找了家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黏贴书中空白处:这里有两个空白图,分别打了“√”和“×”,请选择相应的行为黏贴在空白处,也可以自己写一写相应的行为。4.开展迷宫游戏: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一个“穿越安全小迷宫”的游戏。(师讲述活动要求:1.按迷宫棋顺序,说一说这些小朋友都做了什么。2.判断正确,走下一个棋。)① 变换图片位置,学生思考再次判断正误,穿越迷宫。活动三:知行统一,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 配乐朗读儿歌,回顾课堂内容:刚才我们知道学习、生活、游戏都要注意安全。出示儿歌:小朋友,乐呵呵,大家来唱安全歌。化妆品、医药品,这些东西要当心。剪彩纸,开电器,这些事情要细心。衣橱里,阳台边,这些地方要小心。安全歌,要牢记,健康生活多快乐。2. 布置活动作业。争做安全小当家——《别伤着自己》课后评价表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应避免家中哪些安全隐患,让我们能健康、快乐地享受家中生活。回家对爸爸妈妈说一说会改正的一处危险行为,一起来争做安全小当家吧!简单说说一处 评价我改正的危险行为 评价 自评 家长评我不再___了,因为________。 内容符实 ☆☆☆☆☆ ☆☆☆☆☆理据充分 ☆☆☆☆☆ ☆☆☆☆☆切实落实 ☆☆☆☆☆ ☆☆☆☆☆【板书】这些 东西要当心这些 事情要细心这些 地方要小心《别伤着自己》课前活动作业家是温馨而美好的地方,可是呆在家中会有危险吗?请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一找家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争做安全小当家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1~2处家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些东西要当心这些事情要细心这些地方要小心六、教学反思1.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初步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居家安全问题多而杂,在教学中无法面面俱到、一一说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将这些危险划分为“需要小心的东西”、“需要小心的事情”、“需要小心的地方”,将繁杂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方便学生记忆、实践。同时,学生对有些常见的危险还是有识别能力的,但有一些安全隐患,学生的识别能力不还不够,如:化妆品的危害,湿手碰开关等。也并不理解这些安全隐患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识别力不够的安全隐患,教师以“图片”、“医生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加深了解,同时用“新闻播报”、“出示成分”等形式让学生体会这些安全隐患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从而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由于学生性格、能力、居家情况各不相同,书中迷宫棋还留下两处空白,一处是填写正确的行为,一处是填写错误的,在这里让学生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从而加深对危险的理解和认识。2.本课的学习难点是“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的简单解决办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遇到意外伤害时,对于规范的处理方法缺乏了解,大多也并不会自己处理。同时,处理的方式也并不规范,比如,手上有伤口时,大多知道要贴创可贴,但并不知道要用碘酒消毒,不懂得用过的棉签不能再重复使用等。因此,课上进行规范教学,并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