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资源简介

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章节名称(课题) 第八课 探问生命第一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计划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导学案 1.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能,那生命是怎样的?如果可以,生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永恒?
教材分析   贯穿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全书的两个核心词是“生命”和“成长”。第四单元从“探问生命”“ 珍视生命”“ 绽放生命之花”三个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对生命的思考,向学生渗透了向死而生的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接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珍爱生命,承担传承使命。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的这些思维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可能会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生命来之不易,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怀,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 1.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有接续,明确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明确个体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传承使命。
教学难点 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明确个体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传承使命。
教学方法 视频欣赏、话题讨论、材料分析
设计思路 通过套路生命可以永恒吗导入。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回答展开两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一部分以人的成长轨迹为线索,图文、视频等为素材,感受生命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开学第一课上时代楷模拉奇尼之女的演讲,感受生命的接续不仅仅是肉体生命,更有精神生命的接续。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前三分钟 学生准备(内容待定)1.
导入新课 话题导入:生命可以永恒吗设问:1.你认识的人当中,寿命最长的人是谁?Ta享年多少岁?2.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生:略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答:生命可以永恒吗?正如同学们所言,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讲授新课 一、生命有时尽师:首先我们要说的是生命不能永恒。为什么呢?它有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活动一】:观看记录片《生门》片段纪录片《生门》记录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40多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 2016年,真人纪实电影《生门》上映,电影选取了四个家庭的故事,荣获201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2017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设问:你的出生有怎样的故事?从出生故事中你对生命有何感悟?生:略师: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健康活着都是一种幸运。我们的父母长辈,尤其是妈妈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承受了很多艰辛,甚至冒了很大的生命危险。【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孩子出生的纪录片片段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出生故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生命。【活动二】讨论你的亲戚朋友中有双胞胎吗?你如何区分他们?
你还知道哪些区分不同人的办法?生:略师:从先天方面来看,我们的样貌、DNA等都不同,指纹不同,所以我们现在有了指纹锁、指纹打卡;从后天来看,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设计意图】通过双胞胎的话题讨论,感受生命的独特。【活动三】欣赏短片:生与死设问:1. 从短片中你看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2. 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归宿,那人为什么还要活着 生:略师:生命来之不易、是独特的、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生命的终点是死亡,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的本能都有一种抗拒死亡,厌恶死亡。大多数人对死亡通常的态度是避而不谈。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同学们认识到,死亡让我们深刻了解自身生命的有限性,面临着“人终有一死”的无法抗拒的限制,我们可以选择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限制,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在未来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我们所热爱的美丽人生。二、生命有接续【活动四】愚公移山故事解读《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47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设问:愚公的话告诉我们,生命如何得以永恒的?生: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设计意图】通过已学课文的简单回顾,明白生命的接续何以可能。【活动五】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之女在开学第一课的演讲设问:1.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从父亲身上继承的除了身体还有什么?
2. 拉奇尼女儿的演讲对我们接续生命有何启示?生:略师:拉奇尼牺牲了,他的一双儿女代替他继续活着,实现了家族生命的接续。作为时代楷模之子,拉奇尼的儿女接续了父亲的生命,更是将宝贵的精神品质——对国家的爱、对家乡的爱、对他人的爱传承了下来。这也是人类生命最让人感动的地方。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个体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承担使命,成为生命链条中坚固的一环,环环相扣,人类才能发展,文明才能传承,生命才有接续。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体的身体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生命和精神生命却是在不断传承的。正是生命的这种传承,让人类能够创造出不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也要在人类生命的传承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