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我省海西州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了8世纪左右(唐中期)的2000余件文物(如图)。有些文物的材质、纹饰、工艺中体现出青藏高原、中原地区和中亚、波斯等区域的多重风格。在出土的丝织物中发现有葡萄纹,在墓葬中还发现了葡萄籽。这些文物说明,青海都兰(  )
A.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一个节点
B.当时处于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之下
C.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汇中心
D.是中亚国家到达长安的唯一关口
2.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认识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图片中,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工具是(  )
A.铁农具 B.耧车
C.骨耜 D.曲辕犁
3.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体现秦始皇“地方治理”政治理想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三司制
4.从《史记》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宋书》记载的“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  )
A.安定的社会环境 B.优越的气候条件
C.有效的经济措施 D.大量南迁的劳动力
5.如图是哪一历史时期形势图(  )
A.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后周时期) D.金南宋西夏并立时期
6.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货币大体经历了“实物→贝币→金属币→纸币”的演进历史,数字货币正在成为当前和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趋势。北宋前期,随着商贸繁荣出现了(  )
A.贝币 B.交子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钱
7.“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8.1905年《时报》刊文评价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革千年沉痼之积……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是指(  )
A.废除科举制度 B.废除八股和武举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成立京师大学堂
9.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如图中与c阶段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是(  )
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B.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
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三大军阀势力
10.作为青藏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宁火车站的变迁见证了西宁的巨大发展。从绿皮火车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再到高铁的方便快捷,西宁人出行条件不断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11.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体处于同一时期。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相同的历史贡献是(  )
A.开启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B.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基础
C.构筑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繁盛
D.推动世界完成了近代化转型
12.公元六七世纪,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大和国皇室和一些曾经在中国留学的贵族改革派,主张效仿邻国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拥立孝德天皇颁诏推行(  )
A.大化改新 B.种姓制度 C.明治维新 D.幕府统治
1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共同体现了(  )
A.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的进取精神
B.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D.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14.法律文献是国家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以下哪部文献为限制英国王权、促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法律依据(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15.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以及棉花等工业原料,而南方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存在矛盾
C.工业生产落后并缺乏竞争力
D.经济发展仍然受到英国束缚
16.“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1917年)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材料中提到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
A.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7.“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精神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18.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一演说后来被称为(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19.意识到“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后,为加强团结,促进欧洲一体化,欧洲国家在1993年(  )
A.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
C.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D.开始使用欧元
20.冷战结束后,旧的世界体系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出(  )
A.单极化特征 B.两极化现象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潮流
二、材料析答题(共3题,共30分)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六个纪念馆映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重大史实,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1)如果有机会去参观上述六个纪念馆中的两个,你会选择哪两个?写出你所选的两个纪念馆,分别写出一条选择的理由。(要求:选答两个,多选多答则只评前两个)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写出一条“中国共产党能”的理由。7月1日那天,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纪念党的百年华诞?写出一条力所能及的纪念行动(除参观纪念馆外)。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28年间,郑和船队秉持“共享太平之福”理念,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有人这样评价,“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
﹣﹣摘编自《中国水运报》等资料
材料二 义务教育统编《世界历史(九上)》: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达 伽马的航行,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西班牙人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马世力《世界史纲(下册)》:(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材料三《左传 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 虞书 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1)分别写出15世纪初郑和航海和15世纪末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动机和后果两方面综合来看,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习近平主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一人类文明交往理念的?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和大学时的牛顿学习刻苦,酷爱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喜欢阅读笛卡尔、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等大家的先进思想;1665﹣1687年,牛顿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1727年,85岁高龄的牛顿过世后,墓志铭中写道:“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材料二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如表是袁隆平院士事迹摘编:
材料三 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全部是英美两家垄断,中国没有完整地抓住一次机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们处于乾隆王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清朝开展洋务运动试图跟上,但是最终失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半段中国实际上也没有参与,但所幸在计算机革命的网络化阶段抓住了机遇。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是五个方向,新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这五个方向是未来中美真正的竞争场所。
﹣﹣摘编自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和著作。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条牛顿、袁隆平共有的优秀品质。
(3)结合材料三,为了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会,更有实力与美国竞争,中学生应该作怎样的“学习报国”准备?写出一条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感悟题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感悟历史。
材料 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120年前的1901年,中国被迫同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积贫积弱的中国只能任列强宰割。120年后的2021年3月,在中美外交高官阿拉斯加会谈中,针对美方发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外交官杨洁篪当场回击:“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杨洁篪的回击向世界传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现在的中国已不同于120年前的中国,西方大国再也不能以恐吓和武力欺压中国了。
﹣﹣据中美2021年3月阿拉斯加会谈新闻综合摘编
围绕“国运兴衰”主题,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一主题某一方面的认识。
作答要求:(1)认识须紧扣“国运兴衰”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表述须史论结合、思路清晰;字数不得超过答题卡给定空行;(2)按照“提出认识(一两句话提出认识)一简述认识(结合史实简述认识+一两句结语强化或深化认识)”的格式作答。
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解答】汉朝张骞同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分析题干,青海都兰出土的文物“体现出青藏高原、中原地区和中亚、波斯等区域的多重风格”,这是多种文明交汇的体现,说明青海都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一个节点,A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西汉设立的机构,而题干中出土文物是唐朝中期的,B项错误;青海都兰并不在海上丝绸之路上,C项错误;D项本身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能正确抽取题干中的线索是做题的关键。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用陶器装粮食,会挖水井,C符合题意;AD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具;B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3.【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记能力。
4.【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大量南迁的劳动力。
【解答】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大量南迁的劳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分析】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的相关知识。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解答】依据“后周(951﹣960)”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十国”。后周时期,占据成都的政权是后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涉及的政权。
6.【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经济发展。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宋朝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解答】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B是正确的选项;A是中国最早的货币;C是汉朝的货币;D是秦朝的货币。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7.【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可知,这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有关。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激战中,致远舰多出中弹,舰身严重倾斜。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的相关史实。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发展、废除的过程。
【解答】1905月2月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制,推广新式学堂,清廷诏准,至此历史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废除。据“1905年”“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呼。”及所学知识可知,《时报》盛赞的是科举制度的废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相关史实。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点。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解答】根据所学和示意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但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C项正确;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是a段,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是b段,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民族工业,不是说北伐战争,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原因以及特点。
10.【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掌握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强了对青海、西藏的建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出行条件不断改善,D项正确;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五计划揭开了我国工业化的序幕,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排除ABC三项。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相同的历史贡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都在思想上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构筑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繁盛,C项正确;A项与中国诸子百家无关,排除A项;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基础与古希腊先哲无关,排除B项;推动世界完成了近代化转型与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相同的历史贡献,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解答】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故主张效仿邻国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拥立孝德天皇颁诏推行大化改新。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内容。
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理解民族解放运动的定义。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和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拉美当时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印度民族起义指1857年到1859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人民反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D符合题意。
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只符合非洲民族独立运动,A排除;印度民族大起义不符合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B排除;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他们都不是农民阶级反抗的是殖民统治,C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
14.【分析】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确立。掌握《权利法案》的基础知识。
【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表明以法律权利取代了专制王权,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君主立宪制确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5.【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得出北方要求发展工商业,南方要求实行奴隶制度,进而分析得出体现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上存在尖锐的矛盾。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工业较为发达的北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棉花,而南部实行奴隶制度,并把棉花大量输入英国,从英国进口工业品,影响了北方工商业对市场的需求,因此材料反映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因此D项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美国南北战争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题干关键信息“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1917年)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解答】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1917年)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材料中提到的“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识记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的标志,二战中的重大军事行动体现《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是指各国团结起来集中力量一起消灭法西斯势力的军事行动,如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美国对中国的抗日援助;易北河畔会师;攻克柏林战役。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识记有关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冷战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二战后,欧洲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为了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西欧国家逐渐走上联合,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的成立,提高了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影响。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世界政治发展趋势是多极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析答题(共3题,共30分)
21.【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遵义会议。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
【解答】(1)如果有机会去参观材料中六个纪念馆中的两个,我会选择中共一大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选择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理由: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理由: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的理想追求,有科学理论引领,有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纪律规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领导能力。7月1日那天,我打算以演唱歌颂党的歌曲来纪念党的百年华诞。
故答案为:
(1)选择:中共一大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理由: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理想追求,有科学理论引领,有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纪律规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领导能力;演唱歌颂党的歌曲。
【点评】本题以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最远到达地区的掌握情况。
(2)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对比能力,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本质的区别。
(3)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论从史出的能力。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
(2)根据材料一“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可知,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明政府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不惜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厚往薄来)而与亚非国家友好贸易的和平之航。根据“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可知,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追求财富(掠夺黄金)而展开的殖民(奴役)之航。
(3)根据材料“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亲仁善邻”反映的是与邻邦邻国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协和万邦”反映的是协调、和谐各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故答案为:
(1)郑和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回答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或者回答古巴和海地,也可)
(2)郑和下西洋的本质:明政府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不惜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厚往蔣来)而与亚非国家友好贸易的和平之航。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本质:为了追求财富(掠夺黄金)而展开的殖民(奴役)之航。
(3)“亲仁善邻”:与邻邦邻国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协和万邦”:协调、和谐各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交往的有关知识。需要学生牢记相关知识,做题时认真阅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回答。
23.【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牛顿、袁隆平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袁隆平共有的优秀品质是锐意进取、创新改革、为人类发展不懈努力等。
(3)结合材料三可知,为了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会,更有实力与美国竞争,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等。
故答案为:
(1)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锐意进取、创新改革、为人类发展不懈努力等。
(3)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牛顿、袁隆平等相关史实。
三、探究感悟题
24.【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考查近代以来中国国运的变化,考查学生学史明志,以史为鉴的能力。
【解答】根据“中国被迫同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积贫积弱的中国只能任列强宰割”“现在的中国已不同于120年前的中国,西方大国再也不能以恐吓和武力欺压中国了”可归纳出认识是国运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学生可围绕认识,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清政府由于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错失几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近代科技止步不前,综合国力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面对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侵略,只能“跪在地上办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实施五年计划,推进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防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开始以强有力的声音回应世界,以平等的姿态与各国对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弱国无外交,强国才有发言权,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保持国运长兴。
故答案为:
提出认识:国运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简述认识:清政府由于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错失几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近代科技止步不前,综合国力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面对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侵略,只能“跪在地上办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实施五年计划,推进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防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开始以强有力的声音回应世界,以平等的姿态与各国对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弱国无外交,强国才有发言权,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保持国运长兴。
【点评】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学生需要对近代以来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整体的把控,能够联系当前,运用所学进行对比分析,做到以史为鉴,学史明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