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写作指导——语言描写》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学案、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写作指导——语言描写》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学案、反思)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记叙文写作指导——语言描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描写的形式及方法
2、进行语言描写片断训练
二、教学重点
语言描写的形式及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猜一猜”
(师念县官、财主、秀才以“雪”为题所做诗句,生根据内容猜一猜三句诗分别是谁所做。)从以上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同一场景,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作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有个性,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语言描写。
(二)有关语言描写:
1、提问:“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 ( http: / / www..cn" \t "_blank )写作方法。
2、语言描写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http: / / www..cn" \t "_blank )自言自语。
如:“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②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
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 http: / / www..cn" \t "_blank )。”
③第三种是互相对话。
——你去哪儿?——图书馆。
——借书吗?——不,还书。
④多人谈论。
马克说 :“我们去上海吧。”玛丽说:“上海没什么传统的东西,还是去西安吧。”罗兰一听又不同意了,急忙说:“我喜欢自然风景,听说中国的西部自然风光很好,我们去那里旅行吧。”爱德华听了他们的话,很为难地说:“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们到底去哪里好呢?”
3、语言描写的格式:
①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叙述语言)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②提示语在后面(叙述语言+提示语)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叙述语言+提示语+叙述语言)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④提示语在两边(提示语+叙述语言+提示语)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⑤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没有提示语)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语言描写的格式,可以几种格式交替使用,这样文章的表现形式就不会显得那么单调。
4、语言描写的写作技巧:
我们要写好一段语言,除了要掌握语言描写的格式外还必须把握一些可以使语言描写具有个性化的技巧,这又有哪些呢?
首先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内容:
①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 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 (这说明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
②不识字的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这说明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③春节,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安徽,正月初一那天,小明一不小心打坏了奶奶家的金鱼缸,清脆的响声惊动了一家人。
妈妈(企业职工):小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
爸爸(在职教师):小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
爷爷(退休干部):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
奶奶(退休教师):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这一语言片段又说明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职业、文化教育等
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请同学们再看这一语言片段)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他应怎么说话呢?课堂上不见课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 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 在家里不见课本: “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小明嚷道。
这一语言语言描写又告诉了我们语言描写要注意什么呢?
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语言描写不是单纯机械的表达,写活人物对话,还有注意说话人的“声”及“像”,从多个角度综合描绘。
①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注意了人物的神态表情,更好的表现孔乙己的迂腐)
②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注意了人物说话时音色、音量的变化)
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
“我……我……没……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说话时的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反映内心的慌张)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说话声音的延长,流露出内心的怀念与不舍)
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
①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徐时龙。”
“年龄?”
“24岁。”(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② “不!我要!我要!我就要!”金宝跺着脚大叫起来(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第五把钥匙:身临其境法
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
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三)归纳:
语言描写的技巧:
1、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
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
3、通过神态动作的辅助。
4、借助标点来增色。
5、身临其境法
(四)实战演练
1、为漫画补充语言
2、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迟到而被老师责罚。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受。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毕恭毕敬,知错能改。
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师长劝告。
(五)教师寄语
慧于心而秀于言:思想豁达的人,言语就会宏通,心灵聪慧的人,语言自然灵秀,所以,修炼语言首先修炼心灵,描写语言定能以形传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记叙文写作指导——语言描写》教学反思
看着学生们的作文,很多学生的文章写得不够生动,尤其是在写人的时候,大多是对人物的概括叙述。有时候人物的一句话比记叙一件事情更能展现出他的性格,由此可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恰当的语言描写还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写人的文章展现出个性化的光芒,变得生动形象呢?为此我特别设计了这么一堂课,希望能为学生的语言描写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课的开始,我先用秀才、财主和县官对雪景的诗歌描写,显现出语言描写的个性化。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出语言描写的定义,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随即就介绍了四个相关的方法,分别有:身份年龄联系法、场合情境融入法、神态动作辅助法、标点符号增色法。在每个方法介绍完之后我都配有相应的练习。等学生将这些分步的练笔完成之后,再用一幅漫画的形式,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最后一个课后练习希望学生进一步巩固语言描写的方法,可以说整堂课的设计是环环相扣的,而且也做到了讲练结合。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介绍语言描写的方法时没有每一种方法都配有练习同时,语言描写要注意语言要简明,但我上课前考虑到时间关系就把这一点删去了,结果在课堂练习时学生的答案就很明显存在这一问题,不能体现生活中对话的简洁性,课堂时间不够,就把这点在作业讲评时补了。
这一次的写作训练课不见得成功,但我觉得这样专题类的写作训练课,我们的学生还是很需要的,即便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无疑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猜一猜
游戏规则:我念一段话,这段话里有县官、财主、秀才。你们根据每人说的一句话猜出他们的身份。
县官
财主
秀才
大雪纷纷落地
拍马
无忧
有才
此乃皇家瑞气
再下三年何妨?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
语言描写的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独白、 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对话、多人议谈
4. 马克说 :“我们去上海吧。”玛丽说:“上海没什么传统的东西,还是去西安吧。”罗兰一听又不同意了,急忙说:“我喜欢自然风景,听说中国的西部自然风光很好,我们去那里旅行吧。”爱德华听了他们的话,很为难地说:“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们到底去哪里好呢?”
1.“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2.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3. ——你去哪儿?——图书馆。
——借书吗?——不,还书。
1、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符合人物的年龄
符合人物的身份
妈妈(企业职工):小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
爸爸(在职教师):小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
爷爷(退休干部):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
奶奶(退休教师):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
年龄的人说的话是截然不同的!
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课堂上
不见课本:
下课时
不见课本:
在家里
不见课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快,帮我找找! ”
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融入人物的神态表情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注意音色、音量的变化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神态动作辅助法
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
说话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时
“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 ,独具人物个性。
“不!我要!我要!我就要!”金宝跺着脚大叫起来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徐时龙。”
“年龄?”
“24岁。”
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
身临其境法
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1
2
3
4
写作训练讲座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毕恭毕敬,
知错能改。
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
师长劝告。
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上课迟到而被老师训斥。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老师与他们之间的对话,表现出这两个同学的性格特点。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记叙文写作指导——语言描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描写的形式及方法
2、进行语言描写片断训练
二、教学重点:语言描写的形式及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猜一猜”
游戏规则:下面这段话里分别有县官、财主、秀才的话。你们根据每人说的一句话猜出他们的身份。
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拍马
都是皇家瑞奇 财主无忧
再下三年何妨? 秀才有才
(二)有关语言描写:
1、提问:“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2、语言描写有几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http: / / www..cn" \t "_blank )自言自语。
如:“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
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 http: / / www..cn" \t "_blank )。”
第三种是对话。
——你去哪儿?——图书馆。
——借书吗?——不,还书。
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
马克说 :“我们去上海吧。”玛丽说:“上海没什么传统的东西,还是去西安吧。”罗兰一听又不同意了,急忙说:“我喜欢自然风景,听说中国的西部自然风光很好,我们去那里旅行吧。”爱德华听了他们的话,很为难地说:“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们到底去哪里好呢?”
3、语言描写的格式:
①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②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④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⑤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三)、掌握语言描写的几把钥匙:
1、同学讨论、回答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
不识字的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
妈妈(企业职工):小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
爸爸(在职教师):小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
爷爷(退休干部):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
奶奶(退休教师):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2、同学讨论、回答
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他应怎么说话呢?
课堂上不见课本:
下课时不见课本:
在家里不见课本:
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2、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说话时的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反映内心的慌张:
“我……我……没……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声音的延长,流露出内心的怀念与不舍: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
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徐时龙。”
“年龄?”
“24岁。”
2、“不!我要!我要!我就要!”金宝跺着脚大叫起来
第五把钥匙:身临其境法
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
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四)实战演练
1、为漫画补充语言
2、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迟到而被老师责罚。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受。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毕恭毕敬,知错能改。
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师长劝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