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12.强国必须强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12.强国必须强军 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12讲 强国必修强军
教学时间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历史资料对比知道强国必须强军,了解强军对保卫和平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拥军故事感受“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拥军传统,建立拥军观念,作出拥军的行动,长大以后愿意从事祖国国防事业。能力与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和平需要保卫第二部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第三部分: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对保卫和平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我党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的努力及军队建设的目标。教学难点: 感受“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拥军传统,建立拥军观念,作出拥军的行动,长大以后愿意从事祖国国防事业。
教学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讲故事、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循情-升华) 提问: 1.短片里边疆条件怎么样? 2.这样的条件下,边防战士的表现怎样? 3.你有什么感受? 一位老兵——习近平爷爷 请你阅读教材,了解习爷爷在军队的故事,说说这些故事让你有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 习爷爷说:“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为什么习爷爷这样说? 鸦片战争之初,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近1/3,而英国为1/10。但我们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使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并赔款割地而告终。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一次次胜利,赢得了对手由衷的敬畏和尊重。最终,停战协议顺利签订,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环境。 通过边防战士的短片,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习近平爷爷对军队的关注,感受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的重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对比了解,初步领悟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据理(依理循情、激发情感) 和平需要保卫“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1.根据教材简单介绍这张照片的背景。2.设计小女孩和女兵的对话。补充资料: 撤侨当天就发生了不明武装的袭击,中国海军舰船不仅成功让数百名中方人员安全撤离,还成功帮助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公民离开也门地区。提出设想: 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会有什么后果?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活动:给图片排序思考并回答: 1.通过排序,观察有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结合教材P76,说说有这样的军队保护,让你有什么感受?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习爷爷怎样做?1.阅读故事《习主席看望连队官兵》。2.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出了什么?习爷爷关心、爱护子弟兵!子弟兵需要我们尊敬、爱护、拥戴。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党和国家怎样做?拥军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党和国家从各个方面拥军! 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我们怎样做?根据情境,排演小剧,体现自己的拥军意识。1. 火车站的售票口、医院的窗口、景区的入口都有军人优先的窗口,为什么?如果我们此时遇到军人可以怎样做?2.你的邻居李奶奶门口有个标志:光荣之家。这是军属的光荣标志。你可以为李奶奶做些什么呢? 感受国家的强大与军队的强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刻含义,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当用实际行动拥军,热爱人民军队,树立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践行(知行统一、指导实践) 1.搜集抗洪救灾、汶川地震或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军队参与救援的数据、图片和故事。 2.说说以上资料内容如何体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将军队的事迹、数据和强军目标联系起来,拉近人民军队和学生的距离,深刻感受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加深对强国必须强军的认识。
四、谈收获 习近平说:“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如果请你设计一款拥军海报或者征兵标语,你会怎么设计呢? 总结全课,再次点明主题,并且通过设计海报或者标语的形式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拥军情感,树立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板 书 第12 讲 强国必须强军和平 保卫 军队 强军 拥军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