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 (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 (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充沛的水源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6.1 正视发展挑战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是什么?
2、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意义?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意义)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哪些严峻挑战?
5、我国资源现状及危害?(资源国情)
6、我国的环境形势、产生原因及危害?
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自学
导航
思考: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的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人口暴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主题。
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应对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2011年世界人口突破70亿,2017年达到76亿,
预计2030年将达到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
2100年将达到112亿。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
笔记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P75)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截止2021年09月15日,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96,934,179人(75亿多),其中中国以 1,411,780,000(14亿多) 人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思考:已上分是2021年世界人口前五的国家,从中读出那些信息?
1.我国人口的现状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人口基数大
思考:说明了我国的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人口素质偏低
1、我国人口现状
认识我国人口特点
(3)新特点:
总人口增速趋缓
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是靠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新特点
认识我国人口特点
(3)新特点: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指该国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更替水平:指维持人口时代更新,不增不减的状态
新特点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结合视频和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现状
新特点:②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结合视频和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现状
新特点:③老龄化加剧
认识我国人口特点
(3)新特点:
大量的人口流动
新特点
中国人口
2、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新特点?
(1)人口国情:
(2)基本特点:
(3)新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图片反映出人口问题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关于人口问题的乘除法:说明了什么?
很小的问题×14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可见的财力物力÷14亿=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吃饭、住房、就业、养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资源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品产量……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针对中国人口问题实行的国策
(1)原因:
(2)意义:
计划生育
B1: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B2: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B3: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A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A2: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A3: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A4: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及意义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1950年代 “人多好办事”
1970年代 “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80年代 “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年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21年5月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P76
3、我国为什么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开放三孩?
0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资源日益短缺
水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水污染
生态系统退化
植被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 种类 资源总量 人均资源占有量
我国资源总量 世界排名 我国人均世界排名 中国 世界 美国 与世界
比较
国土 世界第三位 54名 0.9 2.75 3.87 约1/3
耕地 世界第四位 130名 0.09 0.28 0.78 约2/5
森林面积 世界第五位 134名 0.11 0.83 1.1 约1/9
林木储积 世界第七位 122名 9.6 62.8 83.4 约2/13
草原面积 世界第一位 138名 0.21 0.65 0.99 约1/3
水资源 世界第六位 121名 2700 10000 18000 约1/4
煤炭储藏 世界第三位 53名 234.4 312.7 1045 约3/4
从上面表格和能源矿产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怎样的资源形势?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的资源国情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我国的资源国情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①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这四幅图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思考:以上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我国的环境国情是怎样的?
图片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环境国情?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洪水泛滥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国的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5.我国的环境现状、成因及其危害? P79
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环境形势、成因及危害
形势:
原因:
危害:
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转变发展方式
走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
问题
6、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①面对挑战,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P74小字
②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P80
人口问题
本课小结:
1、我国的人口国情及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3、我国的资源国情是什么样?
4、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样?
5、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怎么办
正视发展挑战
发展中的
人口问题
资源环境
面临危机



1.当前,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这
①说明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②启发我们应适时放弃计划生育,谋求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③表明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④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3 .从2016年元旦开始,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从下表反映的信息中可知此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在于( )
①缓解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趋势 ②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③完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④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4.习近平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上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依据是我国( )
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得以根本改变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