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9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9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西汉建立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西汉建立

视频1
视频1.1
视频1.2
含义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视频2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石,dàn,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牛车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百废待兴、经济凋敝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2.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秦,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原因
丞相
萧何
吏掾
御史大夫
任敖
狱吏
相国
樊哙
屠狗者
太尉
周勃
丧事从业者
左丞相
陈平
白徒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3.汉统治者的特殊经历:出身下层、了解民间
原因
还乡务农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力
鼓励生产
减轻赋税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免为平民
2.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免除徭役两年)
3.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
4.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5.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
作用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从刘邦开始所采取的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对稳定汉朝封建统治秩序做出了很大贡献,是汉初一项基本国策。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含义
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
指西汉的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这样一种治世。
视频3
材料四: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五: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文景之治

2、原因
材料:—文帝二年(前156年)、文帝十二年(前166年),文帝两次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十三年六月,又“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五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福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页201。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景帝
征收2/3(“泰半之赋”)
征收1/15(“十五税一”)
征收1/30(“三十税一”)
文景之治

2、原因
材料四: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 —《汉书·刑法志》
材料五: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 —《汉书·贾山传》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文景之治

2、原因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来装饰,只可用瓦器。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页56。
秦始皇陵(陕西·骊山)
汉文帝·霸陵(陕西·西安)
文景之治

2、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历史地位)
(2)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02年~前141年,61年)
文景之治

3、影响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荆燕吴传》
内容 结果
汉高祖时期 ①“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放奴婢,免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文景之治”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
国策: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小结
1.下面对西汉休养生息政策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
A.封建国家暂停了对农民的剥削 B.西汉统治者废除了秦朝的沉重赋税
C.西汉王朝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D.政府奉行宽松政策,把剥削放到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2.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受献礼。对修建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表明汉文帝( )
A.当时国家很贫穷,消费不起 B.做样子给百姓看,怕大家说他是昏君
C.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D.节俭财政开支,以削弱诸侯王势力
课堂小练
D
C
3.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重视发展农业④以德化民;⑤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课堂小练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