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4.2以礼待人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第四课的第二框题。学生在理解第三课内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前提下,了解了最主要的社会规则是道德和法律,于是在教材编排上第四课讲道德,第五课讲法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自然、水到渠成的。本课内容在学习了《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而了解什么是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个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从思想上已经认识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大部分同学在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文明有礼,但部分同学对文明有礼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做不到文明礼貌,所以学习本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践行礼貌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礼是什么;明白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亦寒。”礼貌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友好感情的一道桥梁,它能减少误会,改善人际关系。如果大家都能自觉做到礼貌待人,不仅能使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而且可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个人冲突,使人们生活在一个亲切、温暖和愉快的环境中。 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以礼待人?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1.礼体现一个人哪些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 、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 、仪表端庄、 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对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文明有礼促进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 、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对国家的重要性有哪些? 文明有礼体现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5.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 ,用语文明。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礼相待,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 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 、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 、观察、思考和 。
合作学习 一、待人礼为先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7上面的事例) 设问: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该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何感受?会做些什么? 3.一个有礼貌的人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小岩不礼貌的行为的本质是忽视他人、不尊重他人,没有考虑客人的感受,只顾自己方便。 一个的礼貌可以表现在语言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举止以及仪容仪表上。 小结:什么是礼? ①本质: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表现: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活动】小岩的故事续——观点辨析 回家以后,小岩的爸爸妈妈又批评了小岩。小岩感到很委屈,他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讲这些繁文缛节!?” 设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礼的确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变的形式,不变的是本质。任何时代人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礼体现的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与人为善。礼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网络社交礼仪知多少? 1.聊天中回复“嗯嗯”和“嗯”有什么不同? 2.动不动发超长的语音合适吗? 3.主动加别人好友,然后静悄悄合适吗? 4.与人聊天中需要离开怎么办? …… 你还知道哪些网络社交礼仪?我们有必要了解网络社交礼仪吗?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与人交往,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礼仪便是不可获取的。 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①个人角度: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在待人处事中做到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活动】社会热点——视频 9月6日,四川成都,爸爸被加塞爆粗口,一旁的宝宝奶声奶气纠正错误,“爸爸不要发脾气,车自己会走的”“这样是不礼貌的孩子”。 设问: 1.材料中小朋友所说的礼貌指的是什么? 2.生活中你曾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不礼貌”?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师:小朋友说爸爸不礼貌是指爸爸说脏话语言不文明。类似的不礼貌比如随地吐痰、插队等,属于行为举止文明。这些不礼貌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环境,让我们的社会不那么和谐,甚至引发矛盾冲突。 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②社会角度: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活动】认识三军仪仗队 三军仪仗队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 设问:为什么在类似迎送外国国家元首等重大国事活动中需要三军仪仗队? 师:重大国事活动中的礼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和实力。 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③国家角度: 文明礼仪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小结:为什么要以礼待人?(礼的重要性)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讨论探究——做文明有礼的人 分组讨论:在以下四种场所我们该怎么做到文明有礼? 1. 老师办公室 2. 公共图书馆 3. 观看文艺演出 4. 到不同民族的同学家吃饭 师:(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除此之外,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活动】关于礼貌的名言欣赏 学生齐读: 教师口头设问:以上名言分别与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哪些内容有关? 课堂知识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以礼待人
巩固练习 1.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一些游客在出境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不但破坏了环境,也损害了中国的形象.为此,我们应该( C ) ①尊重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祖国形象 ③提倡文明出游,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人无礼则不生。下列同学的行为与做文明有礼的人不相符的是( B ) A. 甲:麻烦别人,要说“打扰” B. 乙:披头散发,奇装异服 C. 丙: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D. 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 3.山东省菏泽市文明出行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文明出行专项行动,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秩序,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对于文明出行的相关规定,我们应该( C )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 ②把文明出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③管好自己,自己遵守规则即可 ④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反映了礼貌是( C ) ①内在素质的体现 ②外在形象的显示 ③博学多才的表现 ④良好行为习惯的展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强调了与人交往必须(B ) A. 态度真诚 B. 语言文明 C. 举止端庄 D. 为人和气 6.培养良好的品德、人格,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就会从内到外地表现出来。下列属于文明礼貌行为的是( C ) A. 与他人发生摩擦,大打出手 B. 不以扰人为羞 C. 说话要注意场合,态度诚恳 D. 妨碍他人不道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