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金华地区)考生注意:1.本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否则考试无效;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科学与技术虽然联系密切,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科学的基本功能在于认识自然界,而技术的基本功能在于改造自然界。如“电磁理论”就属于科学的领域,下列属于技术领域的是---( )A. 电学 B. 磁学 C. 电动机 D. 电磁学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科学测量》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05907&idx=1&sn=4493fb0b7a79efde62bb95ddf55adb35&chksm=eade6de9dda9e4ffe9ed460ad78f014f564990a83bb66611ea683290fe5ccbf4fa0436a41768&scene=21&token=119956827&lang=zh_CN" \l "wechat_redirect )的课程后想巩固所学的知识,准备量取5毫升水,那么他应该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A. 10 毫升烧杯 B. 50 毫升烧杯 C. 10 毫升量筒 D. 50 毫升量筒中文名称 浓硫酸密度 1.84 克/厘米 3质量分数 98%颜色状态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特性 强腐蚀性、酸性等3.实验室内一些危险的物品应贴有相应的警告标志。如表是盛放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 该试剂瓶上还需贴上印有下列危险警告标志中的---( )A. B. C. D. 4.在做“观察蚯蚓形态”的实验时,为达到实验目的,最适合的观察工具是--- ( )A. 显微镜 B. 望远镜 C. 放大镜 D. 天文望远镜5.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严实的相片底片发生了严重曝光,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X射线。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小科看到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文章《总生四胞胎的神奇动物 ( http: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493385&idx=1&sn=f1aaa5093c95a4db283df35bee98de74&chksm=eade5d13dda9d405574002fc02457a444a6dacc25718e385dded3310512f5f0b994d5831adc8" \l "rd" \t "_blank )》感觉很好奇。这种动物叫犰狳,它体温恒定,妊娠期为 40~120 天,每胎产仔 2~4 只。犰狳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A. 爬行类 B. 哺乳类 C. 两栖类 D. 鸟类8.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的处理方法中,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9.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其他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病人的体温---( )A. 一定等于38℃ B. 一定低于38℃ C. 可能高于38℃ D. 一定不高于38℃10.如图是小科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与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1cm、5.50cm B. 1cm、8.30cm C. 1mm、2.80cm D. 1mm、8.30cm11.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 )A. B. C. D. 12.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 “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 “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13.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B. 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和“凉拌黄瓜”盘里的汤汁主要来自叶绿体C.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D. 用热水烫菠菜,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细胞壁被破坏1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所不同。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 )A. 细胞核 B.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细胞膜15.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拥有300种珊瑚,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252种鸟类等众多物种,那么产生这些物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 食物变化 B. 地理隔离 C. 天敌出现 D. 环境改变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 古诗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中的“苔”是指____________类植物。“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指江水中____________植物大量繁植。17. 小华观察了海带、马尾松、桃树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如下图的检索表。(1)2b的空格中应填上____________;(2)桃树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P”、“Q”、“R”或“S”)。18.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动物取食 ________ A呼吸鲸喷出水柱 ________ B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 ________ C繁殖植物开花结果 ________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9. 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酒精灯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给其它物体加热的是_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20. 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问题。21.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层次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组织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表器官的是 ____ (填字母)(2).人和动物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上皮组织、 _______ 、 _______ 、肌肉组织等。22. (1).上图中, ____ (填“甲”或“乙”)为动物细胞,因为该细胞不含叶绿体和____________ 。(2).向日葵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在细胞中[ ] ____________ 内进行的。23.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①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②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③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④为什么每个培养皿中要加10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加l粒来完成实验?____________ ⑤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⑥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 。24. 量筒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 ,使用时,量筒必须 ____________ ,视线要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水平。如上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________ mL。25. 有一天,小科坐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得通红,磁性会变化吗?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上,另一端附着一些大头针,然后加热。这时小科应该观察 ____________ 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5分)26. (7分) 小科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风扇扇叶的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扇叶的宽度、长度、倾斜角度等因素都有关系。为此, 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 扇叶宽度/cm 扇叶长度/cm 扇叶倾斜角度 θ 纸片被吹起的角度 α1 4 7 30° 35°2 3 7 30° 30°3 2 7 30° 20°4 3 4 30° 20°5 3 7 45° 40°(1).该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有:量角器和 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科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 来确定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3).小科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扇叶的倾斜角度、长度相同时,扇叶的宽度越大, 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越大。那么他选择分析的实验组别是 ________(填序号)。27. ( 6分)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1)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 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火焰层 平均温度/℃乙 丙焰心 432 598内焰 666 783外焰 520 667由左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的问题质疑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较多。老师提示: 酒精灯加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2)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28. (6分) 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科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图乙设置实验;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实验。(1)针对小科探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____________。(2)本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请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29. ( 8分 )(1)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的实验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 ℃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Ⅰ.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Ⅱ.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融化,形成冰水混合物;Ⅲ.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Ⅳ.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Ⅴ.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①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②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黄粉虫幼虫 500 条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饲喂时间 30 天30. ( 8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 40%、蛹含蛋白质 57%、成虫含蛋白质 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材料二:科学家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 1 和图 2。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表中★应该为 ,本实验中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计算图 1 中饲喂 30 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比较图 2 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共5题;共38分)31. ( 10分 ) 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 ,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此温度计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测29 ℃及以上的温度。(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_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5)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32. ( 9分 )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______。(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33. ( 8分 ) 小安找到了6只昆虫,他根据昆虫的外形做了检索表。(1)在图中,乙昆虫属于上表中6只昆虫之一,请查出乙昆虫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2)在如图的甲、丁中,哪只昆虫不是小安找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安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 8分 )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啤酒瓶。为了估测出酒瓶的容积,小科通过向瓶中装满水,再将水全部倒入____________,测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瓶的容积。现仅提供以下材料:待测定容积的啤酒瓶、一把刻度尺、一个可以密封的瓶塞和适量的水。(1).根据上述材料,小红也设计出粗略测啤酒瓶的容积方案,请补充完整。(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①刻度尺测出了该瓶子底部的直径为D②如图:在瓶内放入适量的水,塞紧瓶塞,用刻度尺测出水柱长度h1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测量的量和已知量,写出求瓶子容积的表达式: V= 。35. ( 5分 ) 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如图所示: 细管上刻度是上面大还是下面大?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电磁是能量的反应是物质所表现的电性和磁性的统称,如电磁感应、电磁波、电磁场等等。所有的电磁现象都离不开电场;而磁场是由运动电荷(电量)产生的。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属于技术领域,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答案: C解析: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方法是一次性量取,量程稍大于或等于所量体积分析。量取 5 毫升水,需选择10毫升量筒;故选C。3.答案: D解析:根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及各标识的名称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张贴腐蚀性标签,A为易燃液体标识,B为易爆炸标识,C为剧毒标识,D为腐蚀药品标识;故选D。4.答案: C解析: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天文望远镜都是人类的观察工具,应对观察工具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工具,解题即可。A、显微镜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蚯蚓的形态本就是肉眼即可看到的,因此不需要显微镜作为观察工具,A不符合题意。 B、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蚯蚓的形态近在眼前并不是遥远的事物,因此望远镜不适合,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形态会更细致,放大的更加清楚,所以放大镜适合观察蚯蚓的形态,C符合题意。 D、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因此不适合作为观察蚯蚓形态的工具,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 C解析: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由题目可知,伦琴的发现来源于细心观察;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具有新城代谢的功能,有些动物运动缓慢,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 B解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犰狳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具有胎生、哺乳等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故选:B。8.答案: D解析:根据实验室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分析解答。A.被热的试管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降低伤口处的温度,再进行其他医护处理,故A正确不合题意;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这样可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C.被化学试剂灼伤,应该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然后再进行医护治疗,故C错误符合题意;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9.答案: D解析: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则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这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8℃,给病人测量后还显示38℃,那么它的体温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摄氏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0.答案: C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大格长度÷小格数;首先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读出所对的两个刻度值,最后将它们相减即可。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10个小格,则金属片的长度为:1cm÷10=0.1cm,则金属片的长度为:8.30cm-5.50cm=2.80cm,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 D解析: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A.刻度尺应该与被测物体的边线平行,故A错误;B.刻度尺没有最大限度的贴近被测物体,故B错误;C.被测物体的边线没有与某个整刻度对齐,故C错误;D.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提出问题.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一情景中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的问题,选项A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故没有探究价值,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教授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故没有探究价值。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答案: C解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和“凉拌黄瓜”盘里的汤汁主要来自液泡,B不符合题意;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C符合题意;D、用热水烫菠菜,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答案: B解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所以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故B正确;故答案为:B。15.答案: B解析: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离,使地球上某些地区处于稳定隔离状态,在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下,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形成新物种。产生这些物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隔离。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16.答案: 苔藓;藻类解析: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 紫菜)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指的是台阶上长满了苔藓,它属于苔藓植物;春来江水绿如蓝指的是江水中绿色的藻类植物出现在江水中,江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故答案为:苔藓;藻类17.答案: (1)有种子(2)R解析: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裸子植物,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1)2b的空格中应填上有种子。(2)桃树属于被子植物,它有果实,因此桃树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R。故答案为:(1)有种子(2)R 18.答案: B;A;D;C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动物的取食,说明动物需要营养;向日葵向着太阳说明动物具有应激性;植物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生长繁殖;鲸喷出水柱属于生物能呼吸.故答案为:B A D C19.答案: ⑤;②;⑥;④解析:根据常见实验室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滴管,故选②;给其它物体加热的是酒精灯,故选⑥;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故选④。20.答案: 安全性;社会伦理解析: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有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故答案为:安全性;社会伦理21.答案: (1)A;B(2)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解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由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为组织,因此图中代表组织的是A,代表器官的是B。(2)人和动物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等。故答案为:(1)A;B(2)结缔组织;神经组织22.答案: (1)乙; E 液泡 (2)F;细胞质解析: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1)上图中,因此乙为动物细胞,因为该细胞不含叶绿体和[2]液泡。(2)细胞质里有液泡,它内部的细胞液中溶解着许多成分。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含有叶绿体,因此向日葵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在细胞中[F]细胞质内进行的。故答案为:(1)乙;E;液泡(2)F;细胞质23.答案: 青蛙受精卵孵化数量;排除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可靠性;C;增加一个只放置清水的对照组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该兴趣小组以水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要观察并记录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实验中水池里如果放1粒受精卵,数量过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为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青蛙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受精卵发育成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受精和发育必须在水中完成;没有设置对照组,应设计一个只放置清水的组。24.答案: 量取液体的体积;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44解析:根据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解答。(1)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跟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如下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40mL+1mL×4=44mL。 25.答案: 大头针;加热时磁铁磁性减弱解析:小科研究的问题的磁铁的磁性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小科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变化来显示磁铁磁性的变化。磁铁磁性强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磁性弱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小科设计的实验磁铁磁性的强弱是通过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磁性变化的,所以第一空应该是大头针(数量)的变化;吸引大头针多时说明磁性强,反之则说明磁性弱,所以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加热时磁铁磁性减弱。故答案为:大头针;加热时磁铁磁性减弱三、实验探究题26.答案: (1)刻度尺(2)纸片被吹起的角度 α(3)1、2、3解析:(1)根据表格确定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使用的测量工具。(2)纸片受到风吹后会与竖直方向形成一个夹角,空气流动强度越大,纸片被吹起的角度越大;(3)根据结论确定哪些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据此选择对照实验。(1)根据表格可知,测量扇叶的倾斜角度与纸片被吹起的角度用量角器,而测量扇叶的宽度和长度需要刻度尺。(2)实验中,小科通过观察纸片被吹起的角度 α来确定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3)根据结论可知,扇叶的倾斜角度和长度相同,而扇叶的宽度不同,故选对照实验1、2、3。27.答案: (1)外焰;内焰(2)酒精灯的构造;灯芯的长短;酒精灯自身原因;酒精的浓度等解析:(1)I.火柴梗的碳化是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的,外焰部分的碳化,而里面的没有碳化,只能说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II.分析表格数据,确定温度最高的火焰位置。(2)酒精灯本身的结构、灯芯的长短、酒精浓度等都会影响最终酒精灯火焰的温度。(1)I.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II.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由上表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2)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的构造;灯芯的长短;酒精灯自身原因;酒精的浓度等。 28.答案: (1)空气中氧气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合理即可)(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3)增加小白鼠的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合理即可)解析:1、实验所用的小鼠的生命活动要正常的,主要从鼠的种类,大小,年龄,新陈代谢旺盛程度等方面考虑;2、小鼠释放热量使瓶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液柱移动;3、 膨胀程度是否明显可从热量的产生和膨胀后显示的导管进行处理;(1)小科提出问题“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因此针对小科探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空气中氧气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2)此实验的原理是:动物运动越快,体内释放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坂璃泡内的气体膨胀越大,所以其原理是: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3)增加小鼠的数量,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多,液柱移动就会加快,改变相同的气体体积时,玻璃管越细,移动的距离越明显,所以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增加小爵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故答案为:(1)空气中氧气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合理即可) (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3)增加小白鼠的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合理即可)29.答案: (1)BACEDF;偏大(2)50;25解析:(1)根据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过程分析解答。烧杯的底部直接与酒精灯的火焰接触,它的温度肯定会远远高于水的温度100℃,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大。(2)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的,因此温度值的变化量与液柱的长度变化量肯定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二者之间肯定存在这样的关系: , 代入数值计算出即可。(1)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的实验步骤: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取出温度计;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那么正确的顺序为BACEDF。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 ℃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偏大。(2)①当实际温度t=50℃时,根据公式得到:;解得:t'=50℃;②当显示温度t'=26℃时,根据公式得到:;解得:t=25℃。30.答案: (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 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3)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解析: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 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黄粉虫同时放在三个组环境中,喂食不同的食物,观察黄粉虫对食物的选择,从而得出实验结论。(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是研究黄粉虫在降低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所以变量是泡沫塑料,其余条件都相同,表中★是等量的泡沫塑料。(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 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应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通过比较图 2 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 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 (3)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四、解答题31.答案: (1)气体的热胀冷缩(2)玻璃泡(3)不能(4)降低(5)测量范围太小解析:1、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图中的气体温度计主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时,塑料瓶内的气体会热胀冷缩,瓶内气压发生变化,使液柱上升或下降,所以塑料瓶相当于玻璃泡;3、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可得出温度每升高2 ℃ 高度下降5cm,用此规律可发现在29 ℃ 时吸管的长度不够,所以不能测量;4、根据此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进行判断;5、由题中的数据变化规律可得出此温度计的不足之处。(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2)当外界温度变化时,塑料瓶内的气体会发生热胀冷缩引起液柱上升或下降,所以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3)由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可得出温度每升高2 ℃ 高度下降5cm,用此规律可发现24℃时液柱高度只有4.2cm,再上升2℃到29 ℃ 时液柱还要下降5cm,吸管长度不够,所以用此温度计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4)当液柱向上移动时,说明塑料瓶内的气体遇冷收缩,表明温度是下降的;(5)由第(3)小题可知,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测量范围太小。故答案为:(1)气体的热胀冷缩 (2)玻璃泡 (3)不能 (4)降低 (5)测量范围太小32.答案: (1)A;C(2)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3)A,C,D解析: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的方法主要步骤有:量出n匝细铜丝的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匝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2、实验中由于操作不仔细或操作不当会出现误差,也会因测量工具本身的问题出现误差。(1)根据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的方法主要步骤有:量出n匝细铜丝的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匝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所以铜丝的总长度没有必要测量。步骤A是没有必要的。C步骤中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错误,应该用n匝线铜丝的总长度L2去除以n;(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3)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所取铜丝部分不同,平均得到的值可以不同,是误差的原因,A正确;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操作错误不是误差,B错误;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测量时会出现读数不同,是误差的原因,C正确;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这是操作不当是误差的原因,D正确。故选ACD故答案为:(1)A;C (2)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 (3)ACD33.答案: (1)蜉蝣(2)丁虫(3)不能;该检索表只是小安根据6只昆虫的外形制定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分类,制作昆虫分类检索表知识点。(1)有图片中可以明显发现乙昆虫尾分叉,而且是分两叉的,翅也很明显,因此乙昆虫属于蜉蝣。(2)在如图的甲、丁中,甲虫和丁虫尾都不分叉,尾不分叉的有一对翅和两对翅的动物,丁虫没有翅,所以丁虫并不是小安找到的。(3)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还有许多种类没有发现,因此小安的检索表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并且该检索表只是小安根据6只昆虫的外形制定的。 故答案为:(1)蜉蝣 (2)不能(3)该检索表只是小安根据6只昆虫的外形制定的34.答案: 量筒 (1)将瓶倒置,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空气柱长度h2(2)解析:(1)③啤酒瓶的下半部分是圆柱体,可以借助V=Sh计算出这部分的容积。如果在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面不能超过圆柱部分,测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再将瓶子倒置,这次空瓶的部分为圆柱,将这部分体积与水的体积相加就是瓶子的容积。(2)将计算出两个圆柱部分的体积相加得到瓶子的容积。(1)①中已经测出瓶子的底部直径,②中测出水面的高度,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底面积,再根据V水=Sh1计算出水的体积。记下来要测量倒置使空瓶部分的体积,只需测出空气柱的长度h2 , 再次利用V'=Sh2计算出空瓶部分的体积即可。(2)瓶中水的体积:;瓶子空气柱的体积:;则瓶子的容积为:。35.答案: 下面的刻度示数大些因为当温度升高时,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液面下降,所以下面刻度示数大解析: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瓶内的空气会发生“热胀冷缩”的变化。瓶内空气体积变大,则玻璃管内液面下降;反之,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据此分析上面的刻度变化即可。细管上下面的刻度示数大些,理由:因为当温度升高时,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液面下降,所以下面刻度示数大。第24题图第22题图第21题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