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汉古尔河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设计课题: 五课2框 预防犯罪 授课时间: 2021年 10 月 20日 22 日 课时:1课时 第11 页课标要求 了解违反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他们往往又对法律、犯罪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淡薄,所以急需树立法治观念;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易产生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学习目标 1.了解犯罪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的危害,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教学重点 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和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课(4分钟): 默写二、导入新课:(3分钟)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局部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周岁,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未成年人成长的“底线”。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从小事做起,杜绝不良行为等,预防犯罪。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什么是违法行为?它包括哪几类?其共同点是什么?思考1:如何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呢?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解读 齐读 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掌握哪些重点。出示自学内容(7分钟): 1.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刑罚的种类有哪些?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或如何预防犯罪?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 让学生自己归纳基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展示汇报:(25分钟)学习目标一:了解罪与非罪学习目标二: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一刑法的内容及作用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刑法作出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预防和惩治犯罪的需要。刑法修正案十一将第四百三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的作用是什么?探究二 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师:思考1①触犯其他法律,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刑法》,是犯罪行为②危害轻微,是一般违法行为;危害严重,是犯罪行为思考2 酒后驾驶是一般违法行为;醉酒驾驶是犯罪行为。展示课件:2021年4月17日中午,在某市中学校园, 被害人陈某某因琐事与被告人余某某发生争执,后被告人余某某用随身携带的铁制利器将被害人陈某某的胸部及背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经审,被告人余某某某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结合被告人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8000元。(PPT展示问题)总结归纳:犯罪的特征?(生回答解决自学1)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展示课件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三 刑罚的含义及种类?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陈立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公开宣判。 上海二中院认为,被告人陈立伟肇事后为逃逸,明知其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仍驾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持续高速行驶、多次变道及冲闯路口红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据此,对被告人陈立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什么是刑罚?从案例中犯罪人所受到了什么刑罚?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刑罚?(PPT展示图示)刑罚的种类(生汇报解决自学2)师:通过案例分析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探究四: (PPT展示案例材料师: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探究五:教材55页探究与分享1、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2、他从“品学兼优”逐渐到陷入犯罪的深渊,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师: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探究五六 让我们远离不良行为展示表格师: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展示课件归纳自学3展示拓展提升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章守法。 请同学们回答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思考1:对比分析上述两种行为。思考2: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生回答什么是犯罪?1.请你运用犯罪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王某的伤人行为为什么构成犯罪?2.思考:犯罪的特征?思考一:被告人陈立伟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属于犯罪行为思考二:顾国明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受到刑事处罚。主刑:死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结合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想一想: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思考:这个表格,给了我们什么警示?归纳自学3 初步了解犯罪与刑罚的关系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懂得刑法的内容及作用通过探究二: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通过探究三帮助学生理解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探究四案例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探究五 引出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探究六使学生认识到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增强辨别是非和做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反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引出预防犯罪的3.4点课堂总结(3分)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达标检测(5分钟) 见课件单项选择四道单选选择题速记自学1题好2题 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犯罪基本特征了解罪与罚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5.2预防犯罪刑法当罚性(法律后果)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