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课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上课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8 上课了》 教学设计
学段:小学 学科:道德与法治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8课 上课了 学时 1
课标要求 “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11条“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愉快、积极地生活”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第1条“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上课了》是《校园生活真快乐》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学校生活的时空为线索,以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为目标。经过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初步适应新环境,结交了新同学,对老师有了更多的接纳和了解。安全意识有所增强。正在更深地融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本单元主要从校园的样貌、规则引导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和对学习和课堂上下的活动建立亲近感。第8课《上课了》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准备、课堂参与的意识和习惯,充分感知大家共同学习的快乐和意义。本课通过课堂、课下非常重要的一些环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法和技能,认识到这些方法、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起应有的信心、亲近感和安全感。
学习重点 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他们喜欢交朋友,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接纳积极信息。适应力强,可塑性也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建立规则意识是相对容易的对于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孩子来说,他们带着好奇走进课堂,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为了加强适应性,就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对规则意识的认识,了解它们对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加亲近感。从相对自由的环境走入课堂,孩子还没有脱离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对规则,对学习生活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在生动亲近的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感知具体的规则和行为规范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从课堂准备环节切入,帮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建立求知欲。通过模拟行为和表扬等形式,增强孩子的记忆,有助于固化习惯和意识,能够帮助孩子尽快而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及学习准备的良好习惯。
学习目标 1.知道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学会根据课程表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 2.知道上课要多提问题勤举手,学会上课认真听,多动脑,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能举手发言。 3.通过体验感受积极参与学习的快乐,适应课堂学习。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课程表的使用方法。
学习策略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张表,本事可不小,要上什么课,看它就知道。) 预设:课程表。 2.你猜出它是谁了吗 你有课程表吗 学生讨论并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猜谜语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身边的课程表说起迅速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自然地引入学习内容。
活动一 了解课程表 活动一、了解课程表 出示课程表:这张是我们班的课程表。你在哪里看见过这张课程表呢? 预设1: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 预设2:在我家的学习桌上。 你觉得课程表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1:在家里可以按照课程表整理书包。 预设2:下课时可以看看下一节是什么课,提前准备好上课用品。 3.抢答:你们自己会看课程表吗?老师来考考你们,星期一有哪几节课?星期三下午第二节是什么课? 4.同桌相互提问,练习看课程表的方法。 5.小结:课程表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的作用可大了。每个能干的小学生都要学会看课程表。 学生参加抢答和同桌提问的游戏环节,了解课程表的使用方法及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课程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和同桌提问相互帮助的游戏性活动,先方法示范再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看课程表的方法,为后面根据课程表做好课前准备的教学进行铺垫。
活动二 课前准备好 活动二、课前准备好 (一)课前用品准备好 1.游戏:课前准备大比拼。(做语文课课前准备)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比赛,这个比赛的名字叫——课前准备大比拼。比赛的规则:1.老师说“开始”,就做课前准备;2.准备好就坐端正;3.组长检查,给做得好的小朋友贴一颗星。 2.采访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学生。 预设1:我把语文书、课堂作业本、写字本都准备好了。 预设2:我把书本封面朝上,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沿着桌边放,铅笔盒放旁边。 提问:课程表上找一找,还有哪些课也像语文课课前准备一样? 预设:数学课、道德与法治课、科学课。 还有哪些课的课前准备和语文课不一样?一起找一找。 预设:体育课、美术课。 5.进一步交流:体育课和美术课的课前准备分别是什么。 6.小结:原来每节课都需要做好课前准备,而且不同的课,课前准备的内容和要求还不一样呢!(板书:上课前:准备用品) (二)课前心理准备好 1.出示小明课前准备情境图。提问:.预备铃响了,你们觉得小明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为什么? 2.交流:帮助小明尽快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预设1:可以和同桌一起念古诗。 预设2:可以先闭闭眼睛,安静下来。 3.怎样才能很快地集中注意力呢?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什么办法呀?出示情境图。 4.你们上课之前又用了什么办法来集中注意力呢?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办法。 5.小结:同学们,书本文具准备好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才是真正做好了课前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正式上课了。(板书:集中注意力) 学生进行课前大比拼游戏,交流课前准备的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找到其他课程的所需要的不同课前准备。 学生参与讨论并交流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办法。 以模拟活动为载体进行课前准备的训练。通过反馈,树立榜样,同伴互学,引导学生明确做好课前准备的要点。 由点带面,从语文课到其他文化类课程,举一反三、拓展思维掌握方法。从文化课的课前准备拓展到其他课程的课前准备指导,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让教学切实指导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情境图辨析,体会到除了准备好学习用品,还要集中注意力,在思想上做好准备才是真正做好了课前准备。帮助小明的过程,也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的过程。
活动三 多提问题勤举手 活动三、多提问题勤举手 会倾听 勤举手 课件出示学生上课举手图片。提问: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才能提出不一样的的问题。(板书:会倾听 勤举手) 多提问 1.课件出示教材绘本故事《小熊上课》。提问:小熊上课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帮帮小熊,让它成为一个会提问的好学生? 2.学生交流。 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绘本,表达观点。 学生交流怎样才能会提问、提好问的方法。 本环节针对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课堂上不但要勤举手,还要会举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充分利用教材绘本,以小熊的故事创设情境,学习课堂提问的正确方法。运用小故事来明理,童真童趣,易于接受。
达标 检测 利用课堂活动——上课时我们该怎么做,进行检测,学生间进行互评。
板书 设计 上课了 上课前:准备用品 集中注意力 课堂上:会倾听 勤举手 多提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