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课间十分钟》2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课间十分钟》2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一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章节名称 7、课间十分钟 学时 二学时
课标要求 在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内容:“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1条“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第11条“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结合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间需要做的事情,能根据课间十分钟休息、活动,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快乐、有序、文明的校园生活。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课间十分钟》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三个主题。教材中展示了很多图片,呈现了多种课间活动方式,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本课在班级生活这个大任务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掌握在下课这一学校最主要的生活形式中,如何实现课间积极游戏与做好上课准备这一基本校园生活技能。教材根据学生的课间生活安排四个话题。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话题一:“我喜欢的课间游戏”,展示学生玩翻绳、集体跳绳、跳房子等室、内外游戏的场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校园课间生活带来的快乐;话题二“玩个课间小游戏”以“投沙包”游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游戏过程、掌握游戏规则,寻找游戏成功的窍门,在游戏中发展智慧。话题三“课间还要做什么”,旨在让学生懂得课间不仅要游戏,还要合理安排好喝水、上厕所、整理文具等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是上好下一节课的前提。话题四“这样做好吗 ”,让同学们通过辨析,明白课间不仅需要游戏放松更要劳逸结合,遵规守纪,安全自护。结合海区和我校实际情况,依托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本课需要解决的是班级生活这一大任务中的一年级新学生如何快乐、安全、高效的度过课间十分钟。
学习重点 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校园的快乐生活。
学习难点 意识到课间十分钟不仅要活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课间生活。
学情分析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的游戏性学习到小学知识学习和游戏学习并举的过渡阶段,所以课间十分钟是很重要的。根据课前调查:第一,由于本校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中习惯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活动指令,缺乏独立支配课间时间的经验。因此课间十分钟,经常感叹时间太短,游戏总也做不完,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所以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劳逸结合,文明有序,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第二,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会产生疲劳,大脑处在紧张的状态,参与课间活动有助于心情放松、精神舒缓,身心发展,也有利于上好下一节课。同时,一年级学生因为刚进入小学学习所以缺乏与同伴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更需要教师教给学生适合课间十分钟进行的游戏。第三,由于我所在的学校的生源都是蒙古族的学生,所以在讲授适合课间所进行的游戏时,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和蒙古族传统游戏的传承,在教授学生适合游戏的环节也加入了相应的内容。当然,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互动,但是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游戏的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注游戏的文明安全教育,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习目标 1.了解在课间可以开展的游戏,尝试在游戏中找到窍门,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2.学会更多的课间游戏,懂得课间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课间生活。3.自觉遵守课间游戏活动的规则,树立安全、文明游戏的意识。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嘎拉哈、排演上下楼梯场景
学习策略 情境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利用日常认知情感唤醒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开发学生的潜在动机资源;能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如《课间十分钟》一课的导入环节,通过还原课间真实场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回望平时课间的游戏和活动,获得体验,在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引发回忆,辨析,从而获得感悟。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回忆自己课间经常做的游戏,并能说出游戏规则。嘎拉哈。
学习策略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动手实践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交流课间游戏,感受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2、通过现场体验各种课间游戏,知道游戏时要遵守规则,学找窍门。3、通过辨析交流,养成文明游戏 安全游戏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课间活动视频。设问:这是什么时间?你喜欢这个时间吗?课间十分钟大家都喜欢干什么? 1、观看视频2、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更有效、流畅,学生更喜欢。
活动一畅所欲言话游戏: 1、说说我喜欢的课间游戏。刚才大家都说在课间喜欢做游戏,那么大家喜欢什么游戏呢?为什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游戏分为动和静、室内和室外等。)2、看看哥哥姐姐玩的游戏。(播放高年级学生课间游戏弹嘎拉哈的视频)同学们,大家刚才说的真好,课间除了可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我们也可以学着玩一玩哥哥姐姐玩的游戏,课间活动就更丰富,更快乐了。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交流分享。2、看后讨论,交流游戏的玩法。 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结合兴趣和实际情况,列举自己喜欢的游戏,了解课间游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初步感受课间活动的快乐。展示介绍高年级学生玩儿的游戏,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可以尝试更多形式的室内,室外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体验丰富多彩的课间生活。落实学习目标1.
活动二文明安全玩游戏: 课间可以玩的游戏可真多,真快乐啊,可是同学们,有些同学这样玩儿游戏,你们觉得可以吗?(课件儿播放视频内容为蒙眼抓人的游戏。)设问:(1)同学们,你们觉着课间能玩儿这个游戏吗,为什么?(2)这个游戏可能会有什么危险吗?2、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安全不文明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1、观看视频,交流讨论。交流分享。 一年级孩子认知较单纯,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选择游戏时大多考虑是否好玩儿,而是否安全文明,经常考虑不到。在教学时用他们常玩的鬼抓人游戏辨析交流,拓展到课间其他不安全游戏的发现,辨析,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安全做游戏,文明做游戏的意识。落实学习目标3。
活动三玩个课间小游戏: 同学们真能干,老师要奖励大家玩几个新游戏。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嘎啦哈)你们以前玩过吗?是怎么玩儿的?教授游戏:欻嘎拉哈、弹嘎拉哈、萝卜蹲。学习游戏规则。视频出示三个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学生交流玩法。2、在学生游戏时,教师指导游戏技巧。 交流请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回答。学生游戏。 通过视频讲解游戏过程,交流游戏的具体玩法,引导学生了解玩儿游戏是有规则的,明白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通过现场体验新学的的游戏,指导学生有创意的进行游戏,体悟游戏中的诀窍,在反思中增长智慧。落实学习目标2。
活动四各抒己见说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说了这么多课间游戏还一起玩儿了一个课间游戏,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新的课间游戏,大家可以在课间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的玩儿一玩儿,但是要记住,不安全不文明的游戏不能玩,如果在玩的时候能动动脑筋找找窍门,就一定能够玩儿的更快乐啊。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要教大家再玩儿一个另外的好玩儿的拍手小游戏,请伸出你们的双手,跟老师一起玩儿吧。 谈收获。齐读拍手歌:伸出小手,我们一起玩!头头拍拍,肩肩拍拍,头拍、肩拍,头肩拍拍,大拇指大拇指拍拍,小拇指小拇指拍拍,大拇指拍,小拇指拍拍,大拇指拍,小拇指拍。 回顾收获,总结梳理了本堂课的学习要点,以好玩儿的拍手游戏结束,可巧妙的过渡到即将到来的课间十分钟,强化课件游戏的轻松快乐也回应了本堂课的学习主题。
达标检测 请你选选课间可以做的事情:1.折纸 2.整理学习用品 3.休息。
延伸拓展 1.与同学分享你最喜欢什么课间游戏?并把游戏规则也告诉他(她),共同遵守规则的同时快乐游戏。2.思考:上课铃声响起前我们需要做哪些课前准备?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