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9月份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9月份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有两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中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右图,回答1—3题。
1.图1中昆明位于上海的( )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下列省会城市与所在省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昌市——湘 ②长沙市——赣
③贵阳市——黔 ④昆明市——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①茫茫戈壁 ②稻田成片 ③石林广布 ④草原广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因素
5. 一次小丽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幅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 )
A.四季如春 B.历史悠久 C.幅员辽阔 D.源远流长
6.下图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B.B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植小麦为主
C.C省人口分布密集,省级行政中心长沙
D.D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
7.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一个有5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东南的边疆地区
C.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比较稀少
D.各民族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8.右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小兴安岭
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 )价值。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灌溉
10.下图为地势变化示意图,其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 B C D
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地域的差异十分显著。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4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
12.图4中③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引进良种,积极鼓励天然放牧 B.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
C.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D.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
13.造成《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是 ( )
A.西北风弱,吹不到玉门关
B.冬季风离玉门关遥远,且受大山阻挡
C.玉门关地势高,东南风影响不到
D.夏季风离玉门关遥远 ,且受大山阻挡
1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北方的是 ( )
①一月均温低于 0°C,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
②以旱地为主,内河航运发达
③以种植小麦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④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有(  )
①耕地减少  ②草地减少  ③林地增加  ④耕地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③自然灾害减少  ④生态环境好转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18.读下列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天山 B. ③是横断山脉,⑧是秦岭
C. 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 ⑥是柴达木盆地,⑦是华北平原
19. 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
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北临北冰洋,西部深入内陆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D.南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
卷 Ⅱ
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读图,完成相关题目。(10分)
(1)陆上邻国:A ▲ 、B ▲ (2 分)
(2)隔海相望的国家:C ▲ 、D ▲ (2 分)
(3)海域:E ▲ ;大洋:F ▲ (2 分)
(4)高原:G ▲ 、H ▲ (2 分)
(5)图中① ▲ -- ② ▲ 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2分)
22.2022年的中国将先后迎来两场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 ▲ ,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 级阶梯。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4分)
(2)杭州是 ▲ 省的行政中心,图2中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 ▲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 。(3分)
(3)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 ▲ 和 ▲ (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 ▲ ,请举例分析北京、杭州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7分)
2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将再次以开放的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共商国际合作与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 ▲ (季风区/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 (季风区/非季风区)(2分)
(2)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 (2分);这主要是因为: ▲ 。(2分)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更是标志着它发展到极盛时期。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哪个季节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请说明理由。(3分)
(4)“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河流 类别 黄河 长江
长度(千米) 5 400 6 300
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592 10 000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75 180
表1 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
(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①河流下游都有结冰期 ②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在上游
③都自东向西流 ④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从图6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__▲_、__▲_。(填简称)(2分)
(3)图6的A、B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___▲____(填字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结合图6和表1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5.白洋淀是我国某省的著名湖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上图7信息判断白洋淀流域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并据图7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征。(2分)
(2)根据上图9分析1990年以来大约哪一年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说说你的判断依据。(3分)
链接1 : 芦苇是湿地野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湖 等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的生长期需要相对较高的水位,收割期需要相对晴朗的天气、较低的水位。
(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生长期在4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熟收割期在10月上旬。)
(3)结合上图8及以上 “链接1”,分析气候对白洋淀芦苇生长及收获的影响。(4分)
链接2 : 芦苇生命力顽强,全身都是宝。春天萌芽的幼小芦笋是人们饭桌上的美味而营养的佳肴,碧绿的叶子包起来的粽子清香柔软; 成片的芦苇荡是净化水质的原生态植物;河水清清,微风过处,芦苇随风摇曳,给夏日炎炎带来几份清凉和灵动,宁静而神秘的芦苇荡吸引了众多游客。芦苇成了白洋淀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4)从“链接2”分析芦苇带给白洋淀人们哪些好处?从中你又能得出什么感悟?(4分)
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C A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D A D C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
(1)A:蒙古;B:朝鲜(2分);(2)C:韩国;D:菲律宾(2分);
(3)E;南海;F;太平洋(4)G:青藏高原;H:云贵高原(5)①黑河;②腾冲;人口
22.(14分)
(1)华北平原;(1分)三;(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2)浙江;(1分)B;(1分)判断依据:B图一月均温在0 C以上(1分)
(3)北方地区,(1分)南方地区;(1分)秦岭—淮河一线;(1分)
例:杭州所在地区比北京所在地区降水多(2分),所以杭州所在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2分)。(所举例子要与自然环境特点相匹配,言之有理即可)
23.(11分)
非季风区(1分);季风区(1分);
福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2分);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2分)。
冬季(1分);因为冬季盛行偏北风,船队前往西洋可以顺风而行(2分)。
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写出2点即可得2分,其余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4.(11分)
(1)B(2分); 
(2)川或蜀 青(2分);
(3)A(1分) ;
原因: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3分)
(4)①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②长江流经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黄河流经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或黄河流域降水少):③长江的支流多于黄河。(写出2点得4分)
25.(1)华北平原、西高东低 (2分)
(2)2000年左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差值最大(或这一年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3分
(3)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位较高,利于芦苇生长;
秋冬季节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多晴朗天气,利于芦苇收割。(4分)
(4)为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 (任选两点2分)
启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任一角度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