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教材《蜀相》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教材《蜀相》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堂实录:《蜀相》
执教教师:刘礼娜
执教班级:高二(5)班
教学思想:
根椐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着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作用。联系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类型,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设想
1、通过自读、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讲练结合,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会从炼字的角度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语言
2、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
课前准备:
1、查找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了解诸葛亮
2、查找杜甫写《蜀相》的背景,借助资料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第一环节:导入、解题、介绍作者
师:先请大家来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师:请大家读这幅对联
生齐读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师:爻读yáo,错综复杂的意思。请问这幅对联是为谁而写呢?
生:诸葛亮
师:你们怎么看出来的啊?
生:三顾,三顾茅庐
师:哇,看来大家很会抓关键词。那你从对联里能找出关于诸葛亮的什么故事呢?
生1:七擒孟获,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八阵图
师:很不错,你的知识面很广!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刘备刘禅两朝皇帝,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后人为诸葛亮建了很多祠堂,其中以成都的武侯祠最为出名。(展示图片)是杜甫的前面我们讲到,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建了一座别墅,叫成都草堂。他经常到这里来逛,也为诸葛亮写了很多诗,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他的《蜀相》。
(展示诗歌)
第二环节:初读诗歌
推荐一生读
生2读。
生鼓掌
师:她读得很不错,字音读得很准。但要注意把握节奏。
(展示诗歌节奏划分)
生齐读诗歌
师:这首诗的体裁是?
生:七律。
生说,师板书: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第三环节:自读赏析
师:请大家自读,试着在每联来找出一两个关键词来理解、赏析诗歌
生自读,约2分钟后
师:请大家分小组交流,等下请同学来说。
小组交流,约2分钟后请一小组代表万莉上黑板板书每联所抓的关键词。
师:讨论到此结束,请万莉一小组代表来给大家说说她们小组对诗歌的理解。
生3:首联我们找的是寻字,表现作者寻找的是丞相祠堂。颔联我们找的是自和空,表现了诗人凄凉和伤感,因为碧草无人看,黄鹂的歌声无人听。颈联我们找的是天下计和老臣心,作者赞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尾联找的是泪满襟,想起了作者的抱负没实现,壮志未酬,不禁悲从中来。
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精彩,其它小组有没有补充?
没有补充
第四环节:品读鉴赏
师:我喜欢改诗,想挑战杜甫,看看我改的(展示幻灯片)我把寻字改为有字,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寻,代表作者去寻寻觅觅,去找,而有只是存在那里。
师:说的很好!我服了,确实不能改。
生笑
师:我又改了一句(展示幻灯片),我把自和空分别改为尽和皆,这一次总可以吧?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5:因为自和空更能凸显诗人的情感。碧草和春色代表诗人的一种情感。
师:我有点不服。碧草和春色是不是一种情感?
生:景物
师:其实刚刚万莉同学说到了,自和空表达一直凄凉,而改为尽和皆后变成了一一种热闹的景象。
(出生幻灯片的材料:对自和空的理解)
师:我是这么想的,杜甫一个人孤苦伶仃,走到那里,可能的确是碧草绿茵,黄鹂清脆,但寻诸葛亮的人多不多?不多,甚至非常少,杜甫想到人才等不到赏识,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实现,不禁感到那景那声都是一种空了!
出示幻灯片
师:那么作者在诗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请小组交流。
生组内交流
生2: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赞美之情。
师:说得很到位,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诗人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朗读诗歌。先听我读,注意重音。
师范读
生鼓掌
生齐读
生自读,朗读成诵
生5背诵
第五环节:归纳运用
师:其实,我们这节课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炼字。何为炼字?这一提法的来源于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示幻灯片:炼字概念和出示炼字题型。)
生做学案上的课堂练习
约3分钟后
师念一生答案:咽和冷字。反衬作者的悲凉、悲伤、孤独寂寞之情。答得好不好?
生:好!掌声。师笑
师:两个字抓得准,其实大家不了解王维。王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佛教人士,诗中多少有点禅意,我认为这首诗没有什么悲凉悲伤之情。
师出示幻灯片,出示答案和答题方法。
师:请大家记一下,9个字,释词义,描景象,说感情。
下课铃响
师:请关注今天的作业。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2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蜀 相
杜甫
中山二中刘礼娜
我们的学习目标:
1、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成诵
2、学会从炼字的角度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语言
3、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猜猜此对联为哪一历史人物而写?
诸葛亮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初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读赏析:
请试着在每联来找出一两个关键词来理解、赏析诗歌
小组代表说诗歌内容,分析所找词的妙处。
品读赏析
改:丞相祠堂何处有?锦官城外柏森森
有——客观存在,一般地疑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品读赏析
改: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
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周汝昌
再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
1、说说作者在诗中要表达的情感?
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2、听范读,抓重音。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成诵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课堂演练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03年全国高考题)
参考答案:
1、“诗眼”分别是“咽”、“冷”。
2、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3、“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作业
1、默写《蜀相》
2、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巩固练习: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比较赏析: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书愤 [南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于"推敲"的典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蜀相》教学设计
中山市第二中学 刘礼娜
课题杜甫《蜀相》教学目标1、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成诵2、学会从炼字的角度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语言3、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重点难点1、学会从炼字的角度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语言3、2、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设计意图一导入猜猜此对联为哪一历史人物而写?(见课件)生说◇出示目标◇出示对联、 介绍背景◇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理解诗歌铺垫二初读诗歌◇推荐学生代表朗读 ◇同学评说,纠正可能读错的字◇听老师范读,明确诗歌节奏◇同学们齐读◇提示朗读◇引导朗读事项,范读◇通过范读带动学生的读诗热情。◇掌握七律诗的朗读节奏三 自读赏析◇自读,试着在每联来找出一两个关键词来理解、赏析诗歌◇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小组代表说诗歌内容,分析所找词的妙处。◇小组可提出不同看法◇自读提示◇通过自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诗人情感◇通过抓关键词初步把握诗意◇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师生交流解读。四品读鉴赏◇思考问题:1、改:丞相祠堂何处有?锦官城外柏森森。是否同意?2、改: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是否同意?思考,交流意见,学生代表发言◇再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1、说说作者在诗中要表达的情感?2、听范读,抓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成诵◇学生代表背诵诗歌,齐背◇出示研讨问题◇补充说自己的理解◇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范读◇研讨的问题设计原则是让学生围绕炼字来品读语言,把握作者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朗读成诵五归纳运用◇课堂演练,小组合作完成,小组代表讲解◇归纳炼字题型的解题方法◇引入“炼字”及炼字题型◇出示课堂演练题,见学案◇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六作业布置◇明确作业要求 ◇出示作业题,见学案◇第一个是积累诗歌;第二个是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的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