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善用法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善用法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 5.3善用法律 授课时间 第 8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课 次 第 次课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课 时 1 学时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讨论课□习题课□ 复习课□ 阅读课□其 他□ 教 具
导学目标【精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导学重点【明确】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导学难点【突出】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导学内容及程序【精确】1、导入:(1—3分钟) 新课导入:朱婷维权案思考1:朱婷报案维权的事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目的:以视频为导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利益。引出今天学习的知识点。
导学主要步骤(20分钟左右) 第一目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探究一 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案例一:小华被侵权案例思考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思考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活动二: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01.法律服务所02.律师事务所03.公证处04.法律援助中心案例三:上海吴女士案例思考1:上海吴女士通过什么方式维权 思考2:这个案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目的:通过三个案例,让学生不仅知道可以通过非诉讼的手段,还可以通过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也在讲解案例中,让学生知道诉讼的含义、地位、使用情况及类型。第二目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探究二 青少年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案例一:快递员小张案例思考1: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 说说你的理由。案例二:视频(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思考1: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给我们什么启示 目的:通过两个案例,明白要想应对违法犯罪,还要有勇有谋。三、总结与回顾:老师先总结一次,再让学生总结一次。目的: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加强学生记忆。四、课堂训练(以选择题为主,强调学生判断观点错误及观点不符合的情况)目的:从大部分学情出发,训练学生做选择题,掌握方法。
当堂作业设计【精当】(不少于15分钟) 1.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作为青少年 我们应该( )A.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办事C.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身诉求 D.把维护自己的权益摆在首位2.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可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当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向哪个部门起诉 (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派出所 D.人民检察院 3.在一次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4 位同学遇见一伙盗贼正在盗窃某厂钢材,部分已经装车。面对这一情形,他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事不关已,我们应该绕道走 B.义不容辞,将其扭送公安机关C.大声呼喊,把盗贼吓跑 D.沉着冷静,记住盗贼特征并迅速报警4.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明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把本班同学小华团团围住,准备动手打人。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最佳做法是( )A.不予理睬,小华得罪了别人,自己倒霉 B.及时报告学校的老师或拨打“110”报警C.迅速召集本班男生,与这几个青年搏斗,不能让小华吃亏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与这些青年拼死搏斗5.中学生小刘借了同学小李一部昂贵的相机不肯归还,小李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 )①提起刑事诉讼②向公安机关报案 ③找老师协商④提起民事诉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板书【规范】
教学后记【80—3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