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5张PPT)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8课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4.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学习目标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新课导入浪淘沙(其一)浪淘沙(其一)第1课时【唐】刘禹锡唐代曲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知作者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qū曲歌曲(qǔ)弯曲(qū)bǒ(点击图片播放古诗范读)初读古诗品读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黄河弯黄河长、沙很多波涛汹涌、惊涛骇浪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书写指导涯yá结构:左右结构部首:氵组词:天涯海角 生涯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厂”撇舒展,两“土”横画间距均匀。品读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释义品读古诗品读古诗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浪大,浪高静谧美好、温馨甜蜜谁能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释义品读古诗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词梳理写实想象九曲黄河浪淘风簸上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其一)万里沙自天涯到九天银河去壮观奇特气势非凡愿望美好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诗词赏析随堂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句中的“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新课导入第2课时江南春江南春【唐】杜 牧江南春天的美景。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知作者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yīnɡsìɡuō(点击图片播放古诗范读)初读古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词语释义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山城,山村。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品读古诗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品读古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释义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品读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释义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词梳理写今吊古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烟雨中江南春色彩明丽意味深长《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全诗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皆美,使画面显得有生机,很艳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诗词赏析随堂练习《江南春》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从______和______角度写出了江南的春色,描写的画面是图( )听觉视觉B新课导入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主要作品:《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知作者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点击图片播放古诗范读)qítà初读古诗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品读古诗茅檐花木稻田水青山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词语释义苔:畦:排闼: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推开门。闼,小门。品读古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经常亲手栽种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品读古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释义前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品读古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品读古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释义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湖阴先生对山水的喜爱。品读古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拟人品读古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品读古诗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词梳理近景远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山村景色清新美丽《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诗词赏析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__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诗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湖阴先生对山水的________之情;整首诗的景物描写由____及____,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______。随堂练习朴实、勤劳,富有情趣拟人喜爱近远赞美完成本节课习题。课后作业第六单元 第18课 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视频、音频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涯”这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4.了解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雄伟气势。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2.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教师范读。(3)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句。(课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1)指名读,齐读。(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②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③指名读、师范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4)指导书写“涯”这个字。(5)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6)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①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②“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2.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齐读诗句。(2)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①直上——浪大、浪高。②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好、温馨甜蜜。③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织女家的宁静温馨。)(4)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四、背诵古诗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全班齐读。3.出示黄河图片,尝试背诵古诗。4.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设计意图: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江南春》。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3.板书课题:江南春。4.解题。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5.了解作者杜牧。(课件:诗人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正音。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2.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教师范读。(3)指名读,齐读。3.把握古诗大意。(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古诗原文)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寺庙 楼台 烟雨)3.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4.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课件)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四、背诵、默写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根据图片配诗句。(课件:“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背诵《书湖阴先生壁》。2.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3.交流: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4.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了解作者王安石。(课件: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正音。读准生字“畦、闼”的读音。2.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指名读。(3)齐读。3.把握古诗大意。(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茅檐、花木、水流、稻田、青山)(2)结合注释理解“苔”“畦”“排闼”这几个字词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学习第一、二句。(课件)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2)理解“长”“手自栽”的意思。(“长”是“经常”的意思,“手自栽”是“亲手栽种”的意思。)(3)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课件:课文插图)(4)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5)指导朗读。2.学习第三、四句。(课件)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2)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3)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对山水的喜爱。(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4)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护”“送”二字可看出。)(5)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课件)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6)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课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7)填空小结:(课件)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____________;第三、四句诗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湖阴先生对山水的__________之情;整首诗的景物描写由________及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_____________。四、背诵古诗1.对照板书试背。2.朗诵。(诵读要读出节奏)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三首古诗皆是写景诗。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诗,古诗借助夸张和想象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杜牧的《江南春》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和独特的地形,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貌,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仅一首七言绝句却展现出了一幅广阔的画卷。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院落和自然环境之美,也赞扬湖阴先生勤劳、爱干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全诗营造了悠然、美妙的意境。1.读中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朗读和感悟古诗意境是重点。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释理解诗句。2.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如在读中感悟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读中体会江南春天的美好和烟雨蒙蒙的景象,读中感受湖阴先生的勤劳和高雅的生活情趣。3.读中想象。通过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文中插图,课件展示的美景图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在读中想象,能较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古诗三首.docx 18.古诗三首.pptx